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君子的标准

作者: 青衣秋水 | 来源:发表于2019-12-03 15:15 被阅读0次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三句是讲君子的标准。

第一条,君子不器。

“器”,是器皿的器。一件器皿,只有一个用途,不能相互通用,杯子就是喝水的,扫帚就是扫地的,杯子不能扫地,扫帚也不能装水。人有专才,有一才一艺,能做这样,却不会做那样,也跟器皿一样,不能相通。这样的人,是被用之才,不是自用之才。

张居正说,君子识见高明,涵养深邃,无所不具,无所不周,大可经世治国,小可理钱谷甲兵,守常达变,无往不宜,不像那器之各适其用,却不能相通。所以说君子之不器,是天下之全才,能当大任,而对那有一才一艺者,又能因人而器使之。

张居正所言,正是他自己,他就是君子不器的全才领袖。儒家很大程度是讲领导力的,君子这个词本身,既指品德高尚的人,也是指领导者。领导者当然不能拘于一器。

第二条讲行先言后。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是先做了再说,不是说了再做。

因为我们人,很难言行一致,往往就是说了的没做到。怎么防止说了的没做到呢,就是你忍住不要说。等做完了,你要说的,已经一一见之于行,然后你列举出一些行为来说,则你所发的议论,件件都在自己身上有体现,没有一句是空话。这你就是君子了。

子贡话比较多,所以孔子专门针对他说这条。也是孔子常说的敏于行而讷于言。

第三条,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是普遍的意思。“比”是偏党、勾结的意思。君子对谁都一样好,虽然跟某些人感情近些,但并不存在跟人勾结的现象。对人亲厚,但并非一定要求他亲附自己,搞人身依附。对人施恩,那是于义理价值观当施之恩,不要人家有求于我,也不等着人回报,不会因为“我对你这么好你还不知感恩”而生气。因为君子待人处事,都是依自己的价值观去做,是普遍的,是无条件的,对谁都一样。

小人就相反了,小人对谁好,都是为了交换,为了勾结,有势则附之,有利则趋之。与人有亲厚偏党之私,而无普遍之公。

这就是君子小人的本质差异了。

相关文章

  • 笔记——君子的标准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三句是讲...

  • 君子标准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个方面符合...

  • 摘自网络《君子与小人》

    孔子论“君子”的九大标准 孔子做人的理想——君子的标准 孔健 一、君子与小人德行比照: 君子怀仁、好公、好义、爱人...

  • 古代的君子和现代的君子

    古代君子标准是:有道德 今天的君子标准是:有钱 如果财务不够自由,很难从心里被认同为“君子” 《孝顺=转账,爱=转...

  • 观棋不语未必是君子

    中华民族是崇尚君子的民族,对君子有很多衡量标准。胡适说:“君子是孔子塑造的理想模范,人生品行的标准,儒家为...

  • 才德之问:君子亦或小人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2

    才德之问——君子亦或小人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2 “德才兼备”被我们视作选拔人才的标准,包括在演艺界也有“...

  • 第六篇:浅谈千古君子之风,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起君子,我们的脑海中一定浮闪过很多岁月中德行兼备的圣贤。那么君子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君子的标准是“君子谋道...

  • 20220417张晋老师直播早课

    【君修】的标准:以君子之礼,养君子之风,守君子之节,做君子之事,成君子之业。 四业:学业、 家业 、事业 、国业。...

  • 论语中君子的标准

    《论语》中的“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在孔子的学说里,“仁”是核心思想和终极的追求,其核心要义是“仁者爱人”。而要...

  •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君子有哪些标准? 君子不惑,不惧,不忧。 子曰:四十不惑? 真的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君子的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ic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