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 | 神秘秦氏一门消亡史

作者: 梦里依稀风铃 | 来源:发表于2021-10-16 23:26 被阅读0次
    《红楼梦》

    《红楼梦》中最富有神秘色彩的人物之一是秦可卿,围绕着她的争议历来是最多的。

    也难怪,因为她身上的谜团最多,死因又跟第五回判词判曲相悖,尽管有脂砚斋的解释,细究怎么看都有些疑虑。

    还有她的父亲,应该是养父秦业和弟弟秦钟,秦氏一门,颇具些神秘。

    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卫” ,文本中写她病死,  在十六回秦钟又突然病死,“秦鲸卿夭逝黄泉路”,他不但自己死了,还把他们的老父亲秦业给活活气死,一命呜呼。秦氏一家三口,没几回的功夫,在作者笔下全部死光光了。

    这是《红楼梦》至17回,集中出现的一家人,秦可卿、秦钟姐弟俩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篇幅。凭空而起的这秦氏一家,父亲秦业几乎是个笼统的代指,知道有他就行了;对秦可卿呢,作者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服饰外貌神态描写,通过侧面烘托、最高权威者的肯定、旁人口中的评价等,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袅娜纤巧、貌美如仙、温柔和平的女子;秦钟经铺垫后第七回出场有段精彩描写,“  一个小后生,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怯羞有女儿之态。”  古代的审美和现在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凤姐推了推宝玉说 “比下去了”。

    可见,这秦家姐弟俩都有着不俗出众的相貌,难怪宝玉一看就喜欢,立刻认为知己。

    秦可卿死后隆重奢侈的葬礼,伴着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作者安排他们一家,一个个的走向死亡,相当于死绝不留痕迹,如此悲剧凄惨的结局,这样的安排,其实有很深的指向性。

    天上人间,亦真亦幻

    《红楼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首先这几个人物就是虚拟的,为了完成某种使命而来。

    先看秦可卿的父亲一一秦业,秦即 “情”,业即“孽”,这是个佛教意味很浓的名字,想起太虚幻境里的那副横额一一 孽海情天,他占了两个字,也就等于占全了,曹雪芹起名一向讲究,这个叫秦业的,他本身就是孽海擎天的象征,通过一儿一女来演示“孽海情天”的悲惨结局。他的出现更像虚设的隐喻。

    所以书中没有具体的实质的细写,只是在第八回秦钟已经要到贾家家墊去上学了,才对他作了介绍。

    “这秦业系现任工部营缮郎中,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早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 ”,这段是对他最详细的介绍。

    此后,这个人物基本就没了,在第十五回中提了他,表明他也来发送可卿而已,然后在第十六回,直接让儿子秦钟气得一命呜呼了。

    书中提到了秦业与贾府的瓜葛,有人不解秦可卿一个孤儿,身世贫寒,好像嫁入贾家算高攀了,门不当户不对。个人不赞同此观念,这个“瓜葛”就说明秦家与贾家的交往不是一两日,有渊源和关系。简单说从秦业的年龄上推算做了几十年的官了,且与贾政为同僚,没准还做过贾政的师傅,“营缮郎”也是五六品的官,相当于现代的司局级干部,贾珍是世袭三品将军,三品将军的儿子娶五品营缮郎的女儿,况且可卿品貌俱佳,有一份自幼的教养形成的气质摆在那里,能嫁入贾家,情理之中也没啥奇怪的。

    《红楼梦》太虚幻境

    再说重点人物秦可卿,作为入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女子,她的设计倾注了作者很多的心血,反复改动,她身上的象征意味很浓。

    她就是前二十回里,作者“大旨谈情”“总关情”的化身。判词第一句“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可谓点睛。

    就像贾宝玉是天上的神瑛侍者下世,林黛玉为西方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所生,秦可卿也是来自天上的太虚幻境,他们各负使命,“-干风流孽鬼下世”  去了结未完的情缘情债。

    记得第五回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秦可卿引他入梦,见到警幻仙姑。看见“情天”二字——太虚幻境宫门匾额上有“孽海情天”,意思是借幻境说人世间风月情多。这是揭露封建大家族黑暗所用的托词。“幻情身”一一幻化出一个象征着风月之情的女身。宝玉被警幻仙姑引见她的“吾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那位仙姬,就是秦可卿所幻化的形象。

    作者取“兼美”这个名很有意思,兼具各样之美,代表女性最完美的样子,如鲜艳妩媚如宝钗、袅娜风流如黛玉,也许还合有十二钗其它女子的特质,这样的一个“可人儿” 在梦中许配给了宝玉,在警幻的授意安排下。初尝缱绻云雨。后又一起堕入迷津。

    写这些,无非是借此警醒主人公贾宝玉,因为他代表着贾府这个世袭大家族的未来。

    可惜他并未开悟,依然糊涂。

    那么作为“兼美”的秦可卿,这个代表薄命司十二钗的一个缩影,她必定还要幻形入世,去经历所谓的“情关 ” 、伤害和牺牲,无论是判词画中的“美人悬梁自缢”,还是文本中“心病难解” 的病死,年纪轻轻的生命消陨,亦代表着难以诉说的罪恶。她的温柔貌美、女性魅力正应了“美丽有罪”  “红颜薄命”,置身于那样淫乱、无度的宁府,面对执掌家族大权的公公贾珍的觊觎、引诱和占有,女子的她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以死解脱。

    死后隆重热闹的葬礼显得更加荒唐,“造衅开端实在宁” ,家败的根由在贾珍、贾蓉之流。

    每次看秦可卿这个人物,跟其他人物比较,会有迷离之感,似乎清晰,又似乎模糊,亦真亦幻的。这个从太虚幻境中幻化出来的人物,作者是借她的命运警示众人,她身上是负有使命的,所以她临死之前还不忘托梦给凤姐,交待一件“未了的心愿”,挽救贾家的日后,即从“盛筵必散”的道理说起,给贾家发展留有“退路”的治家方案,其中还泄露了某件天机。

    太虚幻境

    曹雪芹写可卿姐弟,不是单写,写可卿与熙凤放在一起写,写秦钟与宝玉搅在一起写,姐弟俩分别做了王熙凤与贾宝玉的陪衬、镜子。

    秦可卿的弟弟秦钟,按谐音,可以理解为“情终”,表字“鲸卿”,古代有一个词叫做 “钟鲸”,其解释为形同鲸鱼的撞钟木,“撞钟木”的寓意很明显,警醒世人的作用,所以秦钟这个人物除了担当陪伴宝玉,因情深而误人害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一一  敲响警钟。

    果真为 “情”的化身,逃不过一个“情”殇。

    宝玉初见他时,立刻呆了,他们互相倾慕,成为知己,宝玉为了能与他在一起,素来厌恶的读书也郑重地开始,只为两人能在一起结伴,亲密状难免不为旁人猜测。

    后来秦钟在参加姐姐的送葬途中,与小尼姑智能儿偷情绻缱,染了风寒回家休养,不久,因智能儿去找秦钟,被老父发现,气的将秦钟暴打一顿,自己反倒气死了。秦钟为此痛悔交加,不几日也死了。一个青春男孩,因染风寒和挨顿揍就一病不起,夭逝黄泉,怎么看都让人感到突兀。

    秦钟之死,是作者的有意安排。第五回中宝玉游了太虚幻境,见到众姐妹的结局,依然不悟,警幻仙子便把自己的妹妹可卿许配给宝玉,让宝玉初试云雨情,自此告别“淫”字,希望宝玉能够改变性情,“从此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与经济之道,” 振兴家业。然而,宝玉仍然未悟,性情不改,所以秦钟便出场了,打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宝玉,情欲伤身,希望宝玉能幡然醒悟。

    16回秦钟死时对贾宝玉说的那番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真的是用生命陪宝玉来玩,可宝玉并没有听进去。

    有意思的是,秦家姐弟短晢的一生,似乎只是为了告诫他人。秦可卿死时,托梦给王熙凤,说贾府的兴盛不过是一时的,早早为以后的出路打算,并给了如何避祸之法;等到秦钟死时,临终遗言也是一样,劝诫宝玉要好好学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可惜呀,一再地提醒,人们仍然只看到那种花团锦簇、旖旎多姿的富贵风流,并不忧虑日后的“大厦将倾”。

    荣宁二老借托警幻仙子的劝诫终成了一场空。

    作者把秦氏一门(秦业、可卿姐弟)安排在“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事“元妃省亲”来临之前,让他们先行相继死去,是贾府后来覆败的预兆,

    总之,秦氏一门从出现到消亡的命运轨迹,就是贾府日后的缩影,再次预示小说中贾家儿女最后的结局,这些人的最后下场都很惨,悲剧从一开始就定好了调。

    2021--10      (风铃手记)

    《红楼梦》第十七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红楼 | 神秘秦氏一门消亡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bjb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