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小录:佛法观思悟

作者: 清月照天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8-23 17:15 被阅读16次

1、观水

水能照物,滋物,洗物,水里有污垢,而仍然不失其照性,滋性,洗性。水随顺方圆,而不失自性,吾人本心亦然也。

良知本心,不因烦恼私欲染浊而失其照事、应事、爱人、洗欲【即烦恼私欲】之情感功能;然清静或浊搅,其效果存在差异。此即对治烦恼与静心寡欲之益也。

心得小录:佛法观思悟

2、爱情,缘分

倘若出家众,应当断除一己之情爱欲望,化私爱为慈悲大爱,对于在家众,则不必非要如此。对于情爱及其他情感欲望,能够做到和美节敬就好。

儒家对待情感欲望的方法值得参考借鉴,一以礼节之,一以乐和之。即礼敬有节;以高雅的艺术修养来和情,美情,化情。

相爱之人,如欲结成佳偶。除有缘遇见,而相互吸引,有好感或爱慕外,更当有着相近的修养、志趣,灵魂的契合。有着高于情欲之上的心性层面的净化和提升。在这其中也不失必要的礼敬之心。

缘在天定,分在人为。能识缘(识其善缘恶缘),知如何对缘,进而致力于做到惜缘尽分。

心得小录:佛法观思悟

3、诸法无我,缘起性空。

诸法因缘生,缘即条件,具有流动性,诸法的生起都需要有待于其他条件,如五蕴中的色蕴,缘于眼根与色尘所对而起现的境界。色根与色尘又由于心之分别妄想所起。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缘起说明诸法没有独立恒常的,不待其他条件,而能完全自主的自性,即【无我】。所以诸法无我。

既然诸法因缘和合所生,其中找不到一个能够独立恒常的自性存在,说明无自性。无自性言“空性”,由因缘和合而起的生灭法都无自性,说明背后普遍的本质是空性,此空性非断灭相。

“我”亦如是。不能全然独立自主,即非真我。人们认为的那个似乎可以独立自主,能觉知思维的“我”亦是因缘和合产生的一种缘法,功能,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妄想。并非真能完全独立自主,恒常存在。如录像机有种种设备,组建,电线,电,人的外力操作,方生「录像」之功能。色,受,想,行,识一样,皆是因缘生。

心得小录:佛法观思悟

4、妄想思悟之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网上解释之一

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缘起),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义(性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缘起即性空),若无空义者,一切法不成(性空即缘起)。

括要的说:因缘起而性空——“色不异空”:依性空而缘起——“空不异色”;缘起无自性当体即性空——“色即是空”;性空为缘起依即是缘起之本体——“空即是色”。

一点思考:

色,空皆是一种功能或是具备功能性的存在。前两句讲色,空两种功能并不是隔断的,缘起性空,依空缘起;后两句讲色,空都是具备功能性的存在。

心得小录:佛法观思悟

相关文章

  • 心得小录:佛法观思悟

    1、观水 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能照物,滋物,洗物,水里有污垢,而仍...

  • 悟佛

    佛法高深修行难,学佛迷信念颇偏。 慈悲大智心须善,思悟人生理莫颠。

  • 菩萨:不回观自心,则失佛法大旨-东方阳熹注释

    来源:道德真源《圣贤法语》栏目1329篇 摘自:《宗镜录》制作:道德真源 若不回观自心,则失佛法大旨(若不能返观自...

  • 佛法心得

  • 佛法心得

    最近听六祖坛经,有些想法,想与您分享。佛性非空非有,非善非恶,非常非无常,不着语言文字等。但一念无明妄生颠倒迷惑。...

  • 修道者如何学佛2

    以上讲了学佛“四观”中的“观佛法”,观也是一种修持法,观佛法非常重要。现在讲观社会、观家族(家庭)、观自我(...

  • 思悟茗的小思悟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犯错是人之常情,而可赞的是改过,可憎的是固执再犯。 2.生命的...

  •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读中思  思中悟  思悟中快乐成长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读中思 思中悟 思悟中快乐成长 河滨小学 何冬娟 ...

  • 学佛心得

    闻、思、修、行、果: 一、闻——听闻佛法 二、思——思维佛法 三、修——观修佛法 四、行——行持佛法 五、果——最...

  • 读《生活是很好玩的》感悟

    生活是很好玩的, 日子是烟火气的。 游历是观思悟的, 写作是随心性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得小录:佛法观思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up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