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论语》颜渊第21节。上一节讲要如何才能把仁礼德政向外推广。这一节就具体讲向周边推广德政的三步曲:崇德、修慝、辨惑。
崇德:崇尚推崇仁德之政,这是天下归仁的根本之办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修慝:慝为奸邪,邪恶之意。对于邪恶(错误、非德)的政体、执政理念,要努力去修正。
辨惑:要有正确的是非观,要明辩德政与慝政。
有学生问具体这三步要怎么走?孔老夫子先表扬这次提问,善哉问!然后就一项一项很仔细地为学生解答了问题:
如何崇德?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把自己的做好,并取得成就。在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先做到上克己、下复礼,社会和谐有序,民众安居乐业,且上下齐正。这就是在推崇德政了。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榜样、样板,正能量丽向外辐射。
如何修慝: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批评修正自己执政时的过错,不批评别人的过错,不是在消除修正错误邪恶的政策吗?以自我修正,来让别人(别家、别邦)来改正或避免犯类似的执政错误。
如何辩惑: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惑从何来,惑从冲动中来。一时忿恨,忘了自己的身份,也忘了亲人民众,不是迷惑吗?如何辩惑,唯冷静尔!
虽然上一节提到了察言观色,要充分了解别人(别家、别邦),但要推崇仁德,终归要从自我做起,且不受外界的影响。
做好自己,修正错误,冷静以对,不受外界对自己仁德之政的干扰。然后用自己的德政成果,去正面带动影响周边,做到三步到"达"。
在推崇德政的路上,孔老夫子仍是秉承了不争、不权的原则,由内而外,从自我做起。
孔老夫子之道,当真是一以贯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