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三笑集国学文化经典
孔子的学堂(上)|第一章·在齐国(003)

孔子的学堂(上)|第一章·在齐国(003)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19-12-02 09:06 被阅读0次

    四、在齐国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三桓”之一的季平子因为与郈昭伯斗鸡的事得罪了鲁昭公,昭公率军队攻打季平子。季平子和孟孙氏、叔孙氏联合攻打昭公,昭公的军队吃了败仗,逃奔到齐国,其后鲁国发生了变乱。孔子也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齐景公。高氏是齐国权臣。

    后来,大概终于接近了齐景公。景公向他问政,孔子提出了著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12·11)

    齐景公,姜姓,名杵臼,公元前547年至公元前490年在位。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一个国。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有粮食,恐怕我也吃不上了。”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礼崩乐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齐景公的上位,是君臣势力对抗的结果,而且含有情杀的成分。当时,崔杼是齐国大臣,屡有政绩,多有战功,深得齐灵公的信任。公元前552年,齐灵公薨,崔杼拥立灵公长子姜光即位,是为齐庄公。庄公即位后,更是倚重崔杼,君臣关系非同一般。庄公经常出入崔杼家中,但是不久就迷恋上崔杼的妻子棠姜,并与之私通。崔杼得知被国君戴了绿帽,于前548年联合他人一起弑杀了庄公。齐国史官记载“崔杼弑其君”。后来,崔杼拥立齐庄公的幼弟杵臼为国君,这就是齐景公。

    因此,当孔子他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时,景公也感叹,要是大家都不按规矩做事,我连饭也吃不上了。

    人类的生活是群体生活,这种群体生活当然强调秩序的存在性,没有秩序,社会就会乱套了。老子“小国寡民”、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和存在的。

    改日齐景公又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孔子说:“政在节财。”管理国家最重要的是节约开支,杜绝浪费。公听了很高兴,打算把尼溪的田地封赏给孔子。当时辅政的上大夫晏婴劝齐景公说,现在的儒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要任用孔子(《史记》)。参见本篇第十八章《评论》之《晏婴: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之后,景公对孔子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虽然很客气地接见孔子,可不再问起有关礼的问题了,也没有给孔子以封地。孔子知道自己得不到重用,就离开齐国回到了鲁国。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

    以季、孟之间待之。

    曰:“吾老矣,不能用也。”

    孔子行。

    (《论语·微子》18·3)

    关于如何对待孔子的问题,齐景公说:“用鲁国给季氏那样高的待遇给孔子,我做不到。”所以,齐国给孔子的待遇,相当于鲁国给季孙氏、孟孙氏之间的待遇。景公又说:“我已年老了,不能重用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季孙氏当时为鲁国正卿(上卿)。

    但是,齐景公这两句话是对孔子说的,还是对他的大臣说的,不得而知。司马迁说这是齐景公亲自跟孔子说的,“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止”是挽留的意思(《史记·孔子世家》)。无论如何,孔子知道自己在齐国得不到重用,就离开了齐国回到鲁国。孔子在齐国的时间大约两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的学堂(上)|第一章·在齐国(0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lx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