在《论语》一书中,有一篇孔子的简历。原文是这样的。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出自《论语·为政》。
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里,是这样解释的。在人的十五岁时候决定学习的方向,三十岁的时候确定一生的原则,四十岁的时候对人生的目标不在动摇,五十岁的时候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六十岁的时候广泛听取多种意见,这样到七十岁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就绝对不会做出逾矩的事情。
在和孩子聊《论语》聊到孔子的这份简历时,想起了世间一般人的简历。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学校读书;某年某月某日到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公司任某职做某事。在简历里,要把自己写得很能干、写得很能胜任工作。这是求职简历。其实,要真正了解一个人,不是看他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从这种简历里,我们很难了解一个人的个性特点。而公司人与人相处,最终拼的不就是人品吗?
孔子的这份人生简历呢?虽只是寥寥几句,却给我们展现了一副波澜壮裤的人生画卷,在这个画卷中,我们读出了孔子的理想、人格、修养、境界,仿佛孔子正活生生的站在我们面前。
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志于学”,志是萌芽状态的人生理想或奋斗目标。学,就是围绕奋斗目标而展开的学习。也就是说,在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由此而确定了自己的学习方向。
那么,孔子的志是什么呢?根据《论语》等儒家经典看,是以仁德为核心的志向,在内,立志做一名仁德君子;于外,致力于建立一个仁德社会。
当然,志向只是萌芽状态的理想,还很朦胧,并不清晰。所以,孔子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生长它、丰富它。“志于学”可以说是“志仁”,志于仁德。
孔子三十岁的时候,以“仁”为核心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已经成熟并且成为了孔子立身处世的根本。孔子的“三十而立”可以说是“明仁”,明于仁德。
孔子四十岁的时候,人生阅历更加丰富,智慧大开,已经明白什么是真仁义,什么是假仁义,不会再被人世间各种各样的事相所迷惑。这就是“四十而不惑”,也叫“辨仁”,能分辨真假、善恶,不再被迷惑。
孔子五十岁的时候,已经开始明白什么是天命。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命。人生的命运是靠自己掌握的,他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所以“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行仁”,求仁得仁。
孔子六十岁的时候,心已经很清静了,无论听到什么事情,都很平静,不会有情绪的波动。“这句是“六十而耳顺”也叫“妙仁”,这是仁的妙用。正所谓“外界纷纷攘攘,我自一片清凉”。仁德修养在这个境界,人生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烦恼的了。
孔子七十岁的时候,已经实现了心的自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遵从本心,心灵已经不再是欲望的奴隶了。没有因欲望而升起的贪婪,就不会有超越法度的事情发生。这就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叫“觉仁”,是内在觉悟的本心在做主人。忽然想起王阳明的晚年的那句话“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此时的孔子,也是觉性光明的。
从志仁、明仁、辨仁、行仁,到妙仁、觉仁,正体现出孔子从蒙昧走向觉悟的人生历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