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每天300字三笑集
开卷有益-《论语》(41)华夷之辨

开卷有益-《论语》(41)华夷之辨

作者: 恒星读书会 | 来源:发表于2019-10-28 19:30 被阅读0次
开卷有益-《论语》(41)华夷之辨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详解

孔子说,夷狄之地也有君长,华夏正统之地却无君无父啊!联系上文,这里是说批评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之乱,鲁国是周朝正统,根正苗红,却因为三家权臣乱政,使国家乌烟瘴气,秩序混乱,国君势弱,权力分化,所以孔子感叹,夷狄还有自己的君王呢,我天朝上国却没有!


核心观点

所以,孔子是有立场的!他的学说首先建立在周朝正统的前提之下。

也有第二种解释,夷狄之国,即便有君,也不如华夏无君!夷狄即使有君主,也比不上我鲁国无君有礼义,不管怎么样都是我上国比较优越。

到了清朝,这句话成了事实上的大问题。关于正统的问题,又掀开了争端的序幕。夷狄国家征服了大中华,这就尴尬了,不仅仅深受华夷之辨影响的学者们不知所措,本能地不满满洲人的统治。清朝统治者雍正也烦恼,我拿到了天下,却得不到天下的认同,这不行,位置还不问,我得想想办法。想了很久,还是需要媒体舆论导向,让记者宣传一下吧!

因此搞了一本宣传材料,推广驳斥华夷之辨的事业,其中说道:“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圣人之在诸夏,犹谓夷狄为有君,况为我朝之人,亲被教泽,食德服畴,而可为无父无君之论乎?”

孔子都说夷狄有君,你们亲受君恩,还做无君无父之论吗?!

这是雍正版的解说。

相关文章

  • 开卷有益-《论语》(41)华夷之辨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详解 孔子说,夷狄之地也有君长,华夏正统之地却无君无父啊!联系上文,...

  • 义利论

    陶扬鸿 儒家有三辨:人禽之辨,华夷之辨,义利之辨。人禽华夷之辨,吾已论之,今专论义利。子罕言利,惟见《易》曰:“利...

  • 修好文德对夷狄,华夷自古可两立

    修好文德对夷狄,华夷自古可两立 儒家重视华夷之辨。当代儒生对于华夷,常常犯两个错误:一是不明华夷之辨的标准,错把夷...

  • 华夷之辨

    一个人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命运呢?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或者关心过的问题。 中国的老话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

  • 华夷之辨

    即华夏与蛮夷的区分、辨别。 华夏族群居中原,以文明为中心,逐渐产生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这种区分不以...

  • 华夷之辨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刻着八个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

  • 华夷论

    陶扬鸿 儒家有三辨:人禽之辨、义利之辨、华夷之辨也,皆辨之极严而不容乱者,泯此一辨,即非儒家。何为华,何为夷?华者...

  • 国学的支点

    学习国学需要了解十个支点。即:华夷之辨、情欲之辨、和同之辨(第三期儒家之争与古今之争)、王霸之辨、天人、自成名、中...

  • 种类血统论

    陶扬鸿 或曰华夷不分种类,民族不论血统,单论文化,其义似高,而实近墨佛之兼爱平等无分,而乱华夷之畛矣,不可不辨焉。...

  • 读《论语》42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字面上就有“华夷之辨”。所谓夷狄,就是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当时东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卷有益-《论语》(41)华夷之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fi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