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今日看点艺术之家
学一点儿国学吧(2)——孔子思想简述

学一点儿国学吧(2)——孔子思想简述

作者: 皇上是个高危职业 | 来源:发表于2017-03-04 23:08 被阅读0次
    学一点儿国学吧(2)——孔子思想简述

    好,今天我们来继续了解孔子。那么孔子在当时社会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第一个角色,编辑者,他删定六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前人的经典一直坚持着“述而不作”,就是对前人的典籍修补整理,不加点评。这个在现代社会看来,实际有好处的,我们可以获得到更多原汁原味的作品。但是孔子为什么一直坚持着这样的观点呢?原因是他对前代的尊重与推崇,他认为周朝制度是最完备的,如果所有人都能按照古代人那样生活,社会一定会变得特别美好。现在这个观点看起来很好笑,社会是一直在发展进步的,不可能存在历史的后退。但是孔子的这种强烈的信念促使他扮演了另一个角色--政客。

    第二个角色,政客,他通过周游列国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孔子推崇周礼,一生以继承文王·周公之始也为己任,《论语·八佾》中说“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个佾就是舞女之类给人助兴取乐的人。一佾就是一列八个,在当时登记制度是很森严的,叫“礼乐征代天子出”周礼中说,天子可以用八佾,诸侯可用六佾,大夫可以用四佾,士可以用二佾,所有阶层都不可越级。可这个时发生了一个这样的事儿:季氏家族,大约是大夫等级,在庆寿的时候,用了八佾,而且用的十分光明正大,庭院门大敞着,毫不避讳。孔子听闻这样的事情,格外生气,就说了那个现在流行度很高的名句“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因为他一生的终极目标就是恢复周礼,这样的事在他看来就当然是十恶不赦,他觉得这样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呢。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周礼格外繁复,对礼节服饰等等很多方面都有严苛要求,对最该级别的人应该怎样,对自己的上级应该怎样,对平级应该怎样,全部都有明确的要求。就拿去世的说法一事来举例,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都是同一件事就有不同的叫法,其森严可见一斑。而面对当时的礼乐崩坏,天下无道,孔子认为要拨乱反正,就必须要使“实如其名”,这个就叫正名主义,这个“名”意思就是理由,身份,名分,得到众人同意。正名的步骤分两步,一是正名字,而是定名分。于是孔子便是在不断的向王朝统治者兜售自己的政治思想,《论语·颜渊》提到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但是这么空洞的说理并不能让统治者接受,于是这种环境下,迫使孔子形成了儒家的思想,这样,也就达成了第三个角色---思想家。

    第三个角色,思想家,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他的思想有很多集中的体现。首先,他在鬼神观上有所改进《论语·述而》中有言“子不语,怪力乱神”,其次,虽然孔子对传统对天帝的信仰也持守旧赞同的态度,但是他确是第一个提出“天意”的人,也是第一个对天赋予人格化的人,他认为这个天像人一样由好恶之分。那么,这个天,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认为,天偏爱于圣人,于是,他就明确了圣人这个偶像团体,同时,这种具体可感的身份便分走了民众的一部分对天的崇敬,也算加速了精神方面的发展吧。但是,在孔子晚年的时候,他遭到了一生当中最大的打击,让他对于天的信念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论语。先进》中有言”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儒家对于人生的态度都是中庸,克制,含蓄,内敛的。但是孔子的感情却是格外的强烈。原因是什么?因为孔子认为演员是最接近圣人的一个,但是颜渊却早死,这种现实让孔子无法接受。这个感情格外的激烈,相比他儿子孔鲤的去世,孔子都平静的多。孔子老年的时候,遭受变故重重,七十岁初,儿子死了,七十岁末,颜渊死了,七十一岁,又一心爱弟子——子路也死了,这也就间接导致了,孔子在不到一年以后的去世。最后一点——仁,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对于孔子来说,仁包含一切的道德,是其思想中最高的道德标准。简而言之,包括忠恕两个方面: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之后,他就向把这种思想传播出去,于是就促成了他作为老师而出现。

    第四个角色,老师,这也是孔子所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是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的私人教师,孔子在教育方向上的改革是相当卓著的。当时的教育是王官之学,这种地方是官府位贵族子弟开办的,为了学习执政和管理百姓。这种教育有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说白了,就是执行的愚民政策,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知识,更别提有受教育的机会了。这种教育也存在着一定弊端,就是人员以及人员的职业不固定,基本上朝廷里的大臣,谁有空,谁就来讲,这也就导致了其传授思想的不固定。作为老师的孔子,它的历史地位主要有两点:第一个职业的老师,第一个以六艺教育一般的士人。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这个数不是数学的意思,而是术数,占卜的意思),都是贵族阶层才可以学到的,孔子呢,不但把这些推及到民众,而且将此六艺称为小学六艺,并加上了特色课程——大学六艺。此大学六艺指的就是学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诗指《诗经》。书指《尚书》,礼指《礼记》,乐指《乐经》(今已失传),易指《周易》,春秋指《春秋三传》,也就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其中中,《左传》是史书性质,现在大家看到的很多文章都来自于《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属于工具书,是探讨语言文字的,现在日常我们很少见到),在之后的科举制度当中,便是考四书五经,可以说是儒家掌控了教育。孔子的教学方法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此举不仅打破了登记界限还打破了国别界限。当时社会,有很重的歧视,有特别明显的华夷之分,华指中原地区,夷指像是楚国秦国吴国等的蛮夷之国。所以孔子间接带动了偏远地区的文化进步,说不定为蛮夷之国的崛起也奠定了基础呢。笔者还想最后提一下,孔子成为老师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迫于无奈,没有国君愿意接受他的思想,他又急于把他的思想传播出去,所以才开办私学,但无论起因是什么,结果都是极好的,此后的思想流派想要传播自己的思想,有相当一部分也采用了孔子的方法,使知识得以快速传播。

    孔子这么一个超级厉害的人,追随他的人是相当多的,无论是当时社会,还是在隔了很久以后。那么下一期,我们就来谈一谈孔子的超级迷弟——孟子。

    孟子作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到底是有什么样的思想呢?他所倡导的是什么呢?他的思想现实意义又是什么呢?

    欲知后事,请看下期《学一点儿国学吧--孟子思想之性善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一点儿国学吧(2)——孔子思想简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mek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