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网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学新实践》课程的第6次分享中,陈六一老师为我们揭示了《一节课如何淬炼成一篇论文》的奥秘。我深感启发,接下来我将分享几点体会。
一、论文的触手可及
陈六一老师以一节精心设计的课堂作为生动的教材,详尽地展示了论文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从选题到构思,从资料收集到分析,再到撰写和修改。具体做法是从一节课准备的背景开始写,到这一节课教学实录的呈现,再到想阐释的一些理念,一篇论文就出来了。简单地说,备课的时候我们备得更细致一些,更系统一些;上课的时候,用心观察孩子们的表现,记下一些亮点;课后再结合一些前沿的理论知识,对这节课进行复盘、反思、重构,这样一篇论文就有了样子。在他的引导下,我逐渐领悟到,论文并非遥不可及的高山,而是可以从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汲取灵感,逐步积累、提炼和升华的过程。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每一位老师都会进行无数次的教学。其中,不乏那些经过精心打磨、充满智慧和创意的公开课。这些课堂实践,正是我们进行论文创作的宝贵源泉。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再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反思,论文的灵感便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过去,我对论文总是怀有一种敬畏之心,觉得它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然而,在陈六一老师的启发下,我逐渐认识到,论文创作其实可以如此接地气,如此贴近我们的日常教学。当我们把论文的笔触延伸到课堂实践,把理论的翅膀伸展到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论文创作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一件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事情。
此外,陈六一老师的分享还让我意识到,论文创作并非孤立无援的。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与同事交流心得,互相启发;可以向专家请教,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还可以参加学术研讨会,拓宽视野,激发灵感。这些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论文内容,还能够提升我们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二、实践与理论的完美融合
课堂实践是论文的血肉,为论文注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案例,使得论文内容更具现实性和生动性。然而,仅有实践经验是不够的,理论知识的支撑是论文的骨架,能够为实践经验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深入的分析。正如陈六一老师所强调的,课堂的记录与反思至关重要,它们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宝贵的财富。这些记录不仅是我们教学实践的直接反映,也是我们进行教育研究的原始素材。
然而,仅有实践经验并不足以构成一篇优秀的论文。我们需要将这些实践经验放入理论框架中,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炼出实践中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使其更具深度和广度。这需要我们不断积累、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找到相关的理论支撑。
为了能够在需要时迅速找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我们需要在平时不断积累。阅读、学习理论知识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这样,当我们遇到某个现象时,便能够迅速联想到相关的理论,从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当我们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完美结合时,论文便能够提炼出一些特别的亮点,对原有理论进行拓展。这些亮点不仅能够为我们的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还能够为理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这样的论文不仅具有实践价值,还具有理论创新性,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从模仿到创新
谢云老师在《教师写作:从问题到主题》的分享中,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模仿。这个方法并非只局限于一般性的文字创作,对于更为严谨、结构化的论文写作同样适用。实际上,许多成功的作家和学者都曾经通过模仿他人的优秀作品来磨练自己的技艺。
当我们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论文作为模仿的对象时,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写作技巧。这些技巧包括但不限于论文的整体结构、论证的逻辑性、语言的运用等。例如,陈六一老师的论文写作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他的论文不仅逻辑清晰,而且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如果我们能够选择自己或他人在教学中感触较深的一节课作为素材,然后模仿陈六一老师的写作方法来记录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堂实践中的种种细节。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专业的杂志中挑选文章进行模仿写作。这些杂志通常会发表许多优秀的学术论文,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领域的学者们在论文写作方面的独到之处,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掌握各种写作技巧,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论文写作中。
当然,模仿只是第一步,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创新。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模仿,我们的写作水平会得到提高,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观点。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跨越,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
总的来说,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观察、记录、反思,并持续不断地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我们就能够创作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论文。从量变到质变,从模仿到创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坚信,只要每位老师都保持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执着,他们一定能够在论文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