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

作者: 茶者子澄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16:36 被阅读367次
人不知而不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语言平实,道理平实,容易实践。比如上面所说的“人不知而不愠”。人们常常会因为自己不为人知而感到恼火,而如果转念一想:“我不应该为此而恼火。”则当下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不恼火的。然而这平实的道理,要长期实践下去,也并不容易!此刻不愠,下回又要愠了!只有时时反求诸己,工夫到家了,才会自自然然地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成为一个君子。

        为什么不被人知会恼火呢?这说明作为一个人,一般都还是希望自己能被他人理解接受的。当然,一个人有一些事是不想被人知道的,这个暂且不论,这里只说“一个人有一些事是想被人知道的”,比如自己的优点。举个最普遍的例子,就是人们发朋友圈,就是想让他人看到、关注、了解的,当然也就是发一些自己认为值得被他人看到、关注、了解的内容。而如果发出之后,人们漠然视之,不点赞没评论,想想,发朋友圈的人是不是有些“愠”了?如果扪心自问,确实一点也无所谓,那真可谓君子了!而《论语》这里就是告诉我们要“不愠”!有没道理?想想,有道理!能不能做到?想想,也可以做到!

        《论语》还有几处说到“知”这个事情。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第一》)还用微信朋友圈为例,那就是不要老担心别人不给自己点赞评论,而是要主动去给他人点赞评论。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第四》)继续拿朋友圈说事:不要老发那些人们不感兴趣没价值的东西,多发点让人感兴趣有价值的(可知)的东西,人们自然会点赞评论。

        如果已经很努力了,还是不为人所知怎么办?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第十四》)没关系,孔夫子也觉得自己不为人所知,但他不怨天尤人,毕竟还有天能够知他。我们要向夫子学习,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

相关文章

  • 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而不愠。对于我这样的俗人来说真是如阿弥陀佛一样啊!

  • 2018-08-13

    人不知而不愠

  • 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老师讲的是人家不了解自己,我也不生气,也不愤怒,不也是君子吗? 早上的时候我还在想“人...

  • 人不知而不愠

    ——读《人的每个阶段都是一边学一边做的》有感 别人不知道我,而我却不生气,大概是人生的最高修养在读第...

  • 人不知而不愠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知」可以解读为误解、不了解、不知道、不认识,「愠」就是生气的意思,音与运...

  • 人不知而不愠

    老师 “人不知而不愠”是要学会管理情绪还是修炼到没有情绪?忍、克制,算不算管理情绪?[抱拳] 再来看什么是“人不知...

  • 人不知而不愠?

    这几天,重新看《论语》,又看到这句话,是我小时背下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依稀还记得老师对我们班解释说:孔...

  • 人不知而不愠

    当别人不知道我的时候,我很生气,为什么呢?因为我怕别人不知道我,怕被别人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其实想想别人不知道我只是...

  • 人不知而不愠

    当你被忽视,被冷落,被误解,被批评,你会是什么感觉,会恼怒吗? 昨晚围观了一场网络吵架,一位小有地位的设计师被他认...

  • 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是亦君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不知而不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ks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