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妈妈早晨发来询问的微信,说是孩子因为作业没写完拒绝去学校了,自己要上班,就只能留孩子自己在家,但不知道后续该怎么处理。
晚上妈妈下班又来微信,说是孩子给开门后又迅速返回了自己的房间,本想跟孩子聊两句的,但孩子用捂耳朵的方式拒绝了,自己只好灰溜溜的出来并带上了门。
妈妈说自己很生气,因为孩子不完成作业、不上学,还因为孩子不好好说话、明明自己错了还一副有理的样子。
妈妈说自己也很害怕,怕孩子憋出个好歹来,也怕孩子明天继续不上学。
妈妈说自己也很无奈,很无力,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像在陌生的城市里迷了路一样。
……
妈妈的这些感受我都理解,甚至还亲身体验过,所以我要说点经验之谈。
首先我们要做个假设,假设孩子不上学不是因为没写完作业,而是因为肚子疼,或者其它的身体不适,我们作为父母还会有这些反应吗?应该不会有了。
那为什么对于同样一个结果我们对不同原因的反应会如此的天差地别呢?
根本的原因是,我们依然只重“硬件”不重“软件”。
生理,或者说我们这百十斤肉吧,就是我们人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哪里疼、哪里痒痒我们都很熟悉。但心理这东西,虽说这几年喊的挺热闹,但大多数人还真是只听个热闹,其重要性根本就没往心理去一点。
可以这样说,心理作为我们人的“软件”,和手机比如华为的操作系统是一个道理,操作体统不稳定或者出了问题,手机这个塑料疙瘩就是废品一个。美国为什么像个黑社会一样明目张胆的制裁华为,就是因为华为的“软件”已经威胁到他们的领先地位了。
一个孩子,没完成作业,因为没完成作业而又拒绝上学,明显的就是心理这个“软件”出现故障了,孩子“硬件”生病我们能接受,心理这个“软件”出问题我们也要接受,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行。不把心理问题当问题,这就没办法解决问题了。
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的是,是孩子的感受。
我们可能都病过,病了的时候什么感觉?是不是有点委屈,是不是想找个人疼疼自己?如果是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比如举家旅行的前夜拉肚子,是不是还会有点内疚,有点自责?肯定是这样,因为我们都是善良的好人。
一个孩子,只要不是“惯犯”,他的内心感受就跑不出这个范围。为什么他不愿意和妈妈说话?就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犯错了,他可能自己都瞧不起自己——面对自己的错误这可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那接下来具体要怎么办呢?
首先,就是不要去打扰孩子,包括善意的关心和讲道理、训斥,甚至是打骂。孩子大了,只要他不愿意,父母一厢情愿的说教就都是废话,只能适得其反。
而且,这时候的孩子内心脆弱着呢,有点像网络上说的“玻璃心”,自哀、自怜、自怨、自责都有,需要一点时间进行整合。
再者,我们要保护(甚至要利用)好孩子的这点内疚,这点自责,如果我们上来就一通儿骂,哪怕是一通儿唠叨,都有可能让孩子找到推卸责任的理由,进而“破罐子破摔”。咱还说旅行前夜拉肚子这事,如果家人都埋怨你,你还会内疚、自责吗?你一定会这样想:又不是我故意的,我还难受呢,你们不体谅我就算了,还说我,真是患难见真情啊!是我重要还是旅行重要?
其次,父母需要明确的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态度。
针对自己的是,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该吃吃该喝喝,该看电视就看电视,不能一个人有点小病全家都跟着咳嗽。父母的镇静从容,对孩子也是极好的影响,这有点像这次的疫情,只要政府不乱,措施得当,那我们百姓的心就也会安稳许多。
针对孩子的态度是,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可以用嘴说,也可以发微信、写纸条:爸爸妈妈知道你现在挺难受(这个词比较笼统、模糊,有点像我们说一个人有气质,大概率上是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对他的理解与关心的。),但遇到了困难总需要解决,需要爸爸妈妈帮忙就说,爸爸妈妈也乐意、也有责任帮你度过难关。
然后,父母就要考虑点别的了。
最紧急的是,如果孩子明天还不上学,怎么办?那就不上。你总不能把孩子绑去学校。
然后要想,孩子为什么会没完成作业呢?是作业太多,还是有其它原因?一定要帮孩子把这个“拦路虎”找到,并在今后的日子里慢慢帮孩子锻炼打倒这只“拦路虎”的能力——打虎的能力是根本。
然后还要想,孩子为什么没完成作业就不去上学呢?挨两句批评对孩子来说这么难以忍受吗?原因又是什么呢?孩子这处理困难的方式是不是也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啊,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还多着呢……
总之,父母要把这次的问题当成机会,当成促进孩子成长的机会。
只此一条正确的路。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育儿信息!
2020蓬勃家庭教育(父母)成长课,希望能带你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和(学校)教育的底层逻辑,给你的教育实践提供一个科学的支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