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看点美食创作
日本“国宝级小吃”鲷鱼烧:到底应该从头吃还是从尾吃?

日本“国宝级小吃”鲷鱼烧:到底应该从头吃还是从尾吃?

作者: 独食难肥的二郎 | 来源:发表于2017-09-25 13:43 被阅读1097次

每天每天我们在铁板上

被人反复烤得烦不胜烦

某个早晨和店里的大叔

大动干戈后逃进了大海

这是ORICON(日本最具知名度的音乐排行榜)单曲销量之王《およげ!たいやきくん游吧!鲷鱼烧君》中的歌词。

およげ!たいやきくん游吧!鲷鱼烧君》虽是由子门真人演唱的一首儿歌,但却深深地戳中了大部分的工薪族——每天忍受“煎烤”,想要到自由的大海里去闯荡。结局会是怎么样呢,大家可以找这首歌听一听。

今天我要讲的也是这首歌中的主角——“鲷鱼烧”(たい焼き,Taiyaki)。鲷鱼烧作为明治时期(公元1868年~公元1911年)起就深受大众喜爱的平民小吃,也是许多文豪津津乐道的“对手”。

日本诗人中原道夫就曾经写下“掰开鲷鱼烧,吹里面的五脏”的吃货之歌。看来鲷鱼烧绝对是一个值得对决的高手啊。

鲷鱼烧最早是以今川烧(今川烧き、大判焼き)为基础,填入红豆馅而成的“红豆馅饼”。因为被奉为“鱼中之王”的鲷鱼在当时属于高级食材,普通老百姓都吃不起,所以以鲷鱼形状做出来的今川烧在当时非常受欢迎,也寓意着吉祥的好兆头。

今川烧,是不是跟台湾车轮饼撞脸了? 创立于1909年,位于麻布十番的“浪花家”被认为是鲷鱼烧的发祥店

文学作者们也曾经就“鲷鱼烧的尾巴是否也应该填满馅”展开过激烈的争论。以小说家的安藤鶴夫“鲷鱼烧是到尾巴豆馅儿的好吃”为首,《读卖新闻》上同时出现了赞同和反对的声音:

原来尾巴是用手抓着来吃,最后扔掉的东西,所以不应该有馅。

吃了甜的馅,尾巴不应该放馅料,这样口味才能平衡。

因为没有装到尾巴的地方,(顾客感觉)有点损失,应该放入。

因为吃到尾巴还能有馅的话,就会感觉到有价值感的提高。

《日式面包王》

而且也因为这次争论,“从头吃是正统,还是从尾巴吃是正统”的争论也被展开了。一群为了“吃”而吵起来的文学作者,也是极可爱的“幼稚鬼”啊。

除了吃法上有派别,鲷鱼烧的制作方法上也分出了派别来。

传统做法是“一丁烧”,坚持使用单独的鲷鱼模具,一个一个以炭火烧制。烤制时,师傅还需要不停地翻动每个重达2公斤的模具,一连串流畅的动作,是职人长年累积的专业手感。铸件之间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也让客人觉得颇有风情。

而跟这种传统做法不同的是用大型炊具摆在一起的一次烧成的新式烧法。不过由于烤制“外皮”的方法和火候的不同,味道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在烤制工具的使用上,也非常讲究师傅的技法。

如果用鲷鱼本身做比喻,就分别可以被称为“野生种”和“家养种”。“野生种”自然可谓物以稀为贵。

除了“吃头派”和“吃尾派”之间的斗争、“一丁烧”还是“N丁烧”的制作工序之间的比拼,影响口感的另一重要因素,当然也是吃货们更加关系的问题——那就是鲷鱼的“外皮”和“五脏”!

一般情况下,表面一般是用小麦粉、砂糖、小苏打粉等混合而成的黄色面糊,烤好以后是茶褐色的“鱼身”,在烤制过程中填入与砂糖混合在一起精心熬煮数小时的红豆馅儿,出品即为酥脆外皮包裹着热烫绵密但甜而不腻的红豆馅的鲷鱼烧。

一定要在冒热气的吃!

而每家售卖鲷鱼烧的店自然也会有自己的特色所在。

有酥脆薄皮也有松软厚皮,甚至会刻意地烤焦一些让外皮更加香脆:

浪花家总本店薄皮多馅,刻意烤至微焦的鲷鱼烧

可以用北海道的十胜红豆做经典的红豆馅,也可以用时新的巧克力、奶油或抹茶冰淇淋馅:

干杯!

形状也是多种多种,圆形、方形甚至还有变种“鲷鱼”……

神田小川町的“日式煎饺样”鲷鱼烧 长崎县对马市佐贺的佐贺鲷鱼烧 在盛产鲤鱼旗的琦玉县加须市的鲤鱼旗形状的鲷鱼烧

至于哪个更好吃就不用争了吧?

各方代表正在展开激烈的争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本“国宝级小吃”鲷鱼烧:到底应该从头吃还是从尾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nr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