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学且思1:端正心态,向教育目的出发

作者: 七乡师者 | 来源:发表于2021-09-11 00:15 被阅读0次

    (2021年9月10日)

    1.教育目标不仅包括知识、技能和习惯,还包括思维方式、批评性解读、情感反应和兴趣等。(【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思:

    由此看来,我们众多的教育教学趋于成绩的压力,对教材的解读“缩水极其严重”基本是为了考试而教,而忽视了教材与培养人之间的重要内容和联系性。

    所以,教学的目标基本是为了知识和少量的技能,纵观学生的养成教育、习惯、思辨能力等各方面的缺陷,无不证明了这一不良教育教学现象的存在。

    2.教育目标的五大来源:第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第二,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第三,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即上“1”);第四,利用哲学选择教育目标;第五,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教育目标。(【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思:

    (1)既然教育目标来源于专业的五个方面,作为教师实施教育目标的时候就必须具备或者至少基本懂得相关的知识如哲学、心理学以及校外生活等,否则教学便是纸上谈兵或者说简单的说教式,不能与实际需要产生链接;

    (2)既然教育目标来源于学习者本身、社会生活、科学家建议、哲学和心理学,那么教育实施者就必须依据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切变化获取“新”的理念。

    这,也是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学习者的根本原因。

    3.工作、生活要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分开,因为客观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都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把属于自己的“主观世界”掌控好,用心做真、做实,从时效上追求极致,去感受一个个成功带来的幸福,去获取一个个的成就感。从而唤醒内我,为生命赋能。
    4.忙碌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状态。

    思:

    (1)工作、生活中的各行各业没有谁不说自己很忙很辛苦,但同样的忙碌和辛苦“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因为忙碌和辛苦而充实幸福,有人因为忙碌和辛苦而抱怨痛苦。一切的根源不在意“忙碌”本身,而在于人们把忙碌视为一种心态还是一种状态。

    (2)事实上,不是状态牵制心态,而是心态操控着状态。所以,端正了心态就改变了一切。

    我们改变不了“要做事”,但是当我们把“要我做”当做“我要做”的心态的时候,我们就会“心甘情愿”去付出,也因为真心的付出收获更多的喜悦和幸福。

    5.学有所获(9.10《教育的目的》第一次课程)

    (1)经典学习没有终极答案。

    (2)啃读可能一星期、一个月没有变化,但某个时刻可能会突然通了。

    (3)我们始终是学习者。

    (4)勤能补拙。

    (5)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把学的东西写出来、讲出来,收获会最大。

    (6)遇到困难时把背包扔过墙,给自己点压力。

    (7)深刻认识到教育理论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8)通过阅读经典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

    (9)我们的教育把人当做工具来培养(如拔苗助长、刷题、提前教育化等)然而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

    (10)教育不是传授僵死的知识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11)树立权威等于让学生无条件听老师的。

    (12)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到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荣格)(教育的格局很重要,我们帮助孩子树立大的格局)

    (13)我们不能只强调教育的功能性,我们把孩子本身当做教育的目的。(培养幸福自由的人,幸福自由的人成功的几率更大,用大格局做小事情。)

    (14)教育无目的。(——杜威)(生命本身就是目的,无止境的成长,一切有利于孩子成长的都是教育的目的.)

    (15)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是与一个深刻的真题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真理。——波尔

    (16)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17)理解一切,即宽恕一切。(教师、家长要有学生的视角,例如不听课的学生多可能是因为老师讲的无趣、听不懂、或者都已经会了。学会反思自己)

    (18)理解的重要性,(每个孩子有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不是特意的选择,也不是逆反。种子型喜欢自由,注意力难集中;根茎型听话,很难独立不合群;花朵型,喜欢表现,喜欢被表扬,易折,不乃挫折;大树型喜欢当班干部,需要老师 

    先了解孩子的特点, 选择不同的策略)

    (19)思维就像降落伞,只有敞开时,才能物尽其用。

    (20)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没有比轻视现在对人的危害更大的了。现在(也包括过去和未来)包涵了一切。

    (21)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

    (22)当我们培养出能力,能够创造出真正在意的结果时,也就是“你所知成就你所做时”,你就确信你知道。——彼得圣吉

    (23)用来考察单个学生情况为基本目的的外部考试制度,只能造成教育的浪费。

    (24)不管学生对你的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时此刻被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时此刻得到练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得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去展示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很难去遵循的一条规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且学且思1:端正心态,向教育目的出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kn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