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用什么办法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实际上我们研究《孟子》,透彻把它想一想,就发现孟子了不起了。他了不起在什么地方?从《离娄》这一篇开始,孟子已经回家教学生,不想动了。他同孔子一样,对时代觉得没有希望,为了挽救战国末期那个时代,所以到处游说教导诸侯,却发觉救不了,他只好把自己的理想转向去培养下一代的学生,希望后辈挽救这个社会、国家、天下。所以他回去讲学了,同孔子的精神是一样的。《离娄》这一篇开始,就是在讲学阶段,由学生记录下来。
我们看前面三篇,孟子到处跟这些诸侯们谈话,劝告他们,乃至给他们写计划,随时引导,但是很少引用到尧舜,而是拿文王来做标准。譬如对齐宣王讲话,对梁惠王讲话,对小国的领袖滕文公讲话,都是告诉他们只要效法文王就可以起来,就可以平定天下,很少拿尧舜来做标榜的。从这一点去研究《孟子》,就很有意思了,意思在哪里?为什么他对齐宣王,用那么大的气力,说平定天下很容易,却只拿周文王做榜样?他为什么不标榜尧舜?直到这时回家了,坐在家里对着学生才讲真话,拿尧舜来标榜,这是第一个话头。而且他讲,即使你同尧舜一样,你的行为、政治上的作为是救人之心,可是你实际的行为,做不到仁政最高的标准,也不能平治天下,孟子说得很干脆。
其次,他为什么提到聪明呢?这篇一开始就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说这些人头脑好,这是一个话题哦!我们小的时候读这些书绝对不懂,人老了,成精了,慢慢懂了。由于春秋战国的诸侯个个都很聪明,不聪明怎么能领导那么多人,成那么大的事业?但是历史上扰乱世界、扰乱人类的,也都是第一流聪明的头脑。不过,聪明没有道德的培养,那个聪明就成为危害人们的技巧了。所以当时孟子直接指出这个重点,对春秋战国这些诸侯,他一概否定了,抹杀了。因为他所见的很多诸侯,如齐宣王、梁惠王,乃至那两个小国的诸侯滕文公、邹穆公,都很聪明,几乎没有一个笨人,所以这一篇特别提出来聪明的道理。
历史上有一个大原则,我们再查二十五史,由秦、汉、唐、宋、元、明、清一路下来,乱世的每一个帝王都是绝顶聪明。譬如李后主,大家都很喜欢他的词,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你说这个人好不好?绝顶聪明。跟李后主一样聪明的多得很,宋徽宗也是一个,又是大文学家,又是大画家。历史上许多奸臣,也都是绝顶聪明的。但聪明没有经过道德的熏陶、学问的培养,没有用,这是重点所在。现在我把这个话头参通了告诉诸位,然后你们一路读下去,其中的道理和味道就出来了,才晓得孟子这个话了不起,可见孟子会讲话,会说辞。
当然也看到他的弟子们会写文章。在文章开始,许多内容都是陪衬,后面就讲出一个道理来,如同宗教家善用比喻,释迦牟尼佛说法,或者基督教的《圣经》等,都善用比喻,讲出来易于明了,听的人就懂了。孟子这句话也是比喻性的,“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就是说明不照规矩做的话,虽聪明也没有用。
我们修道也一样,大家学佛修道打坐,都在用聪明,绝对不肯守规矩,都拿自己的意思来注解。譬如问打坐的人,什么叫定?好像没有思想就是定,每个人都这样注解,从来没有查过佛学有没有这样的话。佛经上讲一句空啊,就乱下注解,都是聪明,所以学理都没有搞通,没有用。
回过来讲,我们年轻同学们注意,《孟子》这个话不但讲大的方面,也讲小的方面,每个人都要注意,对于聪明要小心。我们在座的青年同学们,大家个个都自认聪明,谁肯承认自己是笨蛋啊?但是这个聪明就是大问题。我们常常提到,苏东坡一生受的打击很大,所以他有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他后悔自己聪明;下面两句更妙了,“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希望笨儿子一辈子平平安安有福气,功名富贵都有。苏东坡上面两句蛮好的,下面两句话他又用聪明了,希望自己的儿子又笨又有福气,不必辛苦就做到大官,一辈子又有钱又有富贵。天下有那么便宜的事吗?他不是又用聪明了吗?这个聪明就不对了。
实际上苏东坡这个思想啊,就是他的人生哲学。再仔细一想,苏东坡这个愿望,也都是我们自己的希望,我们个个都想这样,最好钞票源源滚进来,车子送来给我坐,你们盖高楼,分几层给我就好了。每个人都要这样,都误于聪明,所以孟老夫子的话,就有道理了。
几十年前曾经有些同学问,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毕业后可以在社会上站住?我说只有一个方法,笨,也就是做人诚恳、老实,除了这个以外没有其他方法。你听起来很古老,但我告诉你一个道理。人类历史到了现在,今天的青年,每一个都是聪明绝顶,不但知识方面高明,玩手段、用办法,那个刁钻古怪的主意,比我们当年高明得太多了。但是,玩聪明玩手段,没有一个不失败的,最后都是失败。真正唯一的手段只有老实、规矩、诚恳;假使你把这个当做手段,那最后成功是归于你这个老实的人了。这是我们几十年人生的经历所得到的结论。历史上看到玩聪明的人,像花开一样,一时非常的荣耀,光明灿烂,很快的那个花凋萎了,变成灰尘。
《孟子与离娄》
我们今天整个的人类社会,不止一个国家,不止一个地区,统统在玩聪明,玩智巧。所以我们听到某人很有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智巧,玩智巧最后是失败的,我在三四十年以前已经讲过了,因为是从生活上体验、经验得来的。尤其现在的小孩,讲话之聪明,玩手段的本事啊!不是“道化”,是“电化”,都是电视、电脑上学会的。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在玩聪明,聪明已经没有用了,所以未来的时代,成功的人一定是诚恳的、规矩老实的。当然你也可以说,规矩老实也是一种手段,在理论上可以那么讲,但是毕竟古今中外的人都喜欢诚恳老实的人。就拿我们自己来比,你交一个朋友,他办法多,有智巧,很聪明,你一定非常喜欢,但是你也非常害怕。所以你最爱的朋友一定是那个老实诚恳的。所以《列子》也说“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智巧再高,也只能高到这个程度了。
一个人怎么叫做诚?以儒家《中庸》这一本书来讲,诚是非常难的,所以我们中国文化是讲诚诚恳恳地做人。宗教则是谈信,“信者得救”是基督教用的;佛教讲“信为道源功德母”。什么才是信?迷信跟正信有什么差别?在理论上差别很大,但事实上几乎都是一样。所以一个真有智慧的人,是很笨的,很老实的,没有那么多刁钻古怪;也可以说,一个真笨的人就是绝对聪明的人。所以我们一般人很可怜,你说他笨嘛,他又蛮聪明的;你说他聪明嘛,又笨得要死。笨也笨不到底,聪明也聪明不到顶,所以都是普通人。普通人多半是这样,自己有很多的理由替自己解释,做错了事情,第一念一想脸红,第二念脸变黄了,想想我还有一个道理,第三念脸还发白,很坦然,自己还是对的。他找很多理由支持自己的错误,所以说聪明就是笨,笨就是聪明。
《中庸》里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真的至诚是非常难的,是可以有预知的能力的。因此我也常常给同学们讲,不是笑话,是真话,你们要想求佛成道,或者做学问,只有诚信一条路线,我看只有愚夫愚妇可以成功。所以你们出家在家学佛的,我常常告诉你们,拜佛就拜佛,规规矩矩这一拜就成功了。我做什么都很笨的,从小父母老师们告诉我,读书要背,我到现在还是背,绝不用聪明。不懂的就老老实实说不懂,不轻易自己下注解。假使我告诉你走这个圆圈,你们在我看不见时,一定是转过去抄近路,马上测验出来一个诚字。所以我常常告诉本院同学,你们要搞清楚,我随时在观察你们,看你们讲话、做人做事。你说要禁语四十九天,结果三天就说话了。所以说,我心里看你是什么样的人,红笔一勾,已经出去了。不过我还是对你很客气,因为不值得一骂,没有用了嘛!
所以自己能永远真的诚恳才是,你看这个商丘开多笨啊!这一种人不只是这个书里有,你看社会上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很笨的,所以老实跟笨是两兄弟,分不开的,老实就是笨,聪明就是滑头,绝对分不开。你说这个人很有才具,很能干,我也知道他很能干,但是我下面就注意他滑头不滑头。很多聪明人,我私下观察他,很滑头,不能用了。如果聪明而不耍滑头,做事情老老实实,讲话也老老实实,不吹,他一定会成功的。
所以有人问,现在年轻人用什么办法最有前途?我说学笨啊!因为这个时代,这个世界,你要耍花样、玩本事,一个比一个聪明,谁都会,将来成功的一定是一个老实的人。我什么都不会,你叫我向东,我就向东嘛!你骗我也好,我向东嘛!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向东还是走出一个地方来。让别人上当的人,最后都是自己上当。
所以中庸之道要好好研究,《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又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就是这个道理,由诚到明,所以参禅、念咒,你就嗡阿吽、嗡阿吽……念下去就是了,你就相信了;或者参一个话头,“狗子有没有佛性”,我管他狗有没有佛性啊!我参下去就是了,也成功了。在这里听课的,你们有些同学是大学毕业,可是他一堂都没有好好听,只想自己的,那你在这里学什么呢?那还能够学得成功吗?这都是妄用聪明,所以商丘开这一段话就是道,他讲的是老实话。
《列子臆说》
有最高的诚恳,就是最成功的人。所以我常常告诉青年同学,不要玩花样玩手段,这一百年来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世界文化的交流发展,人人玩手段,玩聪明,一个高似一个。尤其我们老头子看来,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诡,手段越来越高,比我们这些老头子还老,老奸巨滑到了太上老这个程度。将来什么人成功呢?一个笨人,一个不玩手段,对人做事非常诚恳的人,这是天地的法则。
青年同学千万要记住!不要玩手段。这一百年以来,人类历史经验的教训,玩聪明、玩手段、玩花样,一个高似一个,连现在的小孩都不笨,手段、本事、聪明,都比我们高明。将来全世界人类,都因为太聪明、太高明、太会玩手段了,最后成功的就是诚恳老实的人。尤其像我就喜欢那个笨笨的,老实的。你说他笨,我就是爱他笨。我们太聪明了,缺点就是不老实了,当然那个老实的人好呀!有些同学也讲,每一个人都喜欢老实人,可见老实人一定成功。这个是真理,所以头脑聪明的人要反省,要清醒了。
《庄子諵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