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徽溯源:五千年前的玉琮之秘

作者: 海麟 | 来源:发表于2017-02-07 18:15 被阅读2129次
    文 / 海麟

    1986年5月底,余杭,位于浙江杭州北部地区。

    一支正在寻找良渚文化的考古队在发掘出十余座汉墓后陷入困境——所谓的良渚文化,邈然无影。

    良渚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其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余杭地区的良渚遗址最早发现于1936年,后因战争、内乱等原因未有更多发现。

    在一个电闪雷鸣的下午,阴云翻滚,已经兜不住聚集得越来越多的水滴,大暴雨就要来了。

    考古队挖泥翻土的民工们,就在这令人压抑的气氛中提前收工了。

    不过,这可不是要放弃。

    恰恰相反,云层之下风雨飘摇,穿过厚重云翳却是无垠的蓝天,太阳,耀眼,刺眼。

    在一座东西长90米,南北宽30米,高出地表约4米的大土墩上,反山遗址12号墓已经露出端倪,遣散工人不过是为了保密起见。

    墓的西南角,是一座在领袖号召深挖洞广积粮的年代遗留下来的防空洞。

    防空洞与墓之间,只有区区50公分的距离。

    这座史前大墓没有在狂热的年代被捣毁,实属万幸。

    这是考古发掘的第一座大型良渚文化古墓葬。

    此后持续数月的发掘也证实,大墓所在的这个大土墩,完全是五千多年前的先民们人工搬运土方堆筑而成的。

    就在这座大墓里,发掘出700多件各种形制的玉器,可以说整座墓坑都被玉器铺满。

    随后另十座贵族墓葬也逐一被发现——迄今为止,良渚文化最高等级的贵族墓地非反山莫属(王明达:《良渚文化嵌玉漆杯出土记》)——又有大量文物出土。

    反山遗址,十一座大墓,共发现各类文物1200多组3200多件。

    除玉器以外,还有陶、石、象牙、嵌玉漆器等各种材质,但玉器是绝大多数,占比达九成以上。

    是的,这是一个玉的王国。

    玉,正是良渚文化最典型的特征。

    在这些玉器当中,最引人瞩目也最令人费解的,是一件玉琮。

    这件玉琮整体呈内圆外方中空的柱形,高8.8厘米,外围直径17.6厘米(两端大小不一,另一端略小,直径17.1厘米),重达13斤,是目前已发现的体积最大的一件。

    不只够分量,这件玉琮也是纹饰最繁缛的一件,采用浮雕、阴刻等工艺,在四面的中间各有上下两个造型奇特的半人半兽形象,四个转角上又各有上下两个简化版的半人半兽,也就是一共有十六个半人半兽。

    这个半人半兽,后来被称为神徽。

    这个玉琮,后来被尊为琮王。

    玉琮,所为何来?

    神徽,意义何在?

    琮,先秦史籍有载,但在历史的长河里早已沉沦,似乎汉代以后的人们都已经并不认得。

    传说周公所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就有多处关于琮的记载。

    《周礼·春官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瑑、圭、璋、璧、,缫皆二采一就,以覜聘……疏璧琮,以敛尸

    《周礼·考工记》: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璧琮八寸,以覜聘……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谓内镇,宗后守之。驵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为权……瑑琮八寸,诸侯以享夫人。

    按《周礼》所载,琮有不同规格,七寸、八寸、九寸、十二寸等大小不一;琮的功用也多种多样,既是祭天地的六器之一,也用于朝聘、嫁娶或殉葬等不同场合,更是地位与权力的象征。

    以《周礼》为证,可知周代时应该还有琮的广泛使用。

    但实际上,早在殷商时期,琮的存在就已经渐趋没落,考古所见商周时期的玉琮普遍已经变得粗糙,甚至连纹饰都没了,与良渚文化等史前遗迹发掘的玉琮不可同日而语;到春秋战国时代,玉琮更加难得一见;秦汉以后,这种器形几乎就消失了。

    PS: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一件战国早期玉琮,四面阴刻兽面纹,出土时位于墓主头顶左侧,其摆放位置与良渚大墓相同。

    到宋代又开始出现仿古玉琮,此时琮这种形制的玉器已经完全变成了艺术品,刻绘的纹饰也都是当时流行的式样。

    明末以后又兴起复古风,要么仿商周的素面无花,要么仿史前的繁复朴拙,但不论怎样,走下神坛的玉琮,已经与身份地位没了任何关系,更遑论祭天祭地这样的重器。

    不仅如此,古书里记载的琮与现实中把玩的琮甚至都已经对不上号,也就是说,《周礼》里说琮是祭天地的礼器,但人们并不知道这个琮到底什么样,因为沦为艺术品的琮其称呼已经变成了辋头之类。

    比如乾隆就很喜欢这种东西,还考证说确实是用在车轴上的装饰并定名为掆头(掆gāng):

    呼为辋头者,不知起于何时,内府最多,不可屈指数。今查辋字,不载字典……盖古时舁辂辇,或以此饰竿头。其无底而通,亦为一证也。今定为掆头,旧讹为辋者,亦不必更易。

    其实在东汉许慎的《说文》里琮只是像车釭而已:

    琮:瑞玉。大八寸,似车釭。

    车釭(gāng),亦作“ 车缸 ”,指车毂内外口用以穿轴的铁圈。

    没成想,代代相传终失传,琮最后真就被当成车轱辘上的装饰物件了,真让人哭笑不得。

    到光绪年间(1875-1908年),吴大澂《古玉图考》才明确说所谓玉釭头,大个的那些都是古代说的琮:

    今世所传古玉釭头,其大者皆琮也。

    《古玉图考》还搜集了不同规格的二三十种玉琮,如下图。

    如图所示,琮的典型特征是:

    1、主体为中空圆筒状,周围有四个突起围合构成方柱体,这四个突起部分有的彼此分开,有的完全相连形成标准的方柱体。

    2、上下两端粗细略有不同,以前曾以为大的一头在下,考古发现其摆放方式应为小头在下。

    3、外围方柱体部分可分节,少的只有一节,多的就不一而足,两节、四节、五节、十节等都有,目前已知最多的有十九节。

    如上文浙江反山遗址出土的玉琮王就是两节。

    十九节的玉琮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高49.7厘米,是目前所见最高的一件,是1958年征集所得的良渚玉器,其四边突起部分也刻有兽面纹。

    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玉琮有单节多节之分,这每一节又都是由上下两层组成的。这两层上各有一个浮雕,上层是人面,下层是兽面,两层的图案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半人半兽式的神徽。

    与平面化的神徽其线条极为繁复相比,四角突起部分雕刻的半人半兽图案更为简略,突出的是两只眼睛和一张嘴。两只眼睛分在凸起转角的两侧,嘴居于正中。

    请注意这一点,每一节上下两层突出两只眼睛和一张嘴,也就是各有三个节点。

    在地域上,玉琮这种器形的分布非常广泛。

    除了最具代表性的苏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山东、河北、山西的龙山文化(公元前2400-公元前2000年)、广东的石峡文化(公元前2900年左右)、甘肃的齐家文化(公元前2000年左右)、四川的金沙遗址(公元前1700年以后,即商代晚期以后)等史前遗址,都有玉琮的存在。

    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一件玉琮,就出自安徽潜山的薛家岗遗址,其年代为公元前3200年左右。不过,这件玉琮体量很小,高2cm,宽1.8cm,孔径0.8-0.9cm,现藏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琮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费思量。

    《周礼》记载是祭天地的礼器,乾隆御定是车轴上的装饰,除此以外,有说取象女阴,有说取象男根,有说为男女交合,有说为图腾柱,有说为织机零件,有说为天文观测机件,有说是招魂降灵的媒介,有说内圆外方象天地是祭司巫师通天地的法器,也有说是镇墓压胜的法器,或是驱邪避凶的佩饰……

    关于玉琮的功用,各种猜测不下20种。

    尤其是玉琮上的神徽,更费解。

    在这个“神徽”图案中,伏兽者的头部和兽的面部都用浅浮雕处理,突出于器表,而人的双臂和兽的下肢则用阴线细刻处理,凹入器表。人脸呈倒梯形,圆眼,宽鼻,阔口,露齿,表情威严,人头上的羽冠由22组呈放射状的羽翎组成,伏兽者的双手内屈,作按压兽头状,兽面有巨大的眼睛,两眼之间用微凸的短桥联结,獠牙外撇,作蹲踞状,有鸟足形利爪,人臂、兽肢上都密布着卷云纹。

    神徽看起来线条非常繁复,但实际大小只有3厘米×4厘米(以反山遗址玉琮王为例),所以,线条格外细,一毫米的宽度内就有三条线,说其细如发丝,并非形容。

    从考古发现来看,神徽的形象出现以后保持了高度稳定,直到良渚文化突然消亡,这个神徽贯穿始终,某此细节虽有变化,但整体形态一直没变。

    玉琮是神徽图案比较多见的器形,但神徽并不仅见于玉琮,在贵族使用的玉钺、三叉形冠饰、锥形器、项饰的玉璜、穿着点缀用的玉牌饰等各种器物上都能见到。

    这些半人半兽形象,我们不明所以,故称其为神徽。但是,捧上神坛冠以神名,并不能解决疑问,这个神是何方神圣,神的观念源出所处,其意象本体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更让人觉得连猜测都无处着手。

    可以肯定的是,分布地域广,传承时间长,形象保持稳定,玉琮及神徽的存在,毫无疑问说明一个事实:其承载的观念必然是上古先民们普遍的共识。

    巫术也好,宗教也罢,共同观念的形成,其背后一定会有源出的本体意象。

    所谓大道至简,方向对了,帷幕下的真相其实一望可知。

    玉琮的典型形象,一般都描述成内圆外方,进而引申出天圆地方的联想。

    事实上,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主体就是圆柱,圆柱外面附着有四个有棱突起,其俯视图如下:

    抛开圆形方形的惯性思维,也许换种说法会更为形象——圆形外侧附着有四个箭头。

    秘密就隐藏在这个箭头里面。

    如果你对本号有持续的阅读积累,那么,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北斗七星。

    如图所示,北斗七星以亮度最暗的天权为界,两端各三颗星正好组成两个箭头。

    在北斗七星围绕北天极旋转的过程中,这两个箭头分别指向北天极和四周,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观测,北斗形成的这两个箭头正好一年旋转一周。

    也就是说,北斗箭头相当于天然的钟表指针,我们可以通过北斗箭头的指向判断季节时令节气,不论对上古先民还是现在的我们,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通过北斗指向分辨季节见载于战国《鶡冠子》、西汉《淮南子》等,具体从略。

    北斗箭头、北极、诸天星宿的中心,北斗曾经被当作北极星,北斗的形象既是勺子也是车,还被看成猪、熊等不同动物,对这些概念不熟悉的朋友请移步阅读前文《五千年前北斗七星的正确打开方式》、《北斗七星的万年轨迹》、《七只小猪的千年迷踪》等(详见公众号Hailion1999)。

    再来看神徽。

    平面化的神徽看起来是一个半人半兽形象,但是,这个所谓神徽实际是由两个完全分离的部分组合而成。

    这一点,玉琮其实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提示。

    显而易见,折角上立体化的神徽图案分为上下两层(上图左侧),不论是一节的玉琮还是十九节的玉琮,都有这一特征。

    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神徽(上图右侧),则通过工艺手法作了区别,上部的人面和下部的兽面分别用浮雕的方法进行雕刻,上下两层的意思非常明确。

    上文提请大家注意过,神徽的半人和半兽部分都突出两只眼睛和一张嘴,都是三个节点,这一共六个节点,其意象本体正是北斗七星中组成两个箭头的那六颗星。

    也就是说,人面的眼和嘴,是北斗斗柄上那三颗星;兽面的眼和嘴,是北斗斗勺上那三颗星。

    为什么要执着地将神徽分作上下两层呢?

    因为必须这样。

    因为北斗的两个箭头其指向并不一致。以公元前3400年为例,当斗柄箭头指向东方的时候,斗勺箭头指向的是西南;当斗柄箭头指向北方的时候,斗勺箭头指向的是东南。

    也就是说,北斗的两个箭头其指向始终有一个夹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如果将这两个箭头分别联想成人和兽,人面和兽面根本不可能在一个平面上。

    所以,玉琮四个突起折角上的神徽,其完整而正确的识读应该是这样的:相邻的两个突起,一个取上层的人面,另一个取下层的兽面,这两个错层合在一起,正好是北斗七星的两个箭头(或者取相对的两个突出)。

    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当北斗七星的两个箭头围绕北天极旋转一周,人间正好是一年,玉琮四个突起,对应的正是四个季节;玉琮主体的中空圆柱,代表的则是北天极,这是北斗七星围绕旋转的中心,也是诸天星宿围绕旋转的中心。

    至于玉琮的意义,一节玉琮有四个突起,代表的是一年。那么,两节玉琮,就是两年;十节玉琮,就是十年;十九节玉琮,也就是十九年。

    是否确实如此尚不得而知,但想来倒也算顺理成章。

    于是,半人半兽的神徽其含义也就昭然若揭了——

    从纪时的角度看,这个神人可称为岁神,他驾驭着神兽周流不息,带来人间的四季更替;

    从所处的位置来看,北斗斗柄的三颗星被联想成神人(斗勺三颗星是神兽),而这三颗星组成的箭头在公元前3400年前后这一时期始终指向的是北天极。

    PS:公元前3400年以后,北斗七星斗柄上三颗星组成的箭头正好始终指向北天极,具备将北斗七星所在区域视为所有星宿中心的天文条件,而良渚文化的上限是公元前3300年,刻有神徽的良渚玉琮又在此之后数百年才出现,在时间序列上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也绝非巧合可以解释(反山遗址是一片墓地,发掘者估测其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左右)。

    也就是说,以北天极为中心,所有星宿都围绕着北天极旋转,而这三颗星无疑是所有星宿中最接近北天极这个中心的。

    我们现在习惯于说北极星,即所谓北天极是一个点,但是,如果将诸天星宿围绕旋转的这个中心从一个点扩大到一片区域来看,那么,这个神人所在的北斗斗柄三颗星以及周年运动所划出的圆面,也就是所有星宿围绕旋转的中心。

    所以,刻有半人半兽式神徽的玉琮作为一个整体,其所代表的正是北天极,与我们现在的习惯性认识略有不同的是,这个北天极是一片区域而不是一个点。

    从天人相应的角度看,北斗七星所在这个区域是所有星宿围绕的中心,其地位相当于人间主持一切事务的首领君王(掌握祭祀宗教军事等权力),所以,玉琮上神人的脸是奇怪的倒梯形,这个倒梯形的脸,正是来自代表权力象征的玉钺——一把大斧的形象。

    天下共主的王这个字正是由玉钺演化而来,玉钺同样又是年岁的岁字,所以,梯形脸这个神人,是岁神,也是人间的首领(君王)。关于钺与王、岁的关系,请参阅前文《岁戉如一:王从何处来?》。

    最后,我们再从文字的角度来看看。

    琮,可见于甲骨文和金文。

    出处:

    甲骨文:1、《怀特氏等收藏甲骨集》362;2、《甲骨文合集》32807;3、《甲骨文合集》32805

    金文:1、商晚期或西周早期琮父丁爵(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8472);2、3、商晚期六祀𠨘其卣(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5414);4、西周早期亢鼎(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NA1439)

    如图所示,甲骨文的琮字没有王字旁,是四个三角围绕着中心的一个圆形或方形,这个造型是否源于对玉琮俯视图的模拟不敢确定(三角箭头指向中心,玉琮是指向四周),但毫无疑问,这是北斗箭头指向北天极的形象表达。

    PS:玉琮神徽其意象本体就是北斗箭头,从造型设计的角度看可能性极大。但需要说明的是,北斗七星斗柄上的箭头指向北天极,即指向中心;而玉琮上的箭头都是指向外围的,即神徽上半截所在玉琮突起的指向与北斗箭头的指向并不一致。不过,这倒正好可以解释神徽上半截那个大帽子,形如花括号的这个帽子代表其实际指向,即表示神徽上半截所在的这个箭头其指向要倒过来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b5f491bd00a1:那有的琮没有脸呢。变形如此程度的三角能理解成北斗的话。那所有带角的东西都可以理解成北斗啦好吗。。倒梯形解释的很有意思。。为啥方圆的形状一笔带过,是否有逃避的嫌疑。。至于琮的长度,就是层数的意义为何没有提到。。当碗来用就略牵强了。请问碗底呢。试看良渚玉琮和十九节聪,中间那么细,怎么装东西。。把脸型花纹和形状分别解释,看来才有可行的解释途径吧!😂🐽
        海麟: @灵玉247 从外形到内涵都与北天极相通,故有此说,自以为这是关于上古史的最大心得。至于方圆造型,不是一笔带过,而是所谓天圆地方不过后人的以讹传讹,玉琮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天圆地方,其主体就是圆,在外围附了四个突起
        b5f491bd00a1: @海麟 。。orz。。是碧藤小哥@你的时候说的。。我以为是你呢。。话说为何箭头是七星吖。。这感觉真的很上天。。其他时候海麟都是很理性的说。。
        海麟: @灵玉247 哪来的碗?有说过像碗么?
      • 玢芬美藏: 作者很有想象力,这是远古文明研究必须的!不过巫为体,玉为用,太复杂,古人何以驭之?☕🤓
      • 南山南之陌小陌:写的真好,功力深厚,我也看过一些,玉衡,玉潢,可是我写不出来,就是特别感兴趣
        海麟:@南山南之陌小陌 谢谢。这是还原历史的一种推测,个人观点,不一定对
      • 580a2b8c6ff5:写的好棒!
        海麟:@580a2b8c6ff5 谢谢!
      • _Sylvia静:我觉得北斗七星有点牵强……
        b5f491bd00a1: @小镜儿儿 我也觉得有点扯。试问两个箭头如此变形后意义何在。
        海麟:@小镜儿儿 我觉得内在逻辑是通的,个人观点吧
      • edbe50528d80:功力深厚
      • 8509533f9bc8:又一次文物科普,过瘾
      • 道龄:喜欢!家就住在良渚博物馆边上,表示又长见识了👍
      • ak海鸥:写的有文化,学习了👍
      • 碧藤院落:玉巫教是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组织,值得深入研究。
        碧藤院落: @海麟 从这个意义出发,玉琮中空的内部,或许祭祀时是放上一些祭品的,以供吸引来的鬼神享用。可以参见礼记中记载的用玉柄的勺子盛羹汤,吸引鬼神前来享用。
        碧藤院落: @海麟 破解玉琮的意义,可以从巫的甲骨文着手,巫的象形大概代表沟通四方天地的意思,而琮是在巫的基础上中间加了一个圆,意味着吸引四方鬼神的意味,联系玉在玉巫教的意义是”玉是神的粮食”,玉琮无疑是玉巫教的重要法器,意义就是吸引鬼神的注意和前来。
        海麟:@碧藤院落 巫与祭祀、宗教、王权、历法等在上古时期很可能是同体的
      • 右岸时光:有理有据,厉害:+1:🏻
        海麟:@一袭旧衣任风雨 个人假说,抛砖引玉

      本文标题:神徽溯源:五千年前的玉琮之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sm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