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每天写1000字读书
向雄读《论语》之:为师之道

向雄读《论语》之:为师之道

作者: 刘向雄_ | 来源:发表于2016-11-29 11:24 被阅读76次

 罗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著有《正义论》一书,在哈佛的校园里很受尊敬。中国留学生吴咏慧曾经听过罗尔斯的课,她在《哈佛琐记》一书中描述了课堂上的情景:

“罗尔斯讲到紧要处,适巧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他身上,顿时万丈光芒,衬托出一幅圣者图像,十分炫眼。”

她还回忆说,一个学期结束,罗尔斯讲完最后一堂课谦称课堂所谈全属个人浅见,希望大家能做独立思考。说完,他走下讲台,全部学生立即鼓掌,向他致谢。

 罗尔斯本来就有点内向害羞,频频挥手,快步走出讲堂。可是,他走出后许久,掌声依然不衰。吴咏慧问旁边的英国同学,要拍多久?同学回答说:“让罗尔斯教授在遥远的地方还可以听到为止。”

  “让罗尔斯教授在遥远的地方还可以听到为止”,这话,让我非常震撼。这是怎样一位老师啊!有着怎样高尚的品格、有着怎样渊博的知识、有着怎样高明的课堂艺术,才能让学生如此尊敬,以至于用这样至高的礼节来表达!人生,若能有一次这样持久的掌声,或许就不枉了。

 以往,看自己的学生,总会叹息世风日下,应试教育的死板,学生并无尊敬之心,简简单单的一句“老师好”都那么难于出口。现在清楚了,其实,并非是学生不会尊敬了,也不是应试教育让学生成为了考试机器,问题还在于我自身: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因而不值得学生尊敬!

 想想孔子弟子三千,有七十二个人能追随孔子终身成了贤人,而在孔子去世后,百十个弟子为他守墓三年,子贡则守墓六年,难道仅仅是因为孔子知识渊博就能让学生如此尊敬吗?显然不是。而是孔子身上闪耀德性的光辉,是品德的力量。

 这为师之道,依靠的是品德的力量,但并不是老师絮絮叨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不是整日看到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左批评,右检讨,而是,首先,自身要有修养,要有原则,孔子曾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上”字,尽可放在老师身上,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其次,仅有自身的修养还不够,还要有一颗“仁心”。“仁者爱人”,有爱人之心,这仁心就在自己身上了,也就是“我欲仁,斯仁至矣”。用仁心去了解、关爱学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学生的进步为喜,以学生的退步为忧,这样做,看上去自己失去了很多,但却在教育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在教育中得到学生的启发,自然会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

  孔子的教育,是“因材施教”,持有中道,才能发现学生的“过”与“不及”,才能让“不及者”能“进之”,让“过者”能“退之”,因而,孔子的弟子,总能在老师的教育中得到提高,即使是像“孺悲”这样的“后进生”,孔子仍然有方法让其反省。若不能依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所得的,只是碰巧几个学生有所提高,多数的仍还是迷惘无所进,没有得到引导而进步,又怎么会尊敬老师呢?

  孔子的为师之道,更多的是人格的力量,是修养的自然而然。而现如今,细致的分科,不再是如孔子那样“礼乐射御书数”的全能,各人所教授的科目专业化,让老师感觉难以进行品德教育,深感教育的困难。

  其实,品德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不一定需要形成文字或者说出来,老师自身的人格和修养就是一本无字的教科书,学生都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表现在行动中,甚至终生不忘,正如我们始终记得某位老师一样,此即为教书、育人之道。

(向雄读《论语》之六十二)

相关文章

  • 向雄读《论语》之:为师之道

    罗尔斯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著有《正义论》一书,在哈佛的校园里很受尊敬。中国留学生吴咏慧曾经听过罗尔斯的课,她在...

  • 向雄读《论语》之: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听起来高深,却是“浅近语”,就在身旁,唾手可得。 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好学,曾子内省,而能对孔子有帮...

  • 向雄读《论语》之十二:家风

    向雄读《论语》之十二:家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曾子曰:“吾闻之夫...

  • 《论语》晨读心得

    鲵影萍踪收集整理 (2018年10月17日) 来源:刘向雄《论语译注》 向雄读《论语》之修养 (2017-01-1...

  • 向雄读《论语》之:《论语》怎么读

    “专家们”看《论语》都往高处拔,总结个一二三四点,归纳个五六七八条,要么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来吸引眼球,...

  • 向雄读《论语》之:形象

    酷暑已至,穿个短袖,坐在电风扇前,仍是酷热难耐,索性光个膀子,这才感受到习习凉风。这不雅形象,无人看见,倒也不...

  • 向雄读《论语》之:毁誉

    “谁人背后不说人”。 人生于世,免不了毁谤与赞誉,甚至,毁誉成了为人与做事的动力和压力。“闻誉则喜,闻毁则...

  • 向雄读《论语》之:读书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迷惘无...

  • 向雄读《论语》之:无欲则刚

    林则徐有一幅著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

  • 向雄读《论语》之:修养

    修养,不是等到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才能体现,反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更能反映内在的品德。对此,子游就表达得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雄读《论语》之:为师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pa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