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差党专题推首备选人物创作
囚禁40载,这个曾侥幸逃过一死的“弑童者”将同时迎来死亡和自由

囚禁40载,这个曾侥幸逃过一死的“弑童者”将同时迎来死亡和自由

作者: 法国话事姐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02:59 被阅读162次

15日,在四十年前“侥幸”逃过死刑判决、被判处终生监禁的弑童者帕特里克·亨利因身患癌症被获准假释。令人不禁想起数十年前其辩护律师巴丹戴尔在陪审团前的总结陈词:“人类鼓动死刑的所有噪音终将消亡,到了那一刻,你们和你们今天的裁决将成为历史的孤家寡人。你们的孩子会长大,请那时再看一眼他们的目光吧”。

1976年1月30日,在法国特鲁瓦市(Troyes,现为知名“打折村”),一个7岁的小男孩菲利普·贝特朗(Philippe Bertrand)失踪了。绑匪向男孩父母索要100万法郎赎金,并依次给出一系列线索:他先是将附有菲利普手套的信件投到了男孩家附近的信箱,再令收信人一步步按指引找到了孩子的靴子、大衣。

虽然绑匪最终没有到指定的停车场去取赎金,但警方在此过程中锁定了一个重大嫌疑人——24岁的青年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13日,在被逮捕、羁押48小时后,亨利因证据不足被依法释放。然而,这个绑架案重点嫌疑人做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四处接受媒体采访谈论此案,大出风头。不过,警方并没有因他的高调行为而放松调查,并寻得了一个新线索:亨利不久前化名另租了一间房。2月17日,警方将其逮捕,并在租屋床下发现了7岁小菲利普的尸体。事实上,孩子早在多天前就被杀死,脖子上留有清晰的勒痕。

案情公布后,全法民众愤怒的狂潮达到顶点:在过去的几天里,亨利白天到处在媒体面前发表对儿童绑架者的愤慨,并坚持一定要给这个罪犯判死刑。他甚至还跟认识的记者一起吃饭、逛夜总会。与此同时,被亨利杀死的男孩就躺在他房间的床铺下。况且,亨利父母与小男孩父母是熟识,亨利显然是赢得了孩子的信任后将其绑架。并且,他在勒死菲利普后,还继续向其父母索要赎金。简而言之,亨利就是一个无耻、残忍、虚伪的杀人犯。

帕特里克·亨利(左一)

当时有媒体公布了一项民意调查:99%法国人都赞成对这个人渣尽快实施死刑。甚至法国一些部长都打破沉默、顺应民意地表示应当对此案启动速审程序。

在“赶快弄死他”的愤怒情绪成为绝对主流时,法律界两名反对死刑的大律师巴丹戴尔(Robert Badinter)与博克其容(Robert Bocquillon)介入了。其中,巴丹戴尔的儿子时年与被害的菲利普同岁,然而他还是出面为亨利辩护。

巴丹戴尔

亨利这个极端案例看上去不能算反对死刑的好机会,因为他实在博不到任何“同情分”:首先,他之前就有偷盗、开车撞人的案底。不客气地说,这就是个危害社会的人渣;其次,有证据证明亨利是蓄意谋杀,而不是激情杀人。小菲利普尸检报告表明,亨利在勒死小菲利普前给孩子注射了麻醉剂。警方认为,亨利并不是临时起意杀害菲利普,而是一开始就打算在赎金得手后杀人灭口。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案前不久,一个年纪更小的激情杀人者就被执行了死刑,尽管其案件还存有一处疑点。

在贝特朗夫妇巨大的悲痛和小菲利普遗体照片面前,陪审团实在没什么理由不判虚伪、残忍的亨利死刑。因此,其律师的辩护重心并不是这个人该不该死,而是法国压根不该有死刑。

反对死刑的被告律师们运用大量数据,小心翼翼地对抗陪审团的质疑:

问题1. 清除这个人渣难道不是为民除害、减少安全隐患?

数据证实,对风险偏好高的蓄意谋杀者和热血冲昏头的激情杀人者来说,死刑的恫吓与降低犯罪率作用并不明显;

问题2. 关押死刑犯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用金钱的标准来衡量人命的价值?社会不该这般冷血;

问题3. 杀人偿命,我们只要正义:

理性与情感有时难以调和。更详细地说,现代社会法律的新目标是制约国家的权力:公民为获得保护,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让渡给国家。但如果不制约国家的权力、将生命的决定权也让渡给国家,后果可能非常血腥。我们在历史上完全可以找到不少类似佐证。

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将死刑完全废除,从而使国家再无剥夺人生命的权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国的参审制中,扮演精英角色的法官可以参与到陪审团的最终讨论中,因此专业复杂的知识更能起作用。

亨利辩护律师巴丹戴尔在结辩时说道:“陪审团的各位,人类鼓动死刑的所有噪音终将消亡,死刑终将被废除。到了那一刻,你们和你们今天的裁决将成为历史的孤家寡人。你们的孩子会长大,那个时候没有死刑,请那时再看一眼他们的目光吧”。

亨利最终被判处终身监禁。4年后,就任总统的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任命巴丹戴尔为司法部长,并在同年废除死刑。

那么杀人者亨利后来怎么样了呢?在被监禁25年后,他曾于2001年获准假释、找到一份工作,甚至还出了一本书《你后悔吗?》。不过,隔年他就因偷窃商品、以及持有10公斤大麻在西班牙被捕,再度回到监狱。

自那以后,亨利的数次假释请求皆被驳回。2016年1月,麦伦(Melun)地方监狱同意他有条件假释,条件是试行3个月的准许外出、6个月的半自由监禁、戴10个月的电子手环,以及7年的持续监控。然而,在检方立刻提出异议后,上诉法院在亨利生日的这一天驳回他了的申请。

今年9月15日,在监狱里呆了40年的帕特里克·亨利因患上癌症被判缓刑,被允许出狱。亨利的律师莱维(Hugo

Lévy)近日表示:“亨利已被囚禁了四十年,并患有致命的疾病,因此这一决定是合理的”。据称,亨利还可领取“退休金”。一位名叫维斯(Martine Veys)的女士会帮他在法国北部“租一间公寓”。

相关文章

  • 囚禁40载,这个曾侥幸逃过一死的“弑童者”将同时迎来死亡和自由

    15日,在四十年前“侥幸”逃过死刑判决、被判处终生监禁的弑童者帕特里克·亨利因身患癌症被获准假释。令人不禁想起数十...

  • 高贵的浪漫

    艾米莉和负心恋人巴克斯约定在小树林私奔,她侥幸逃过了死亡,但她对爱情的幻想随着当年秋天的落叶幻灭,敏感谨慎的她最终...

  • 《当尼采哭泣》 读后感 2021-09-24

    人生的四大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包括意志的选择和因自由而有的责任),孤独,人生的意义(或者无意义)。 人终有一死,...

  • 死亡漫画

    最近同时在看两部关于死亡的漫画,《自杀岛》和《死亡预告》。 死亡,这是个终极话题。四大终极话题:死亡、自由、独孤以...

  • 这个世界,我曾来过

    这个世界,我曾来过 _____假如明天我将离去 看了非5的死亡体验,...

  • 《野草题辞》笔记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

  • 野草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

  • 远囚

    天空戏弄了飞鸟,深海囚禁了游鱼,远行的囚徒没有自由,走向死亡。 冬天的北京,掺杂着老态龙钟的凄凉和躁动不安的喧...

  • 失去了太阳的光辉

    那些歌颂自由的人都在被囚禁 一个朋友曾对我说:那些诗者所歌颂的事物正是他所渴望且未曾拥有的。 这不禁让我想...

  • 主机级别的FPS手游?《死亡效应2》让你在太空中和丧尸玩游戏

    《死亡效应》系列曾被玩家誉为《质量效应》和《死亡空间》的结合。它既包含了《质量》大气的科技感场景和高画面素质,同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囚禁40载,这个曾侥幸逃过一死的“弑童者”将同时迎来死亡和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cy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