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插曲
这篇文章本来昨天发出的,但因保存丧失了一半,搁置一天,第二天早晨让自己对昨日文章,却有不一样观点。
做人和做产品始终不一,人礼仪和数字产品礼仪也相差甚多。
前言
什么是数字产品呢,就是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电脑,车载系统,触屏等一切电子产品,经过一些了操作后,帮助我们完成某项需求的和目的的界面。
学做人,会做人在社交活动中影响自身受欢迎度和人缘。数字产品同样需要遵循学习礼仪来体贴用户,甚至做到比人还要体贴,才能大千软件中让用户留步。
起始数字产品的礼仪和人社交礼仪差不多,但又有细微区别。两者都需洞察对方心里,预知对方的感受,从而作出不引起反感之事。
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始终比数字产品复杂太多,在社交中如何把捏度,既能保持个人特征和性格,个人品味及独特性,又能让他人由衷的佩服,做起来真的很难。
但是数字产品则简单多了,我只要想尽办法一心为你好,增加我的智慧功能,变得更聪明目的就是服务于你,不需要任何分心。费力揣测需求目的,记录每步的行为步骤,减少答案提高有价值的选择,为你随处解决问题。
在数字产品的世界,只要你存在需求,我便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帮助你,愉快轻松的去解决。
1.体贴产品具有的15大特性
1. 关注用户爱好,记得曾经做过的事情;
2. 恭顺用户,提供建议参考而命令;
3. 体贴乐于助人,能读懂暗示,心领神会;
4. 具有常识,明白合适场所放合适的功能,俗称“识眼色”;
5. 提前预见需求,从用户过往痕迹判断使用习惯做到提前预知即将的操作;
6. 尽职尽责,认真坚持,避免用户出现不可避免的错误;
7. 不会因自身原因增加用户负担,例如“操作太快无法反馈”的等,学会默默完成分内之事;
8. 及时通知,提供反馈降低等待;
9. 敏锐的观察,主动记录偏好设置;
10. 有自信,懂的信息内容的重要性学会备份和区分;
11. 不做过多的询问,主动记录内容;
12. 失败也有风度,有挽回的余地;
13. 懂的何时调整规则,拥有自我判断力;
14. 承担责任,及时止错;
15. 避免低级错误,拥有撤销提醒功能;
2.聪明产品具有的4大特性
1.懂的利用计算机空间。
提前做好下一步准备,比如:阅读文章和视频时做预先加载,使用时不卡顿;
2.有记忆力。
主动记录而非每次询问,预测下一步;
3.记住细节。
包括:记录文件位置;推断信息;取消多会话;外部程序活动;录入过去的数字;
4.聪明的产品发挥聪明。
比如:缩小决策数;设置偏好阈值;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是对的;
感悟
以上讲述的是如何做一个贴心和聪明的产品,懂得数字产品的礼仪。只要功能有用对用户好,如同微信每次改版的小细节,虽然界面无变化,但总会有意想不到贴心和方便。
例如:消息支持2分钟[撤回],而后增加[修改撤回],让你避免忘记复制撤回内容,而不得不重新编辑。
还要拍完照后,[聊天框发布]时总会提醒是否为第一张图片,而我们大多情况都是选择第一张,省去进入相册选择照片的麻烦;
写到这反而觉得做产品太久,做人没了独特观点了,本身性格偏属于中庸之道,存在即合理,似乎可以包容一切差异,和理解争纷扰乱。
但后续发现为什么苹果产品如此受人追捧,最初期它似乎一直按照自己风格路线,细节交互至今都存在反人类操作,无法修改字体,修改图标,界面统一。不管不顾各种越狱,插件的修改。无论UI和产品性能走在创新前列,大家隐忍使用。
产品本身特性品质定位明确,不顾外界声音保持本我,总会被欣赏。做人也是,保持外圆内方,不让外界棱角伤到他人,但若过份内入,也会触到方正不妥协。
前期回顾:
第1章:《交互》1.产品设计开发是怎样的过程
第2章:《交互》2.如何理顺问题,搞清设计目标
第3章:《交互》3.如何建立有效的人物模型
第4章:《交互》4.如何构建场景和挖掘设计需求
第5章:《交互》5.如何呈现功能和定义框架
第6章:《交互6》如何设定良好产品的行为基础
下章预告:如何让用户保持专注度和效率
我是糕小糕,糕小糕,正在用思维导图阅读法,攻克经典书籍。希望整理的对你有用。
正所谓:书宜杂读,业宜精钻
你知道吗,你的赞,会让我欣喜若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