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不禁笑了。一般都是作家才会谈论这个问题,且知名作家读者方会关注,我等草根在坚持写作十余年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只因眼下有些找不到北了。
1
余华说他写作是因为不想看口腔的风景,莫言是想有双新鞋穿,当然这皆是他们成名后的幽默。相信一生能坚持写作的人皆因热爱。最喜普鲁斯特所言,写作其实不是为了回忆以前,而是,“我要重现它,让它获得生命。”
写与读从来就不可分。最初想写,源于对阅读文学作品的喜爱。读的第一篇小说是贝纳丹·德·圣比埃尔《保尔与微吉尼》,小学五年级的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西方文学名著,却奠定了对西方文学的喜爱。那年暑假,写了我的第一篇小说,写在作文本上,父亲是我惟一的读者,鼓励我向《少年文艺》投稿。初中时,语文老师让我们写周记,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还能写小说连载。语文老师是读者,当作文被老师挑出来朗读时,同学就是读者。从此,开始写日记,讨厌命题作文,做起了作家梦。
2
对读者的渴望源于毕业论文刊发在学校学报后,偶有给期刊投稿,少有刊发,读者可想而知。那还是纸媒时代,发表不易,想拥有更多的读者更难。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写日记,读者只有自己。木心说,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因为写给自己,情感真实,随意随性,却不注重文辞。
幸而,对阅读的喜爱从未褪色。当读了一本又一本的好书后,一寸寸点燃我写作的热情,不管有无读者,只觉有话想说却又不知说给谁,只能写出来,却与日记不同,因为有假定读者,会注重文辞,写后会修改。抑或,这才算写作的开始。
3
后来在QQ空间发日志,读者一般是熟悉的同事、朋友,点赞多、点评少。偶有陌生读者点评,如获至宝。再后来,微信风靡,少有人用QQ,读者也就更少了,虽未打击我写作的热情,却开始另寻平台。
每当写完一篇文章后,渴望有读者阅读,尤其是欣赏你文章的读者。林风眠画作完成后,学生来观画,他就看他们的眼睛。想拥有真正喜欢我文章的读者,而不是亲戚、朋友、同事,碍于情面的点赞。
遂在新浪博客上发文,读者完全不认识,得到一些读者关注,不时能看到他们的点评,那些鼓励的话语更激起我写作的热情。倘若得到编辑推荐,阅读量会很高,却因系统自动审稿,往往因敏感词语,自己又无法查询导致文章无法发表。有笔友介绍“榕书”,继而尝试在上面发文章。
2019年6月在“榕书”上注册,开始发了几篇,只觉读者了了,多发几篇后,关注我的读者骤然多起来,点评也日渐增多,后来不少文章皆收到读者真诚的点评,遂成了我发文章的主要平台。由于是编辑审稿,可与编辑沟通交流,感觉甚好。拥有不少读者,我也关注了“榕书”上的不少作者,也算笔友,彼此交流,相互鼓励。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榕书”倒了,据说是无法盈利。
看到在“榕书”上一位笔友在自己公众号上发文,阅读量不错。想到2018年也注册了个人公众号,刚开始在朋友、熟人中推荐,发过几篇文章后,阅读量很少,点赞又大都是熟人,便失去了兴趣。然后找到“简书”,当多篇文章被编辑推荐后,写作热情大增。
4
2011年春天,重拾公众号。起初,读者只有四十多个,且多数是认识的人,别人碍于情面才关注我,并非皆是喜欢文学的人,却不再退却,把以前读者认为写得不错的文章发上去,也不断更新,关注我公众号的人越来越多,写作的热情也越来越高,遂成为我至今发文的主要平台。
原本,我并未过多关注自己文章的阅读量与点赞,直到有一次看见过一位读者给我的私信,说我文章写得好,为什么看的人不多。想可能还是自己写得不好,不能吸引读者。遂开始关注别人文章的流量,发现流量多的文章大都与当前社会热点紧密相关,也有一些心灵鸡汤之类,这样的内容,我却始终兴趣不大,自己写的那些文章抑或远离当下,感兴趣的读者不多吧。然而,我仍然相信,写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写。依然如故,不勉强自己,阅读量自然上不去。
文章写完后,很想知道读者的反应。所幸,如今发文方便,也很快能得到读者的反馈。在一些文学艺术群里分享自己的文章,偶有得到点评、转发,欣喜。不久前,进了几个公众号互阅群,参加公众号文章接龙,大家相互阅读、点赞,起初觉得很好,阅读量、点赞数不断上涨,关注公众号的读者也骤然增多,每天乐此不疲。坚持一断时间后,竟生出焦虑、疲惫之感。一来看到好多群友每天更新文章,自己写一篇文章断断续续要花好几天时间;二来每天要花不少时间读群友的文章,大量的阅读不可能仔细,关键是不少文章是自己不懂或不感兴趣的领域,还有一些是广告。不由自主加快写文的速度,不再反复修改,发文后,总是关注文章流量。
周末,赏完樱花回家,想写一首诗,猛然想到早上在一个公众号互阅群接了龙,文章还未读完,待完成任务已没心情写诗,再一看枕边好几本书只看了几页便没读下去。蓦地意识到自己好久没读书了,一惊,这样只写不读,只出不进,能维持多久,惟有好书方会滋养你,如此而来能量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不禁问自己,这样有意义吗?写作是为了什么,难道只为发在公众号上的文章数字好看一点吗?想来,还是虚荣心、名利心在作怪。
5
时常问自己,如果一个读者也没有,你还会写作吗?反复思忖,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那么在乎读者。写作,首先是愉悦自己,其它皆是附加。当然,好的读者也能成全作者,且不可忽略读者,但关键还是用心写文,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文字。
抑或,喜欢写作的人,心中皆揣着一个梦想,不为升官发财、更不为改变命运,只为想写而不得不写。木心在《文学回忆录》讲,“写作的幸福,也许就在辛苦不倦找唯一准确、美妙的词,怎样达到此种程度、境界呢?没有捷径,只能长期的磨练,多写,多改。很多人一上来写不好,自认没有天才,就不写了,这是太聪明,太谦逊,太识相了。天才是什么呢?至少每天得写,写上十年,才能知道你是不是文学天才。”
不间断写作十余年,没有坚持每天写,更新慢。当我开始写诗时,有人说现在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当我开始写故事时,有人说真实的故事比虚构的故事精彩多了。尽管如此依然坚持着,只因不时感受到文字带来的静静狂欢,连连丰收。
当岁月有了沧桑,在光影流转中,借文字重现往昔、记录当下,书写生命中最美、最难忘的画面,最感动的瞬间,给已消逝和正在消逝的人与物赋予新的色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