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人在旅途(三十一)

作者: 悦读苑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06:51 被阅读4次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一)

求证之“模式”

什么是模式?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可以用来操作的程序罢了。究竟那种模式是我们的?天津市中小学教研室语文室王晓龙主任给出了一些大家的教学模式:

孔子的教学模式:提问——思考——答疑—练习——评价

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感知——记忆——理解—判断——(纠正)

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应用)

皮亚杰的教学模式:喜欢——记忆——理解——练习—评价

陶行知的教育模式:诱导——自学——讨论—练习——评价

  根舍因的教学模式:范例——归类—规律——实用——(小结)

布鲁纳的教学模式:获得——结构——转换——发现——评价

凯洛夫的教学模式: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检查)

布卢姆的教学模式:目标—教学——测试1——反馈——测试2

魏书生的教学模式: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天津市教研室在前人的基础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

(一)入境引读——增趣设问营造氛围

(二)展示评导——摸清学情择机而教

(三)读解感悟——索句明意发展思维

(四)偱路品读——比较鉴别学习表达

(五)拓展验收——互动评价矫正小结

四川省科学院研究员、著名系统论学者査有梁给出了理论依据:提出一个新理论,他必须与以前的理论中经过实践检验为正确的结果保持一致,在现代科学中称之为“对应原理”。

模式的建立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又经过检验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否则不能称之为模式。如果使用模式,过程是必然的:临模——入模——出模。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一)

求证之“策略”。

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方法。教语文是要讲究策略的,策略的实质是以简驭繁,事倍功半。天津海滨区的于连昶老师讲出了语文教学的策略举要:

  1、学习任务整体交付。

  2、有备而学,课前研究。教师有备而来,学生有备而来。无备的大脑是空洞的,故师生要同步准备。

  3、学习过程同步对话。(1)、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2)、师生之间平等对话。(3)、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4、激情引趣,创设情境。┅┅

天津市教研室咨询委员杜蕴珍老师讲出了识字教学的策略:

  1、掌握汉字的基础。

  2、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3、充分利用儿童生活识字。

  4、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教学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

  5、加强识字指导,扎扎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

做好每一件事情都要讲究策略,两位老师给了我们两方面的策略,我们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学习策略,运用策略,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策略,我想才是最好的策略。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一)

求证之“整合”。

“整合”简单地说,就是将功能相同的事物集中在一起。

原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讲到“整合教学内容”时说:“整合教学内容,要有选择地进行。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之,不要面面俱到。要把课本资源与其他资源进行整合。具体方法:一篇带一篇,一篇带多篇。进行单元的整组教学。

理解崔峦先生的话,觉得应该把写作方法、学习方法、应用方法基本相似的整组课文,一起来教,对学生的学,老师的教,都有好处。

下面这些内容是否也可以整合一下:

整合1:过渡学习。达到能够背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这就是过度学习(50℅)。

“过渡学习”可以整合为小语中的“巩固练习”吗?

整合2:动手操作策略。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可以采取加上一些动作来演示的方法,效果最好。

“动手操作策略”可以整合为“演读课文”。

整合3:谐音记忆策略,拆分记忆策略,口诀记忆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整合为“识字方法多样化”。

整合4:记忆策略之“目的明确策略”,即齐加尼克效应:凡是在一定的动机和目的驱动之下,去完成某种作业,就可以在我们的头脑中引起一种动力紧张状态,当这个任务没有完成,这种动机紧张状态就不会消除,对这件事情的记忆,就比较牢固。

“目的明确策略”是否可以与对学生“布置作业”整合吗?

我们教学需要整合,我想教授们教学是否也需要整合呢?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一)

求证之“学术痕迹”。

许多事物,你有同感,因此,你向他投以掌声,但,这不是你的收获,只能作为认同,因为他和你走在同一条道上,而且相距不远,没有留下学术的痕迹。

  许多东西,你没有同感,因此,引起了你的不满,甚至持反对的观点,然而这却是你的收获,因为他和你走的是异道,而且相距甚远,他留下了学术的痕迹。

(河南省林州市 张贵栓)

相关文章

  •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一)

    求证之“模式” 什么是模式?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可以用来操作的程序罢了。究竟那种模式是我们的?天津市中小学教...

  • 教研人在旅途(三十)

    教研员既要培训老师,又要接受培训。程实老师认为:培训主要是一次求证的过程。 他在天津师范大学参加国培时,曾任小学语...

  • 教研人在旅途(十三)

    2010年春节刚过,《教育时报》根据省教育厅的部署,对河南教育作了新的规划,对第二届河南教育名片的课题提出了新期望...

  • 教研人在旅途(十五)

    在“雅韵设计”办公室里,程实老师看着设计师为《教育教学论坛》设计的封一、封二画面。 程实老师说“我上次来,不是把我...

  • 教研人在旅途(十四)

    一个星期日的上午。 在程实老师的集体办公室里。 程实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尺多厚的稿件。 办公室一片安静,只有翻阅纸张...

  • 教研人在旅途(十六)

    十多年前,程实老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对教学有点儿认识。 十多年来,程实老师从教学一线走到了教研一线,对教研工作似...

  • 教研人在旅途(十九)

    在程实老师的两个《听课笔记》本里,真正记录着这些发生在课堂的、真实的、多彩的画面。 这些画面里,程实老师没有记录教...

  • 教研人在旅途(十七)

    “博客年龄9岁,博客内容26页,博客等级16,博客积分37,访问量119545,关注人气55,获赠金笔5。” 看了...

  • 教研人在旅途(十一)

    “三步九环互动式教研模式”《教育时报》称之为“草根模式”之后,再一次在报纸上作了专题报道。 打开“新闻专栏”,可以...

  • 教研人在旅途(八)

    每星期五下午是教研室的工作例会时间。 这次例会,领导就安排了一项工作,关于“三步九环互动式教研模式”。 会议室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研人在旅途(三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xnk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