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作者: 5cc1a542ec19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13:28 被阅读27次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文|宗道法师

    假定学佛的目标定在成佛这个位置上,目标定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方法研究,如何到达目的。

    站在大乘的角度,佛教整体分为两大类:大乘佛教,小乘佛教。《西游记》里,观音菩萨化成一个老和尚,听了唐僧讲法,就说是小乘;唐僧听说西方有大乘,为了求取真经,然后就去了。

    一、大乘小乘之区别

    大乘、小乘是什么意思呢?“乘”是运载的意思。小乘就像一个人骑单车,后面不能载人;大乘就像一辆大车,开车的人能在上面,还能拉一车人过去。

    小乘只求自利,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解决自己所有的烦恼,永远不再轮回,以此作为目标。大乘不仅仅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同时解决一切有缘、无缘众生的问题。像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他先考虑的反而是众生,“众生不出地狱,决不成佛”。阿弥陀佛也是,如果众生“下至十声,称我名号”,不能往生极乐净土,他就不取正觉。他的愿是跟众生绑在一起的,这就是大乘。

    这是根本的区别。所以,大乘和小乘的目标不一样,小乘的目标只限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是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先成阿罗汉,再做菩萨,最后成佛呢?不是这样的,而是开始的路线设定就不一样。航线不同,起点不同,当然最后到达的目的也不同。选择小乘,获得小乘罗汉果位;选择大乘,可以成佛。

    有一则公案。一个老和尚带一个小和尚,本来小和尚挑着两个人的担子,后来老和尚说:“你别挑了,我给你挑。你走前边,我给你挑担子。”小和尚就问他为什么。老和尚是阿罗汉,有神通,就说:“你刚才发了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就比我高,我就不如你,我就得伺候你啊。”这就是因为他们本身航线不同,才会这样的。小和尚虽然小,但是他一念发了菩提心,瞬间就超越了阿罗汉,他只要稍微在起点走一点点,就有一个高度差,就高过阿罗汉,就是阿罗汉和菩萨的差别。但是后来,那小和尚一想:“度众生可真苦啊,我还是算了吧。”刚一想,师父又把担子扔给他了,让他跑后边去了。

    阿罗汉跟菩萨发心不一样,但是阿罗汉也可以回小向大。如果有一天觉悟了,不光顾自己了,发了菩提心,当下他就脱离了阿罗汉的路线,进入菩萨的轨道了。但是,修习小乘的人往往不容易这样。

    佛讲大乘佛教,经常贬斥二乘的人,说他们是“焦芽败种”。树芽枯焦、种子腐败了,就不可能长出参天大树。佛用“焦芽败种”呵斥二乘。有一个词叫“堕于二乘深坑”,修行的人很怕堕入到二乘深坑。二乘就好像一个陷阱一样,一旦进入之后,很难拔出来,很难回小向大,很难成佛,这是一种灾难。

    二、关于“大乘非佛说”

    学小乘的人往往不承认有大乘。小乘的经典,经就那么四部:《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他们认为体系已经完备了,当有人给他们讲还有大乘佛教,他们往往会认为大乘不是佛讲的。

    现代有一种思潮叫“大乘非佛说”,古代其实也有,现代更明显。他们不认为大乘是佛亲口讲的,认为是后人编的。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没有的事;观音菩萨,也不承认;地藏菩萨,这通通都是编的。

    拿现代的科学方法去考据、考量,确实也找不到那个依据,因为很多大乘的经典,佛不是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讲的。比如《地藏经》,是在天上忉利天宫讲的;有些是在龙宫讲的;有一些是在外太空讲的,当然在地球上找不到依据。

    现在“大乘非佛说”影响比较大,是因为近代考据学发达,他们觉得有恃无恐。小乘佛教有些历史就能考察得到,比如说在哪个位置,对哪些人讲,甚至还能推断出在讲这部经之前讲的什么,之后又讲的什么;可是大乘就很难这样去考量。

    小乘经典非常的朴实,朴实到太容易接受了,比较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所以佛在世的时候,包括佛灭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佛教流行的都是原始佛教,也就是小乘佛教,上座部、大众部,尤其上座部影响非常大,因为比较接近正常人类的思维方式。

    小乘的修行法则,每一步操作性都特别强。比如观呼吸,数呼吸;然后怎么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怎么白骨观、数息观,非常详密。甚至可以依据它做一个实验系统,就拿人体来做实验都可以,每一步都有很周详的修行方法,每一步都有证验。证明到了这一步,然后可以开始下一步的修行,下一步又怎么样,每个台阶都非常踏实。

    但大乘佛教里所讲的,就超越了人们的思维,比如《地藏经》开头讲到很多祥云、光明,又大地又震、天女散花。小乘经典里完全没这些镜头,很朴实。所以,现在很多知识分子特别愿意跑到泰国、缅甸去学习南传佛教,对他们来说,这当中是很可靠的感觉,不像大乘那么虚无缥缈,显得太玄了。

    佛去世之后,大概一百多年的时候,又开始第二次结集经典。在这次结集的过程中,在对一些戒律的看法上发生了分歧。比如说发酵的椰汁能不能喝啊,都是一些我们看来不是特别大的事。这样就分成了两派:一部分就很拘谨,有点保守派,觉得这不行,不能喝;另外一部分人觉得可以,属于比较积极、比较开放的,看起来戒律没那么严谨,但是是从众生的角度去考量的。

    比较严谨的那一派就成了上座部。所谓上座部,就是这些人都是比较长老级别的,本身资格比较老的。另外一派就是大众部。上座部这部分人虽然资格老,但是人数不多;大众部人很多,大概人也偏年轻一点。

    很长一段时间,大家流行修持的都是小乘佛法。怎么后来突然大乘就开始兴起了?这跟几位祖师有关系:马鸣菩萨,佛去世后四百年出生;龙树菩萨,佛灭后七百年出生。在他们的催动下,大乘的势头就越来越大。

    但有一些地域,像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在历史上大乘从来都没传入过,所以他们只认上座部——原始佛教。对于后来传到中国、日本、越南、朝鲜的大乘佛教(当然,日本、越南、朝鲜的佛教,也都是从中国再传过去的),他们完全不认可、不承认,直到现在也不承认。

    佛教在印度,经过几次国家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之后,越来越衰落,开始可能还算是小乘,后来小乘也越来越衰落了。直到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相当于中国宋朝,慢慢就完全没有了,就成了印度教、伊斯兰教的天下了,佛教没有了。当然,这有一些历史原因。在印度,印度教跟佛教一直在“抢占市场”,后来佛教败了。现在印度信佛教的已经几乎没有,反而中国成了佛教的第二故乡。

    大乘就是在中国集大成的,这可能跟中国的儒家、道家作好了铺垫有关系。老子跟孔子,就是轴心时代的人。这两个人可能秘密地跟释迦牟尼佛“洽谈”过,作好了铺垫,有能够接受大乘佛教的基础。像孔子提出的“大同世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其实都有点大乘的意味。

    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也是小乘先进来的,传入中国的第一部经典《四十二章经》,就是一部典型的小乘经典。《四十二章经》很明显是在模仿《论语》。第一章一句话,第二章一句话,一共四十二章,很像《论语》那种“微博体”一样,字数不多。《论语》讲“子曰……”,《四十二章经》是“佛曰……”。后来,《般若经》《无量寿经》等也传入了。《无量寿经》传入得很早,东汉就传入了,慢慢大乘就越来越兴盛,小乘反而慢慢沉下去了。

    现在中国还有这么多人对小乘有兴趣,去修持,这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起码在中国来说是这样,因为已经消沉那么久了。

    三、小乘佛法

    下面我们来了解小乘是怎么一回事,包括小乘的具体修持,小乘的极果。所谓“极果”,就是终极果益。

    1.声闻

    (1)果位

    阿罗汉有四果,或者说四种层次、四种境界,最高的果才叫阿罗汉,但是平时都用最高的果来涵盖四种:初果叫须陀洹,二果叫斯陀含,三果叫阿那含,四果才叫阿罗汉。

    “须陀洹”,如果翻译成中文,就是“预流”的意思,也可以说“入流”。“流”是什么意思?就是圣人之流,已经准备进入圣人的队伍了。也可以叫见道位,已经见道了。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已经如如不动,不起分别念头。南怀瑾说,要证明一个人证没证得初果须陀洹,那就给他一碗大便跟一碗最好吃的饭,看他吃的时候有什么表现,是不是吃到好吃的就开心,吃到大便就皱眉头,如果是这样,那就没证得。初果就有这个本事,因为他已经不会因为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内心的起伏。然后经历七番生死,从天上到人间,从人间到天上,七个来回,七个来回之后,就证得阿罗汉。

    二果是“一来”,“一来”的意思就是只要从天上再来人间一次,然后在人间就证得阿罗汉。

    三果名叫“不来”。三果的时候,他就生到天上,在色界五不还天,不用再来人间,然后就证得阿罗汉,阿罗汉就彻底出六道了。

    初果是见道位,二果和三果是修道位,阿罗汉就是无学位。所谓“无学”,就是没有什么可以再学了,没有什么再加功进道了,问题已经解决了。

    阿罗汉也叫声闻。阿罗汉一般都是佛在世时,听到佛的教法,比如憍陈如就听到佛说四谛法,“客尘”,听到之后,立马就证得果位,就是声闻。

    声闻是区别于缘觉的。缘觉不用去听佛的教诲,甚至无佛在世的时候,他也能无师自通,自己证得果位。所以善导大师皈三宝偈里说“有学及无学”,就是从这儿来的。有人觉得有学比无学高,“有学”有学问,“无学”无学问。其实不是,正好反了。

    一旦证得阿罗汉果,就脱离了轮回,但不能说出离了生死,为什么呢?因为生死分两种:一种是分段生死,一种是变易生死。所谓分段生死,像我们这一期生命下来,一百年死了,一段一段的。还有一种就是可能连身体都没有了,没有这个形体了,也没有这一期寿命这一说了,但是他还有变易生死。所谓变易生死,是更细微的烦恼生灭。小乘只能断分段生死,菩萨才可以断除变易生死。

    一旦证得阿罗汉果,五眼六通就都有了,就是各种神通。譬如经上常见的:左边出水,右边出火;上边出水,下边出火;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

    “他心通”,就是别人心里边想什么,就能完成知道。

    “宿命通”,一个人前世是哪个猪圈里的猪,哪个水塘里的鱼,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下一世会变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

    “神足通”,想到哪个地方,瞬间就到。

    “天眼通”,没什么能障碍他的,想看多远看多远。

    “天耳通”,就是顺风耳,什么都能听得到。

    “漏尽通”,“漏”指贪瞋痴等烦恼,烦恼断尽。鬼也有五通,但没有“漏尽通”。“漏尽通”不好理解,因为我们没有“漏尽通”。可以这么理解,比如鬼,有的神通大,有的神通小,但是他会漏,会变,突然“天眼通”不灵了,该看的看不见了,耳朵又不灵了,“宿命通”也不准了,会随着轮转的过程漏掉。

    一旦证得阿罗汉, “漏尽”就不可能有漏了。就好像漏斗已经补上了,这个水,两升就两升,三升就三升,不会漏掉。

    (2)习气

    阿罗汉虽然证果了,已经断除了烦恼的种子,但是习气还在。所谓习气就是惯性,车子刹车,可是因为惯性,还要往前冲。我们看到五百罗汉也好、十八罗汉也好、一百零八罗汉也好,抠脚的抠脚,掏耳朵的掏耳朵,伸胳膊的伸胳膊,剔牙的剔牙,干什么的都有,这也是一种习气相。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里就问到:“阿罗汉为什么证了圣果,还是习气难除呢?”打了个比喻,“譬如久锁脚人,卒得解脱,行时虽无有锁,犹有习气”。比如拿脚镣把一个人锁在固定的地方,不让他到处走。有一天把锁打开了,但是他还以为有那个锁。

    还有一个比喻,“如乳母衣,久故垢着,虽以淳灰净浣,虽无有垢,垢气犹在”。小孩吃奶,衣服上都是奶的味道,用淳灰除这个乳味,淳灰有点像香皂、肥皂一样,洗完之后还能闻到奶的味道。

    “如是习气,诸余贤圣,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如难陀淫欲习故,虽得阿罗汉道,于男女大众中坐,眼先视女众,而与言语说法”,难陀淫欲心比较重,虽然证得阿罗汉果,但是他讲法时——讲法是男众、女众分开,一边是男众,一边是女众,因为习气还在,他讲法之前先看一遍女的,先跟女的说一通话,然后才开始讲,这就是习气。

    “如舍利弗瞋习故,闻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即便吐食,终不复受请”,舍利弗有一个习气,爱发火,脾气很大。有一次佛说他吃了别人供养的不净食,他当下就把吃的东西吐出来,这辈子再也不接受别人供养食物给他了。气性多大啊!

    还有一个瞋习特别大的,特别爱发火的,摩诃迦叶,就是大迦叶。

    还有一个阿罗汉,他喜欢玩,因为前世是猴子,这一世经常从这个梁跳到那个梁,从这个亭子跳到那个亭子。

    还有一个,憍梵波提,他吃饭的时候,人家都吃完了,他突然把吃下的东西又涌上来嚼一遍,然后又吞下去。因为他前世是一头牛,有反嚼的习气。

    还有一个,叫毕陵伽婆蹉,他前世喜欢给人起外号,虽然证得阿罗汉果,他每次过一条河,河有河神,他管这个小河神叫婢女,很瞧不起。河神很不高兴,告状告到释迦牟尼佛那去了,“你这个弟子太不礼貌了,老叫我小婢女,教训教训他,别让他叫了”。佛就把他呵斥了一顿:“去给河神道个歉,以后不要叫了。”他就去了:“对不起啊,小婢女。” 

    (3)教法

    四谛

    阿罗汉修习四谛。“谛”就是真谛意思。所谓“真谛”,就是真实不虚、不假。四谛指“苦、集、灭、道”。

    “苦”,这个世界是苦的,只要来到这个世间就是苦的。“集”,苦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苦的来由是什么?“灭”,就是灭除。前面是分析现象,后面是解决问题。“灭”,就是要灭除这种苦。“道”就是灭除的方法。

    苦谛

    “苦”就很多了,佛教里有各种分类,三苦、五苦、八苦等等。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什么意思呢?本身就是苦。比如有人要揍你一顿,苦不苦?这叫苦苦。

    “坏苦”,就像请你吃一顿特别好吃的,吃的时候特别开心,这是乐对吧?吃了之后就老想吃,想吃的时候没有吃了,就倍受折磨。以前的快乐消失了、不在了、离开了,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反差。坏了产生的苦,乐的本身会带着苦。再举个例子,比如走路,走了很久,累得不行了,总算有个地方可以坐了。坐下了就觉得特别快乐。如果一直坐二十四小时,就不觉得乐了,当时的乐就变成苦了。乐会坏的,世间所有事都这样。

    “行苦”,与前两种不同,一种是表面是苦的,还有一种表面是乐的。行苦的表面既不苦也不乐,但是有一种空虚感、无聊感、彷徨感。就像鲁迅文章里说的“这寂寞又一天一天地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其实这种行苦是蛮折磨人的,也是蛮普遍的,无聊、空虚的人很多。这种苦有时候不亚于前边两种。

    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

    五苦,就是把八苦前面的生老病死合并了。

    “生”,我们觉得“生”是很高兴的事,家里生了孩子,那是欢天喜地的。可是对于当事者来说,是要忍受巨苦的。在佛经上描述,从产道里出来,就好像一个人被夹在两座大山之间。刚出生就有风刀,风吹过来就像刀解体一样,就像刀插在身上一样,只是我们都忘了。包括在肚子里的十个月,也是有痛苦的。在娘胎里,母亲喝一杯热水,我们就烫得不行;吃个冰棍下去,就冻得不行。所以,信佛就是信佛讲的话,佛说有刀风,就有刀风的。

    老病不用说了,我们可以亲身体会。

    死苦,如果佛不说,我们也不知道,只是看到表面。经上有一个形容,叫“生龟剥壳”。一个活的乌龟,肉跟壳是连着的,壳硬生生被剥下来,就像那么痛苦。

    往生是不经历这个过程的。往生的过程就像现在坐着的时候走了个神儿,一刹那就走了。一般人的死亡要经历四大分离,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身体,跟我们的神识是配合在一起的,神识跟身体已经融合得非常紧,就像龟的壳跟肉一样连成一体了,生生把它剥离开,那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每一个死的人都会受到。

    “中阴身”,神识完全出来了。比如一个人身高一米七,脱离之后进入中阴身,那只有七分之一,或者是九分之一了。在下次投胎之间,个子矮了,变成五岁时那个样子。可以到处飘飞,不受有形的障碍。但也很悲哀,因为不能接受自己已经死了。一照镜子,发现镜子里没有自己的影子,才知道自己死了。

    一般来说,普通的人死后,多半在四十九天之内没有任何力量,完全被业力牵着,没有自主选择权。并且会出现很多幻相,突然感觉很冷,突然看见山洞在生火,感到很温暖,一下就进去了。进去之后才发现到驴胎或者者马腹里了,无法控制自己。中阴身不一定是越来越冷,也有越来越热的,下一世要下到地狱去火烧,或是放到油锅炸,就感觉很热。

    中阴身是神识在特别情况下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中”,就是前一个生命跟下一个生命形态中间的一段。佛教为什么比较提倡在一个人去世之后,四十九天之内为他做各种佛事,做功德、放生、印经等?因为对亡者来说,这是升沉的关键阶段,要升或者降,就在这期间很起作用。那个时候为他念佛,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这时耳朵非常敏锐,在几千公里之外喊他的名字,一刹那就听得到。亡者对自己的名字是非常敏感的,他认为那个名字还是他自己。我们助念的时候,要反复不断地、频频地提他的名字,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中阴身还能往生吗?当然可以。比如中阴身出来之后,正在溜达,正在那玩儿,看到有人正念佛,或者听到有人说极乐世界,他想:“有极乐世界,我也要去。”他念佛就能去,“呼”地一下,说往生当下就往生。因为没有形体的阻碍,没有肉身的阻碍,想去当下就去。超度也就是这个原理。

    有人说“度活人不好度,度死的好度”,就是讲中阴身的时候。活着的时候,跟他讲念佛能往生西方,他一根筋地反对;在中阴身的时候,他就真的相信,“真的有六道轮回,真的有来世”。

    别的苦就不讲了,大家慢慢体会。比如怨憎会,明明关系很不好的人,偏偏又遇到;爱别离,关系很好、很亲密的,又得离开。

    断惑证真

    还有一种“断惑证真”,就是阿罗汉修行这个次第。很多人称阿罗汉是“真人”,道家很多词都是借用佛教,当然佛教也有引用道家的。“惑”是惑业的意思。惑有两种,每个人都有,否则我们不会在这儿,只不过佛教把它分得非常细。

    一种是见惑,一种是思惑。这两种都是疑惑,疑而不决。所谓“见惑”,就是一个人在理念上、观念上、思想上的疑惑。“思惑”是在事相上。换句话说,见惑是在理上去分辨;思惑是在事上,就是这方面的惑业已经成为性格、人格、灵魂的一部分,不是一个单独的知见问题。

    比如贪、瞋、痴、慢、疑这五种,就是思惑的内容。贪就是贪心,瞋就是瞋心,痴就是愚痴,慢就是很傲慢,疑就是怀疑心很重。要断这几种惑可不容易,初果断见惑如断四十里瀑流,四十里宽的瀑布,要把它当下给截断,这可不容易。

    见惑有五种,人类在知见上有五种错误的观念: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

    “身见”好理解,就是很执著身体,认为身体是自己。按实相来说,身体并不是你,谁说这个身体就是你?你就是这个身体吗?把胳膊砍下来,你不就少了十二分之一、十分之一?这就是佛在世的时候,跟弟子的一个论辩。当然,我们习惯于这样认为。在所有的知见上,这是一种最根本的错误观念。

    身见重的人很看重自己的身体,买各种营养品,照顾得可好了。只要有一点问题就会想:“我是不是得绝症了?”身见比较轻的人怎么都行,死了就死了,残疾就残疾。但是普遍来说,人的身见都很重。比如说人跟人交往的时候,常说“注意健康、注意平安”,都把这个摆在前面,这就反应了人的身见根深蒂固。

    佛就不这样,佛前世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有一个人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那首偈子一共四句,后两句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可这个人后两句不念了。释迦牟尼佛很着急地等着下一句,那个人就说:“你要我告诉你也可以,但你要在你身上挖窟窿,点上油灯,一千个,全身燃灯,我就告诉你。”佛二话不说,拿起刀,就把全身弄得像马蜂窝一样,放上油灯,然后就得了后半偈。这就是很有名的舍身求法的一个公案。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的时候,类似的故事就太多太多了,他认为真理比身体更重要。

    “边见”,就是人的两极观念,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长即短。人就是这种思维习惯了,不是常见就是断见,不是断见就是常见。

    “邪见”,以为世间没有因果,而说恶亦不足畏、善亦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

     “见取见”,认为自己的见解很正确,永远正确,比谁都正确。人很难对自己的东西产生怀疑,永远都是觉得自己对。这个知见是我的,我取它作为真理。世间为什么这么多是非?都是以自为是、以他为非才造成是非的。

    “戒取见”,这个事修行上才有,普通是没有的。在修行的过程中,本来某种修持跟证道、证果没有关系,甚至是相违背的,但是他取之作为真理,作为正确的知见,这就是戒取见。举个例子,有一些人修一种外道,每年到那一天的时候,所有人都拿着皮鞭聚会在一块,自己抽自己的后背,流的血越多越好,越容易证果。这就是典型的戒取见。其实从古至今数不胜数,很多很多,奇奇怪怪的。

    如果把这几种见惑,还有那几种思惑,全部都断完,就证了阿罗汉果。

    2.缘觉

    缘觉是介于大乘与小乘之间的圣者。缘觉跟声闻不一样,佛在世的时候,如果他在世证果,就叫缘觉;如果佛不在世,他就叫独觉。独觉这种人的根机非常好,非常利,属于无师自通。他可能看到一片树叶,在秋天的时候掉下来,就能体悟到那种境界,非常地敏锐。他们就是通过很普通的一个外缘,就证得果位,就是辟支佛。他认为自己成佛了,不认为在这样的境界之外还有更高的境界,实际上是小乘佛,不是真正的成佛。

    独觉跟缘觉是一样的,只是过程不一样,区别在于佛出世或是佛不出世。佛不出世时候的圣人,最高的也就是他了。

    十二因缘

    缘觉修习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是哪些因缘呢?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就像一个链条,一环套一环的,起点也是终点,终点也是起点。死了之后,又继续这个过程,产生很多无明。

    “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一切烦恼之根源。

    “行”,依无明所造的善恶行为。

    “识”,就是神识。

    “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就是在胎中,胎相初成,介于神识跟眼耳鼻舌身意之间的过程。

    “六入”,即胎中六根逐渐完备。

    一个人出胎之后,接触到世间的东西,六根对六尘,就是“触”。

    有触就有“受”,外界的东西触动到内心,然后就接受。

    受的过程中,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排斥不喜欢的、讨厌的,这就是“受缘爱”。

    “爱缘取”,他喜爱的东西就拿过来,不断贪求,不断地取。

    “有”就是造业,在这个过程之中造业无数,因为贪心作为主导。

    造业的过程又“生”,投胎出生;再“老病死”。

    这是人一直在六道里轮回,始终打不断的一个链条,死循环。

    宗道法师讲于2017年9月  善导书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石竹:💐💐💐🙏🙏🙏

      本文标题: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gq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