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论点回顾:
每一个人,都有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借助人体的心理-生理能量,发挥出超乎寻常的效果。心理能量与生理能量是同一的。心理潜能的开发需要依靠语言和意象。现实社会意识控制个体意识。个体意识只有获得相对于现实社会意识的自由,才能发挥出心理潜能的效用。
一.不能成为“超人”,但要超越自己
首先,本文不是鸡汤文,更不是搜索一下复制粘贴的网络常识!本文介绍的方法和论述的理论,是出自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
人的大脑只有部分得到开发。人体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参看《人的潜能和价值》)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面对日益加重的社会压力,面对社会压力带给人的心理问题,面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活动的干预,人只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心理潜能,才能从容应对,妥善处理。
心理潜能的开发,不可能让人变成“超人”,但一定可以让一个人超越平常的自己!
心理潜能的开发,是帮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类的“第三只眼”是大脑内的松果体,是道家的泥丸宫,武术家的上丹田。本篇先介绍开发心理潜能的方法,做通俗易懂的阐释。再用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和意象对话,文化人类学的文化发生学,现代中医的养生学理论,对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加以证明。(本篇后半部分轻度烧脑。)
二.开发心理潜能的三个步骤
那么,怎样开发心理潜能?
起步阶段,可以参考这三个步骤:
(一)认识自我
在这里对精神分析学派的读者说一声抱歉,本文讲的自我不是弗洛伊德的那个和本我、超我发生关系的“自我”。
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的自我是在本我的原始欲望和超我的高尚束缚中挣扎的折衷体,那么,他已经暗示自己要承担这种心理矛盾带来的心理问题的可能性风险了!
怎样认识自我?知人先知面。认识自我,要先“看到”自我的意象。意象,是心理形象。自我的意象,就是每个人自己心中的自己的形象。
躺在一张床上,放松身体,调匀呼吸,闭目冥想。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让注意力随着气息的吞吐而上下。当心中不再有杂念产生时,观想身处一条楼梯上,在沿着楼梯缓缓往下走(楼梯的样子和周围的环境,还有走多久,怎么走,都不要刻意关注,心理活动会自动给出意象)。当走到某一处转角,观想看到一面镜子。现在镜子前,镜子里面的影像由模糊逐渐清晰。最后,直到看清。这个影像,就是你内心潜藏的自我形象!他就是你的自我意象!
有的人可能其貌不扬,但是心理自我意象却美若神仙。有的人也许道貌岸然,但是心理自我意象却是一副悲伤的样子。有的人的心理自我意象不是人的样子,而是动物。
心理的自我意象往往不同于人的现实形象。(二)放下自我
认识自我以后,许多人会想,接下来就该是对话自我,接受自我或者改变自我了。不好意思,不是!
自我的心理意象一直隐藏在人的潜意识领域。这一意象被心理察觉,就意味着人每天的心理活动会自主的处理人的意识层面的想法和自我意象之间的矛盾。
对存在于潜意识领域的自我意象的改造等做法,会带来极大的隐患,因为人对潜意识领域的认识尚且十分有限。
顺带说一句,在催眠中给人心理暗示来改变人的潜意识的治疗方法本身就有危险。不仅不道德,而且不科学。
所以,不要借助外力来干涉你的自我意象。你可以请别人帮你上课点到,帮你做作业,但是,你必须亲自上厕所小便!
我们都希望变得更加接近于完美。我们就必须要“放下”这个不够完美的自我。但是,这个自我一直都在,不管你见或是不见。所以,你从来没有“举起”过这个自我,又何来放下一说?
人本主义心理学具有回归美学和哲学的趋势。放下自我的心理活动方法,是这样的:睡觉前,平躺在床,放松身体,放空心里,冥想调息。当身体自然产生舒适感的时候,冥想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不在,自己身处无边宇宙中。保持这种状态入睡。第二天醒来,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会感到精神更好。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对环境和关系,还有周围人的细微变化,都能察觉,并做出最佳应对。
佛教哲学的三法印之一“诸法无我”及其相关的禅定修持,可以看做是古代的“放下自我”的案例。道家在这方面的心法流传的更多更详细。这里就不加赘述了。
(三)生活而已
本文之前的章节论述过异化劳动带给人的全面异化。
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稍加用功,也是修行。马祖道一认为,禅修就是平常心做平常事。
例如,逆腹式呼吸法可以帮助小腹减脂。但没有必要专门抽时间报什么瑜伽班去练习。只要坐在办公室里,也能时刻用逆腹式呼吸法。而且这种深呼吸会供给大脑更充足的氧和营养,提高工作效率。逆腹式呼吸法的特点图示。
生理能量就是在每天的点滴积累中提升。心理活动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平衡,发展,最后趋于完善。
心理潜能的开发,从来没有一蹴而就。所谓当头棒喝的顿悟,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积淀。
认识自我意象,可能在刹那间完成,但放下自我和生活中的修行,需要顺其自然,聚沙成塔,最后水到渠成。
生活中的潜能的开发,是在生活中的养生中进行。
人的心理活动(个体意识)和身体的辩证关系,以及本文提倡的意象审美的潜能开发方法,将在下文的论述中说明。(轻度烧脑要来了!)
三.养生学与美的起源
(一)历史指向人类再次进化的必要性
人类进化的历程可以被描述为两个阶段的质变:从海洋到陆地,从树上到地上。人类胚胎在羊水中发育的过程,揭示了人类从海洋到陆地这一进化阶段的重要性。
人类的产生,即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的完成,以工具的制作和工具对生产力的推动为标志。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人的关系的集合体的社会,在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的过程中产生社会阶级,阶级剥削,和阶级斗争。
现代社会的矛盾集中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使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无法由资本主义社会和平过渡产生。
无限宇宙的真理是无限的。人类认识是有限的。人类社会的完善需要人类认识更加趋于完善。认识的完善,一如人类进化史昭示的,是伴随着人类肉体的进化。
(二)文化养生学的人类再进化依据
大脑是意识活动的场所。意识活动会引起身体的生理变化。神经系统传导的身体在意识活动时的反应集中在腹部,因此西方非显学的医学中称腹部的这一场所为腹脑,即中国古代养生学所说的丹田。
所有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养生方法都需要以一定的精神活动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身体动作。
大脑是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大脑的功能。物质的功能也是物质的。所以意识本身是物质性的。个体意识的内容是对在外的反映,是由外在物质决定的。意识的内容被特定引导,会使大脑的意识功能被特定引导。当大脑的功能改变的时候,大脑会通过神经系统改变身体机能。身体机能的改变会带来器质性改变。这一改变一代一代人累积,会产生基因改变,诱导出人类的第三次进化的契机。
(三)精微物质与美感
这一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在个体中,个体意识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只是这个过程的量变积累需要人类在实践劳动中给身体积累下的转化机制发生作用。
在中国养生学理论体系中,能对意识活动做出积极反应并且将意识活动的影响及时传递到肉体的物质,被称为“气”,其实,是“精微物质”。养生方法运用时身体和精神的体验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自我实现的体验的描述。这种自我实现是养生学方法带来的极致的审美体验。(参看《云笈七笺》《黄帝内经》)
人是类的存在物。人类个体的养生符合人类的种族延续的要求,也符合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和人的自我实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道可道,非常道。养生为求悟道,悟道才能真正养生。用道引导意识活动,正是将天地不言的大美纳入心中。道是人类文化中描述的客观规律。所以天地的大美本来就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人化的自然。
这种美被养生活动这一个体的文化活动和审美活动经验,并在个体的意识和身体中产生美感。
产生美感的这一审美活动需要以精微物质为纽带,来实现个体意识转化为个体物质。所以美的内在结构就存在于精微物质的特性中。
(四)美的内在结构在于人体精微物质的特性
美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人。
劳动中的内心体验和身体活动的感悟凝聚成最早期的养生学。
养生的目的正是让人在劳动之余尽快恢复,让人的意识活动和感官得以提升,让人在物资稀缺的时代能发挥更大的力量,让人与人有一种不会彼此耗费精力却会彼此融洽能增进协作的社会关系。
养生的诞生,是人类在诞生初期得以生存的凭借。
人类在养生中静观世界,内省自我,关怀彼此,由此创造出物资匮乏却其乐融融的原始乌托邦。
为了强化这种内心体验,人类开始将这种体验以劳动产品表现出来。
当人再感性认识这类劳动产品时,养生的内心体验得到来自物化劳动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强化,美感由此真正产生,美因此真正被劳动创造出来。
美的物质根源在于精微物质连接个体意识和个体物质的特性。美的起源在于人类生存所需的养生活动基础。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养生活动。极致的养生活动是极致的审美活动。
本文认为“美是什么”中的“美”在现代社会,不应被视为“什么是美”中的“美”的抽象概括的结果。
许多事物能在特定语境下被判断为“美的”。因此本文追溯人类的进化和文化历史的发展,在人类最有价值性和最具典型性的审美活动中,结合美感,对能被探讨其本质的那个“美”做出描述。
美的本质没有消失,所以我们无需禁足于美感中的美。美感中的美是通过论证,来说明美的本质所根植于的现实物质根源,即能够被人类实践改造的物质根源,而不是抽象的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根源。
四.意象审美对心理潜能开发的意义
心理潜能的开发,是心理-生理能量的开发。个体意识活动会带来个体身体物质的改变。人认识自我,再放下自我,人的精神就能更好的影响自身物质的改变。
人在审美的心理活动中,更能做到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统一。美感从文化发生学的层面来说,就是心身统一的产物。美的意象因此能存在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领域。
身心统一能唤起无意识领域内的美的意象。这些意象在心理活动中会自主的完善个体的自我意象,实现个体心理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