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日晓兮
我想,这世上所有的大大小小的难,都是自己事先预设好了的。唯有这样,才可在难事面前义正严辞地狡辩一番,以生活的旁观者身份,心安理得地退至一隅,摆出一副无能为力的模样,朝着生活连连摆手:这个太难了,我可不会。
在做出这顿早餐之前,我就是这样一边与生活为伍,一边却常常心不在焉。
就比如进厨房这件事,我整整抗拒了三十几年。我无厘头地认为,它和我所追求的诗情画意的生活不相匹配,它会给我的浪漫主义情怀抹上一层淡淡的烟灰,更主要的是,我思想的大脑给我无数次地传递过高频脑电波:这个太难了,你不会的。
因此,当我将“坚持三十天早餐计划”发至朋友圈时,我凝视着分裂成两个人的自己,一个正斗志昂扬地举起前进的风帆,另一个却带着鄙视的神情乜斜着眼,一副等着看你必败无疑后如何收拾残局的姿态。好在那一刻,我激情满怀,誓做一位孤注一掷的女子,等着去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这顿早餐,我整整铺垫了29天,而在此之前,我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厨房小白。
小白到怎样的程度呢?
不知道煤气灶上的那簇蓝莲花似的火焰是如何点燃的;不清楚炒一盘菜什么时候放油盐酱醋,放多少才最合适;至于将木铲子握成一把锤子的窘态,仍然记忆深刻。
想起十三个月大的小女儿,甩掉大人牵着的手,却对到底迈哪只脚无计可施的情景,啊哈,像极了站在炉灶前纠结万分的我。
为了这顿早餐,我开始一点一点地往厨房里添置用具,像鸟衔泥筑巢般执着,似蚂蚁搬家般虔诚,今天超市里买个平底锅,明天某宝上淘个瓷盘儿,大到烤箱,小到醋碟子,不一而足。
就像土耳其作家爱诗乐·沛克笔下的马克,一位失去爱妻的伤心欲绝之人,为了填补心中的伤痛,往返于超市和家之间,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将空荡荡的厨房慢慢地塞满,也慢慢地、温和地完成了自我救赎。
那时的我大抵也是马克的样子,情绪低落到需要投入一个怀抱汲取温暖,待投身于厨房后,才惊觉于厨房里那蒸腾的热气便如一条温暖的棉被,裹暖了冰凉的身体。
那真是一场神奇的体验!当看着那细如秋霜的面粉变成饱满圆润的馒头时,你才会相信“幸福,就是想吃一个馒头”是一门哲学,若非经自己的手拌过、揉过、捏过、蒸过,若不是经由时间慢慢滚过,馒头两字,哪能喊起来如此亲切温婉?
地球的中心并不是个巨大的铁球,而是一个个家庭里的一个个厨房。
这顿早餐,让我有机会证实了这个真命题,也让我透过铿锵话语见识了厨房的真实份量,就如扒开绿叶见识丛林的深邃一般。我从各类食材以及各种水果所散发出的那股夏天般的气息中得到了安宁和力量。
那段日子,厨房像位深交多年的老朋友,默默地立于身后,告诉我每个步骤都严丝密扣,容不得停下来胡思乱想。当然也是它,推着我迈步向前,跨越停驻内心深处三十多年的抵触,绕过深蕴的忧伤,令我通透明亮,如清风拂满脸庞。
最终,我一天不落地完成了三十天早餐计划,并且怀着崇敬之情把那画地为牢的艰难留在了最后那顿丰盛的早餐里,整顿好心情,继续前行!
附30天早餐图
网友评论
土耳其作家爱诗乐·沛克
间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