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连载小说论语大讲堂三笑集
论语群贤传19:子夏传(下)

论语群贤传19:子夏传(下)

作者: 一竹居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06:55 被阅读2次
巍巍大芹山,云深不知处。幽幽奇兰韵,自在一竹居。


坐镇西河郡


战国初,魏伐秦,夺得临晋、元里、洛阴、合阳等地,筑城,并设立西河郡。因其地处黄河西岸,故称西河。名将吴起,为首任西河郡守。

为文化震慑秦楚,魏文侯拜子夏为师,并让其居西河教授。子夏学说,与时俱进,不崇礼教,专重实用。《左传》与《诗经》,是当时教授的主要课程。段干木,以之为师。他姓段干,名木,是魏国名人。魏文侯乘车路过他家门,也要低着头,扶着车前的横木,毕恭毕敬的。田子方,以前向子贡学过经商、纵横之术,是个大学者、大隐士。他也经常从魏都安邑,赶到这里向子夏请教。反正,安邑离西河又不远。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都出自儒门,又是魏文侯之师,后人称之为河东三贤。

郡守吴起,也向子夏请教《左传》。吴起,卫国人,好用兵。曾向曾子之子曾申学过,事奉鲁君。齐鲁交战,鲁国想让他率军打仗,可又担心他老婆是齐国人。为表忠心,他杀了老婆,最终大胜齐军。他为人残忍。少年时,他怀揣千金找官做。官没做到,钱却花光,乡人嘲笑他。一生气,吴起把三十多个嘲笑者杀光光。并与老母盟誓,不做卿相,绝不回国。这时,他向曾申学习。后来,母亲去世,他果然没回。重孝道的曾申,哪里受得了,与他断绝师徒名分。几经辗转,吴起来到魏国,并力创秦国,为首任西河郡守。

一时间,天下士子,趋之若鹜,孔学遂为显学,魏国亦为文化新中心。不过,子夏时已过百,又丧子失明,很少亲自授课,多为象征作用。授课多为弟子代劳,田子方、段干木、吴起有时也手执教鞭。西河教授,培养了许多高级人才,也开启了战国务实风气。

差不多先生


“书读得咋样?”

“差不多,大意基本了解,细节还有点出入。”

“字写得咋样?”

“差不多,大部分写好,还差最后两行。”

“吃好了吗?”

“差不多,米饭吃好了,还差两口汤。”

“睡着了吗?”

“差不多,数了九十九,还差一只羊。”

“你这人咋样?”

“差不多,大方向没问题,细节还有点出入。”

从此,人们也叫子夏为差不多先生。按《论语》,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19·11)其实,孔子对子夏早有定论。子贡问,子张和子夏,哪个更好些?夫子说,师(子张)也过,商(子夏)也不及。过犹不及,都没达到最佳。

祝您长命百岁,听得从头爽到尾。可真到那岁数,就不仅仅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样简单了。很幸运,子夏活了一百多;也不幸,儿子走了,他哭瞎了。子夏老做梦:开学第一天,他怯生生地,问夫子何为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醒来后,他才知道儿子走了,这还怎么尽孝?越想越伤心,一伤心,眼泪就啪嗒啪嗒。

差不多先生,在生命面前,绝不差不多!

后世,子夏入选孔门十哲。

相关文章

  • 论语群贤传19:子夏传(下)

    坐镇西河郡 战国初,魏伐秦,夺得临晋、元里、洛阴、合阳等地,筑城,并设立西河郡。因其地处黄河西岸,故称西河。名将吴...

  • 论语群贤传18:子夏传(中)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就是从政当官。子夏认为,学好了,就可以当官;官当好了,又可以再来学习。按《论语》,子夏曰:“仕...

  • 论语群贤传17:子夏传(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 他小孔子44岁,性孤傲,好文学,切问近思,学以致用。夫子既没,他执教孔校,后回...

  • 论语群贤传22:颜回传(下)

    德政 孔子认为,德政就是执政者自我约束、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原话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此,...

  • 论语群贤传26:曾子传(下)

    君子与士 君子,有时指有德者(好品德),有时指有位者(当官的),有时兼指。 曾参认为,君子所思虑的,不要超出自己的...

  • 论语群贤传29:子张传(下)

    问善人崇德辨惑 子张进步很快,现在想当一位善人。于是,他向夫子请教,善人的处世之道。夫子说,不纠缠于往事,也不打听...

  • 论语群贤传10:冉有传(下)

    师徒不合 公西赤,字子华,出使齐国。冉有向孔子咨询,该补贴多少小米给子华的母亲。孔子答复,六斗四升。冉有嫌少,请求...

  • 论语群贤传27:樊迟传

    智勇双全 鲁哀公十一年,齐国进犯鲁国。 季氏宰冉有,代表季孙率左军杀奔前线。管周父为御者,樊迟为车右。季孙看了看,...

  • 论语群贤传1:子路传(1)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人。 他小孔子9岁,性粗野,好勇力,刚直仗义。当过孔子的保镖、学生,并在孔...

  • 论语群贤传6:子路传(6)

    粗野 子路本性粗野。后随孔子学习,虽有所改进,但不时露出尾巴。按《论语》,由也喭。(11·18) 粗野,首先表现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群贤传19:子夏传(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nw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