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详解
孔子说,夷狄之地也有君长,华夏正统之地却无君无父啊!联系上文,这里是说批评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之乱,鲁国是周朝正统,根正苗红,却因为三家权臣乱政,使国家乌烟瘴气,秩序混乱,国君势弱,权力分化,所以孔子感叹,夷狄还有自己的君王呢,我天朝上国却没有!
核心观点
所以,孔子是有立场的!他的学说首先建立在周朝正统的前提之下。
也有第二种解释,夷狄之国,即便有君,也不如华夏无君!夷狄即使有君主,也比不上我鲁国无君有礼义,不管怎么样都是我上国比较优越。
到了清朝,这句话成了事实上的大问题。关于正统的问题,又掀开了争端的序幕。夷狄国家征服了大中华,这就尴尬了,不仅仅深受华夷之辨影响的学者们不知所措,本能地不满满洲人的统治。清朝统治者雍正也烦恼,我拿到了天下,却得不到天下的认同,这不行,位置还不问,我得想想办法。想了很久,还是需要媒体舆论导向,让记者宣传一下吧!
因此搞了一本宣传材料,推广驳斥华夷之辨的事业,其中说道:“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圣人之在诸夏,犹谓夷狄为有君,况为我朝之人,亲被教泽,食德服畴,而可为无父无君之论乎?”
孔子都说夷狄有君,你们亲受君恩,还做无君无父之论吗?!
这是雍正版的解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