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 小 可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山有水的地方,总是吸引文人墨客、贤人隐士欣欣然前往。位于太行南脉群峡间列、碧水潺潺的云台山水亦是如此,算不上闻名遐迩,但也有王维、孙思邈、竹林七贤等与此地结缘。
摄/小可有人说登山最好的季节是春天,万物复苏,慵懒的一冬的人们可以与沉睡了一冬的大山一起舒展胫骨,提升精气神;但炎炎夏日,暑气蒸腾之时,纵身于山水之间,浓林蔽日,拂山间之清风、听崖谷之水鸣,未尝不是一种享受。
夏有山风也清凉。
周末随公司团建,远离京城高温,在云台山水间偷得浮生两日清闲。
由于地质运动,云台山形成了比较壮观的悬崖长墙之景,傍悬崖而围建窄路,供游人在崖壁及峡谷内上下游玩,峰谷错落,故而有深谷中的潺潺溪水,也有崖间纵身下切的湍急瀑布,植被茂密,峰峦叠嶂,具有代表性的如红石峡、子房湖、茱萸峰等,走着累,但也的确让人流连忘返。
虽然我从小生活在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吕梁山,脚下黄河水哗啦啦穿行而过的地方,但也真是第一次感受到,记忆中雄壮又荒凉的太行山、磅礴又浑浊的黄河水,竟也能在修武这片土地上,生得如此温润秀美,又不失风骨。
图/网络很久没有登过山了,此次游玩爬了趟玻璃栈道,没有体力和时间登茱萸峰顶,略感遗憾。工作忙了,人懒了,平时运动也太少了。
太原境内的山还是不少的,小时候经常爬山,那真是生爬啊。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初中时候。初夏,我们一行十来个同学先是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到住在边山村庄的同学家集合,那里的山不高,一座连着一座,带好零食、水,就在当地同学的带领下爬山。这些山既不是风景区,也不是生活区,最多当地政府在边缘开凿卖石头,所以爬山,很多时候是没有路的,只能自己在初夏夹杂着绿草的荒野中开辟。
那时候的我真是体力充沛。大部分女生都手拉手在后面走,几个男生随行保护,他们的爬山和散步一样,走走歇歇。我一直和班长他们作为先锋部队,在前方开路,那时候的我们觉得,既然来爬山,就要有点挑战性,所以选好远处一座最高山头为目标,就开始翻山越岭,可是翻过一座山,会重新发现一座更高的山,于是接着向另一座山头前进。
记得《山楂树之恋》刻画静秋和老三纯洁爱情时有一个片段:老三用树枝牵着静秋走过山水路。看到这个镜头时觉的挺真实,因为在我和班长他们作为先锋部队一起爬山的那个零零年代,遇到爬不上去的陡路,男同学都用他的格子衬衣拉着我们前进,现在回想起来,也是蛮有趣。
那次爬山印象深刻,是因为入学以来,本来不熟的一些同学,在这次爬山中变得熟络了,大家在山野中、绿荫下、泉水旁围坐聊天,吃零食,无忧无虑,那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日子估计再也回去不了。记得那天只翻了五座山,因为一个同学手被不明物蛰了,手背不一会就变成紫色,我们吓坏了,拿了头绳使劲系在手腕处(跟电视剧学的),然后抄小道匆匆下山医治,好在无大碍,就此结束了爬山之旅。
摄/小可有人说人生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本是禅宗大师参禅之初、参禅有悟、参禅彻悟的三种境界。
记得中学写文章总爱引用这类人生不同境界的句子,在那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懵懂无知、简简单单、看见什么就还原什么的年纪,却偏偏要故作深沉,为赋新词强说愁。
现在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开始学着辨识时,才发现早已陷入雾里看花、真假难辨,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年纪。
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世事洞明后的了然彻悟、返璞归真。我们大多数都在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里度过此生。
夏有山风也清凉,清明、透彻的东西总是让人很享受。我想生活也大抵如此吧,人间有味是清欢,自己内心清清静静、简简单单,就好。
摄/小可-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