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先勇细说红楼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曹雪芹架构了一个神话,由超现实引领,进入写实。这本书最大的特点之一,或说它奇妙之处,就是神话与人间、形而上与形而下,可以来来去去,来去自如,读者不觉得奇怪,好像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真有这么回事,然后一降回到人间,贾母、王熙凤、宝玉、黛玉……也觉得是真有其人。它的神话架构笼罩全书,具有重要的象征性,也给予写作极大的支撑与自由。”
在第一回里,神话开始,紧接寓言。那我们就从神话开始读起:
女娲炼石补天济世,共炼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用于补天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一块未用,留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青梗便是情根,补天无用,自谓落墜情根)此石自经修炼之后,灵性已通。
一日,一僧一道说说笑笑来到峰下,坐于石边,高谈阔论,先说神幻之事,再说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后,便请僧道携它入红尘,在富贵场中温柔乡里享受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
僧道告诉顽石红尘乐事“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到头一梦,万境皆空。不如不去。经顽石再三央求,僧道便念幻术,将这块大石头变成了扇坠般大小可佩可拿的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到那昌明盛世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了。
经几世几劫后,一空空道人经过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见大石头上字迹分明,编续历历,故事无朝代年纪,地舆绑国考证,不干涉时事,便抄录下来,送给悼红轩里面的曹雪芹先生,经曹雪芹先生批阅十载,删减五次,攥成目录,分出章回,写此成了《红楼梦》。
曹雪芹先生写完这本书,自己说: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寓言即出,故事将要开始:
一、三生石上旧精魂,借梦说神话
在姑苏城,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用名字托言,将真事隐去)是姑苏城一个小康人家,甄士隐不喜功名,却是神仙一流人品,娶妻封氏,幸福美满,有一事不足,年过半百,膝下无儿,有个可爱的3岁女儿名叫英莲。(英莲:应怜)
一日甄士隐,在书房扶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听见一僧一道边走边谈天。
借梦说了一个很重要的神话:
在那三生石畔灵河旁边,有一株绛珠仙草,需要灌溉,否则不能活。神瑛侍者就用灵河的水灌溉绛珠仙草,久而化成了人形,化成一个女体,变成绛珠仙子了。绛珠仙子终日游离在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蜜青果吃不得,吃下去都是“情”,是秘情果。她喝愁海的水,有多少情愁)。因为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她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知道神瑛侍者要下凡了,这便是人世间的贾宝玉。她便跟去,用眼泪来报答恩情。这就是人世间的林黛玉,爱哭,以泪还报,泪尽人亡。这个神话,也就是后来这本书中男女主角的一段神话。
甄士隐上前想一问究竟,此时已到一大石牌坊,乃是“太虚幻境”,两边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甄士隐想跟着僧道一同过去,此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醒来,此时已忘了大半。
二、寓言上演,假语村言:
醒来后的甄士隐便看见在园中的女儿,于是抱起女儿带至街前,看热闹去了,回来后刚要进家门,这时只见那边又来了一僧一道,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到他门前,看见甄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向甄士隐说道:“你把这有命无运,累计爹娘之物,抱在怀中作甚?”甄士隐听了只当是风言风语,便要将女儿抱进去,这时那僧对他大笑,念出四句诗来: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说毕,二人一去无踪影。
身处世的人们怎么能猜透,看透,将要发生的一切呢?不经世事,如醍醐灌顶,人生就是这样的无常。接下来贾雨村就要登场了。
甄士隐回到家中,看见寄驻在葫芦庙以卖画为生的穷书生贾雨村,表字时飞,别号雨村,(雨村者,村言粗语,演出一段假话也)在此,便与他在书房闲谈,这时,家人来报,严老爷来拜,(严老爷:炎也,火将至矣)甄士隐离开,留贾雨村一人在书房。
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鬓,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朗,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那甄家丫环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宽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得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缕,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无甚机会。” 如此想,不免又回头两次。
雨村见她回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禁,这个女孩多看他几次,他就觉得一定是对自己有意思。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也。一时小童进来,听得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雨村就走了。
此丫鬟名为娇杏,乃侥幸也。
今天中秋,刚好是团圆节,甄士隐想到贾雨村寄住在庙里面,没有家,便邀贾雨村去喝酒。酒后两个人高兴起来,带着七八分酒意,贾雨村又讲诗、写诗,特别高兴,喝了酒一直作诗,也在透露他内心希望的东西。他要进京赶考,没有路费,甄士隐也听懂了, 便送了五十两白银给贾雨村,当天贾雨村就走了。
三、祸起,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甄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霍启”,是“祸起”;“英莲”,是“应怜”,都是谐音。
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甄士隐夫妇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
这是第一个灾难,第二个灾难接踵而至。
又到了三月十五日,他们家旁边,贾雨村借住的那个葫芦庙,因为炸供(用大油锅来炸供品)一不小心,油锅火逸,就烧着了窗纸。甄士隐家就被烧成了一片瓦砾场。
女儿走丢,家里失火,最后只能到乡下栖身。他们算是乡绅,有一些田地租给佃农的。可是,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甄士隐只好把田地都折变了,携了妻子和两个丫环投他的岳丈家去。
岳丈名唤封肃,(封肃,风俗也)每次见面时,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一味好吃懒做等语。封肃讥讽他,嘲笑他,说尽难听的话。
一天,甄士隐拿了一根拐杖,本想到街前随便走走,散散心,此时跛足道人又来了。
四、又遇跛足道人,一首好了歌的顿悟:
只听那道人口内念着几句言词: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了,就跑过来说,你唱什么东西?我只听到两个字:“好”、“了”。那道人就笑了说:“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明白。可知世人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甄士隐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跛足道人说:“你解,你解!”
甄士隐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辗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人生就像是一个大舞台,一个人唱完下来,第二个人上去唱,唱完又一鞠躬下台,又换个人上去唱,“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然后“反认他乡是故乡”。
这就像我们所在的职场,有人辞职,有人入职,不管你是什么职位,你离开了公司依然运转,你走了,依然会有人接替你,你以为公司不能没有你,同事离不开你,只是你把他乡认故乡而已。
更像人生,今天有人出生,同时也有人死去,不是你想要就可以拥有,不是你想留就可以留下,世事轮回,起起伏伏,人生如梦,只等梦醒。
所以,一切好像都靠不住,就像这葫芦庙的一把大火,全部烧掉一样。
不要把自己看的那么轻,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
就像这好了歌,等着你开悟的那一天,就会都明白了。
甄士隐开悟了,所以随着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第一回从神话到寓言,从小人物开始,普通人家起伏变动,来暗示贾府的未来。
人生就是起起伏伏,下一回故事将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