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
你口中的知识付费,只不过是一晌贪欢的嫖资罢了

你口中的知识付费,只不过是一晌贪欢的嫖资罢了

作者: 产品蔡老板 | 来源:发表于2017-03-12 22:05 被阅读1690次

2016年可谓是知识付费类产品的春天,知识付费类产品获得了大片关注度,市场上陆续推出喜马拉雅,得到,分答,知乎live等等知识付费的产品。很多原创内容的输出者也获得产业红利,实现了知识的变现。

马化腾在朋友圈下的评论“正加快上线微信公众号付费订阅” ,是否标示着2017年知识经济会迎来腾飞,不得而知,但是知识经济已然成为风口产业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1.当免费泛滥的时候,付费成为必然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互联网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起到了连接人与信息的作用。过去互联网的商业逻辑是打出“免费”的口号,以此吸引大量用户。在知识共享领域,更多的是网民主动进行知识互动和知识上传,在这种免费场景的背后,知识变现成为一种难题,整个互联网呈现低水平竞争的状态,持续的价格战让整个互联网生态坠入陷阱,并产生一种恶性循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知识共享得到了空前升级与迭代。根据易观的报道,在知识共享领域,经历了静态知识获取1.0与动态知识更新2.0后,在知识冗余与粉丝经济的双重作用下,进入付费问答与订阅的知识共享3.0阶段。 在信息冗余与时间碎片化的背景下,分答的付费问答模式、 得到的付费订阅模式以及喜马拉雅平台上的付费收听模式都为用户提供了知识交换、 自由讨论和提升知识储备的崭新渠道。 知识共享平台超越传统的百科、 社区形态,呈现出多样化与专业性共存的特征。

我们简单看看两个风云产品的数据。

首先我们看看喜马拉雅。据12月3日喜马拉雅FM公开表示,123知识节上喜马拉雅平台当天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其中马东领衔的《好好说话》以单日销售额555万元夺冠,喜马拉雅App跃居AppStore畅销排行榜Top5,到2016年10月为止喜马拉雅FM用户激活量突破3亿,认证主播数量超过10万,入驻媒体超过200家,市场占有率则达到了70%。

再聊聊罗辑思维的产品。“得到”App自2016年5月上线以来,目前已经有超过560万的注册用户,日均活跃用户超过45万人,其中接近200万成为了消费内容产品的付费用户。其拳头产品付费订阅专栏产品上线9个月以来,共售出144万份。一年需付费199元收听的《李翔商业内参》、《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老浦识字》、《雪枫音乐会》等一批精品内容单品销售流水已达到千万量级。

按照罗胖的观点,随着消费升级,一切商业竞争在于用户时间的争夺,用户每天就24小时,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海洋,用户愿意花更少的时间看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付费成为了一种可能。

当然,罗胖的思维一直比较超前,那我们看看消费者是否愿意去为知识买单。

根据企鹅智库的调查,从消费者对于知识有偿分享的态度来看,超过四成网友认为“是趋势,有价值的内容本来就应该付费”,持消极态度和观望态度的持平——有25.5%的网友并不看好,认为有忽悠和炒作成分,25.2%的网友表示知识作为产品不好定价。认为和自己无关的网友不到一成。

在免费泛滥的情况下,付费成为了必然,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知识传播的市场化似乎是一个必然趋势。人们从免得获得知识到愿意为知识付费,这是意识上的转变也是行为上的突破。但是再进一步思考一下,知识付费,真的有那么远大的前景么?

2.你口中的知识付费,只不过是一晌贪欢的嫖资罢了


目前的所谓知识付费,还是狭义上的知识付费,广义上来说,自己买书看,上大学的课程都是知识付费的内容,而我们这次讨论的知识付费,是狭义上的媒体们炒作的经济时代的付费经济。

而这部分付费的知识,显然是二次加工过的碎片化知识。你在学这些知识的时候,看起来你充分利用了地铁公交的时间,上厕所的时间,提高了时间利用率,但是实际上都没有进行完全的转化进你的大脑变成你的知识储备,中间缺少了思考的过程。

上图的学习金字塔大家应该不陌生,明确和大家说吧,各位所谓的抓紧上厕所和地铁时间学习,其实就是被动学习中最low的那个,大脑的转化率自然变低,更不要说别人二手转化的知识到底是知识和糟粕了。

那些让你感觉醍醐灌顶的金句,你又记下来了几个?那些看似牛逼哄哄的结论,实际上你又用到了哪些?你敢不敢把上个礼拜听过的内容再拿出来和大家复述一遍,禁得起大家的讨论和质疑?

所以,你口中的知识付费,不过是一晌贪欢的嫖资罢了,浪的时候是爽到了,钱也交出去了,实际上你真的获得幸福了么?就像吃油炸食品,吃的好爽也很饱,实际上对身体一点营养都没有。所以,你在所谓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中,你过目就忘,却听得很爽,只是给你讲课的人很牛逼,并不代表你听到的信息已经被大脑吸收了。

你那么懒,天天下班回家就知道刷剧刷综艺,书一年都看不了几本,你以为每天打开打开喜马拉雅,得到APP你就可以成功了?可以引领潮流了?是的,我们都渴望成功,渴望成为大咖,初心是好的,但是别被某些人利用了还在给他数钱。

知识付费的狂热拥趸们,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段子:

如果你用小米手机,穿凡客T恤,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在家看耶鲁大学公开课,知乎果壳关注无数,互联网的一些事每日必读,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肉夹馍只吃西少爷,约朋友得去雕爷牛腩,喜欢Kindle胜过iPad。若上述条件都符合,那你在北京应该还在每天乘地铁。

3.思考,既然你说付费知识没哈卵用,那为何如此火爆?


同样是企鹅智库的一项调查数据,作为一个自命清高的读书人,我看的是心惊肉跳。

从消费者的付费内容偏好来看,“能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识和经验”最被认可,有63.3%的人有意愿付费。其次是职业与学业的发展建议,达到将近四成的付费意愿。对比其他选项,这两项属于更具有“功利性”的知识,或者说更具“投资性”的知识——人们希望能够在获得后为自己的工作或者学习带来更大收益。而这种知识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比较高,在“知识经济”的市场上更为稀缺,获取成本比较高。其他的内容,如兴趣爱好、生活技巧、方案定制等基本上是非功利的知识。

因此,从上面数据看出,在这样一个生活成本与日俱增,幸福指数越来越低的年代,大家对知识的心态是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功利的边缘必将存在商业模式,因此,新一代的知识付费模型兴起。

你是职场小白,你对现状不满意,于是这就是需求啊,而且你是急着要满足这个需求,你急着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因此,会有人告诉你,你知道你迷茫的原因是什么麽?你知道为什么同样毕业5年,你和你同学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么?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成功,没能赶上一个风口走上人生巅峰么?因为你读的书不够,你没有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所以你认知没有升级,没有高储备就没有高认知,没有高认知就没有高格局,没有高格局就没有人生巅峰。

所以,你可以没读过很多书,只要你求知上进,我们就有办法,而且有捷径呦,你不喜欢看书,某老师每周给你拆一本书,你只要每年花199元每天只要花5毛钱就能购买通往财富自由的道路,只要每天听10分钟,就能听到专家对时事商业的解读,只要你经过这些积累,你就能成为你理想世界里的你。

所以,目前的所谓知识付费,本质上还是抓住了广大白领阶级的焦虑和浮躁心态,制造知识恐慌,提供追求知识的自我满足感,积极上进的成就麻痹感以及知识青年的社会认同感,让你觉得你掌握了知识,实际上只是一种幻觉,而真正实际的知识和技能,也许仅仅是空中楼阁。

乍一听起来,怎么像多年前的陈安之们?是的,相同的套路,不一样的包装罢了,反正总有人交智商税。

4.面对知识付费,我们该怎么办?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同样是知识付费,就看我们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去面对了。我从来不排斥运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但是学习是要带脑子学习的,千万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

你可以订阅得到专栏,你可以付费喜马拉雅上的节目,你可以天天在知乎live一逛就是一天,但是在接受这些新知识之前,能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先去进行预先的学习,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听别人的课,听完一遍后,把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迷惑的地方记录下来,百度一下,去深度思考这样问题下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有机会可以拿到社群里和大家一起讨论,千万不要认为大V说的是啥就是啥。

我也订阅了得到APP上不少的栏目,每天地铁上我都会去听,李翔每天分享的商业新闻和思考,我会把我感兴趣的记录下来,然后利用闲暇之余去搜集相关的材料,也会去知乎上搜寻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和看法,在我脑中会进行重新加工和思考,很多问题我就会得出和李翔不同视角下的看法。

上文中,我提到了一点,没有高储备就没有高认知,没有高认知就没有高格局,能和牛人进行对话,能充分理解这些大咖深层次的想法,你一定要系统化的高量知识储备,这是我多年接触牛人最有心得的体会,如果有一天,有个大咖坐在你面前和你喝咖啡聊天,你能进行高质量的聊天么?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建议大家还是多抽点时间看看书,书是比较系统的记录作者的想法和观点,读完一本书后的深度思考,就会决定你知识储备的高和低。罗胖,樊登这些人有些推荐的书还是挺经典,挺不错的。

知识经济时代,我更害怕的是,如果大家都这么浮躁的去听牛人加工的二手知识,那么如果这些牛人全部离开了这个世界以后,谁来负责将经典传承呢?如果我们给后辈讲述的是再次加工的三手知识,四手知识,那未来是多么的可怕。

注:上文部分数据和观点源自易观和企鹅智库的研究报告,侵删。

大城小胖,互联网金融高级产品经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者,坚持从商业,人性,数据三维一体审视互联网。

相关文章

  • 你口中的知识付费,只不过是一晌贪欢的嫖资罢了

    2016年可谓是知识付费类产品的春天,知识付费类产品获得了大片关注度,市场上陆续推出喜马拉雅,得到,分答,知乎li...

  • 2017-10-24

    生来就为冷漠 哪有那么多非你不可 这一幕幕回忆 不过是一晌贪欢罢了

  • 菩提和木鱼

    把玩俗世的菩提 敲响了寂寂无声的木鱼 刹那的交集 不过是一晌贪欢罢了 像惊艳了寒夜的那场漫天飞雪 美得让心颤栗 一...

  • 一晌贪欢

    手中的碳素笔在一张合照上划下浓墨重彩的最后一笔,将一张年轻的脸涂抹的面目全非。 一晌贪欢。 这是一个很风流的词。带...

  • 一晌贪欢

    一 “新郎官,准备好了没?”张超打开衣帽间,一把将王斌拉了出来。一头利落清爽的短发搭配着笔直帅挺的西装,王斌看着镜...

  • 一晌贪欢

    01. 我知道今天是你的生日,我还是如往常一样,为你熬到这个时辰。 从2017年开始,这一切变得不一样。 往常我会...

  • 一晌贪欢

    我们天生喜欢更简单、更美好、更容易的事。 昨晚因为误机,既抢不到票,又发现明天也没有前往杭州或义乌的合适航班。倍受...

  • 一晌贪欢

    不知不觉又是春天了,我像个冬眠已久的昆虫,感应到了春的气息,自然醒来。趴在洞口,看着这春寒料峭,想着那春光无限。 ...

  • 一晌贪欢

    在遇见你以前我是个诗人 看见早上拥挤的三号线 我会写你身边的路人甲也许是别人拼了命也想见的某某某 看见野猫戒备慵懒...

  • 一晌贪欢

    最近在听单老爷子的评书《薛家将》,前半部征西是薛丁山的收妻史。打一场,打不过,人家姑娘看上他了。再打一场,还打不过...

网友评论

  • 从魏如此悦耳:我认为自从人类有了书本,就已经为知识付费了。你提的问题实在没什么心意,看似有新其实也是老梗。多少人买书是为看的。买了等于拥有这已经是几千年的事了。
    从魏如此悦耳: @有蛟龙处斩蛟龙 版权费要钱,纸就不要钱了嘛?
    古代写书的人都是穷鬼,但出版社可不是慈善机构。
    从魏如此悦耳: @乌合之众们 你怎么不去了解纸是怎么来的?天上掉下来的吗?还版权。书一出来就尼玛有版权了嘛?还有呵呵nmgb。别尼玛挑战一个人的下限。
    那些年我叫吕洞宾:@乌合之众们 呵呵。有书本就是付费知识?去了解了解版权怎么来的吧。
  • Pehd:我是比较支持知识付费的,不过我一般都是花在一些在线视频课程上,毕竟有些实战性的东西,光靠书本确实不行,对于我这种刚工作不久的来说
  • cb7999d89255:观点独到,一针见血!
  • 潘_安:为啥你还开着赞赏
    那些年我叫吕洞宾:@潘_安 两码事
  • 726a0b7e7ced:🌝🌝喜欢看观念冲突之后大家的反应
  • AQ王浩:作者的文字映射出的观点,其实老生常谈,就是要经常思考,经常练习,我是非常赞同的。
    阅读,视听,是输入,写作,思考,讨论,是输出。
    只有输入,没有输出,那一定是知识的胖子。
    有一句话来形容这类人“知道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从魏如此悦耳: @清水大王 然而他一点也没做到。
    产品蔡老板:点赞,但是很多人还是因为陷在惰性和麻痹中,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 Whale7:楼主有点标题党了,我理解的楼主要表达的是我们不应该为知识付费而付费,而应该是注意我们的学习方式,不是你付费了那就是你的知识了,多思考,多实践,多方面去理解看待这个问题。
    产品蔡老板:@Whale7 深懂我心:smile:
  • 雨天_7:我买了不少lz所谓的付费知识了,花了几千块了。
    所有付费的日课,无一例外的都会强调践行的重要性,并且会带领大家在留言去做践行和总结。

    最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这些付费知识的留言评论的质量远远高于免费的,这估计就和众多商学院会收很贵的学费的原理一样,是用付费的方式将高质量用户甄别出来了
    从魏如此悦耳: @大城小胖Chris 多么的打脸啊,一个因骂了你SB的人,你却拒绝沟通,还说自己是靠沟通获取知识。
    产品蔡老板:@williamnet 点赞,其实我觉得有时候这样引导下建立的社群带给人的影响比所谓的课程更加受用,通过和别人沟通讨论输出,其中就会有思考吸收的过程。PS 标题党只是写文的小伎俩,希望你们不要打我:smile::smile::smile:
  • 烛夜游:认同。
    产品蔡老板:@烛夜游 :smile:
  • 3c86e343c934:赞同作者,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情况下,我们购买了付费知识类产品,如果不去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实是一种欺骗自己的自我安慰,总觉得我还在紧随时代学习,但是实为掩耳盗铃罢了
    3c86e343c934:@大城小胖Chris ☺
    产品蔡老板:@张阿嫣 就是这样的道理:smile:
  • 小事回收站:顺便请教下大神,除了企鹅、艾瑞、国家数据库外,还有哪些数据网站比较好?还有,我听说易观的数据,有很多水分,专业度不够...
    小事回收站:@大城小胖Chris 谢谢~
    产品蔡老板:@小事回收站 199it这个网站上有很多链接到权威网站的页面,可以参考一下
  • 渔子木:我朋友也有跟我推荐这种付费的APP,不过我并不喜欢,喜欢的是捧着一本书细度,有思考有不惑,有一种孤独中自我享受的感觉,挺好的!但并不排斥付费的知识,只是觉得这种方式并不适合现阶段的我,找到自己喜欢的提升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产品蔡老板:@渔子木 点赞:+1:
  • 班蹄子:很同意楼主观点,谢谢分享。
    产品蔡老板:@大抱抱 :smile:
  • 清凉淡薄:这个时代把人逼的,好好的一篇文章必须顶着夸张的标题。重点在后面。
    清凉淡薄: @大城小胖Chris 理解你的被逼无奈,
    产品蔡老板:@清凉淡薄 哈哈哈,我取这样的标题,你会打我麽
  • 6faef730638b:没有评论的资格
  • _寒鸦:对于知识的付费是重要的, 我很赞同 @从魏如此悦耳 这位的看法, 知识是给寻找知识的人的, 不是给需要知的人的,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也造就了付费知识的必然性
    _寒鸦:@大城小胖Chris 并不,,:cry::cry::cry::cry::cry:
    产品蔡老板:@_寒鸦 哈哈,标题党,你会打我麽:smile:
    _寒鸦:而观您的文章也不是不支持知识付费, 但就不免标题党的嫌疑. 学习就是要沉下心来学的, 这是所有的长辈都会告诫的话.
  • 杨早早i:很好!我们真的太急了!
    产品蔡老板:@杨早早i :smile:
  • 点依:同意,这个时代太过于浮躁。要真的静下来太难了
  • 二八一石榴:就像大部分准备参加考试的人,买了最新的各种版本的辅导书安慰自己努力学习,实际却从未真正看完一本。
    产品蔡老板:@二八一石榴 对滴
  • 那些年我叫吕洞宾:有些书我之所以买实体书原因在于。书可能过于枯燥我没有耐心看完。 转而购买实体书籍对自己进行的一种绑架。 钱都花了。不看看?:smile::smile::smile:
    产品蔡老板:@有蛟龙处斩蛟龙 哈哈,这样也行?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看纸质书的感觉:smile:
  • 那些年我叫吕洞宾:哈哈。内容太啰嗦不看。顶标题。 赞同:smile:
  • 从魏如此悦耳:请问你的小学课本唐诗数学数理化,初中的知识又记住多少?
    既然他们都没用学校为何教呢!
    道理如此浅显你不明白实在是SB。
    知识是给寻找知识的人的。
    不是给需要知的人的。
    对不起您了马列主义都是经过加工的。您还妄图学到最初的知识。呵呵
    从魏如此悦耳: @大城小胖Chris
    一句sb就是人身攻击了。呵呵
    如今的人就那么的玻璃心吗?
    有知识的人不是应该更坚强吗?
    你说我攻击你,骂你难道不是更应该感谢我骂你吗?
    哦原来你只是一个愿意听马屁之流的人。
    产品蔡老板:@唐僧洗头哎飘柔 我一般都无视这样的人的,允许不同的意见,但是人身攻击就不对了
    cafb3ae548dd:@从魏如此悦耳 素质啊,就算不认同楼主的看法,可以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你这种评论只能让别人认为你是这些人的水军,亦或是素质低下

本文标题:你口中的知识付费,只不过是一晌贪欢的嫖资罢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px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