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不是解决有偿补课的良策
关于有偿补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下发了各种文件。文件并没有阻止有偿补课,而是让有偿补课更加的隐蔽化。即使出台让家长们监督老师的有偿补课,也不能够真正的阻断有偿补课。用简单的文件制止有偿补课,治标不治本。现在市场上的有偿补课,分为考试科目的有偿补课和艺术类的有偿补课。教育行政部门更多地关注在考试科目的有偿补课。这类有偿补课家长的意见比较大,但是这部分是家长最迫切需要的。很多的家长一方面喊着取消有偿补课,一方面去让孩子参加有偿补课。而艺术类的有偿补课,无论是从家长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是睁一只闭一眼。
有偿补课的存在原因有很多种:首先,家长的推波助澜。家长对于有偿补课最反感,也是最支持的。家长内心渴望老师给自己的孩子补课,又不希望收取费用。家长心中很清楚,竞争激烈的升学压力,让每一个家长都各显神通。补课是家长能够为孩子做的办法之一。家长希望通过补课,让孩子实现弯道超越。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找到一个好的老师去补课。家长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补习,一方面希望禁止有偿补课,以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其次,单一的考试制度。从孩子进入学校之后,就意味着选择了竞争。无论从一年级还是大学,所有考试是一种竞争。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各显神通。没有第二条可以选择的道路。如果考试制度不改变,有偿补课是禁止不了。没有人愿意输,更没有家长让孩子输。虽然很多的补课对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家长不去考虑这些,只需让孩子参加补课。不可也许就是家长获得心理安慰一种方式吧。最后,家长对于教育资源的需求和学校提供的优质资源之间不能够匹配。每一个家长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这样,导致家长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解决有偿补课的办法可以是:首先,家长要有正确的孩子观,成才观,正确的认识补课。抚养孩子的目的不是竞争,不是考大学,不是有一份好工作,而是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培养成一个幸福的人。成绩不是合格公民和幸福的人的必备条件。成才不一定是非要考上好大学,而是让每一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孩子不是家长某个愿望的继续完成者,而是实现孩子自身的价值。其次,改变考试的评价制度。这个有点难度。还是从家长层面,正确认识考试的分流作用。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考上学,而是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考试的评价制度应该多元化,不限于选拨。最后,学校尽可能的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让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能够有信心。当家长的需求满足之后,就能够正确面对补课。
不是所有人适合补课,但是有偿补课一定存在,因为有偿补课有其存在的家长和需求空间。有偿补课不可能消灭,只能合理的引导,让有偿补课有序化和合理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