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才能秋收,这是庄稼人最明白不过的道理。从前,清明前后的家乡正是春种最忙的时候。
家乡的地形属于丘陵,水田圈在山与山之间,形成“山隔田,田隔山”的景象。水田作为稻谷的出产地,提供人们一年到头所需的粮食,自然是各家各户春种的重中之重。
惊蛰以后,家乡人就开始撒谷种育秧苗,之后的一段时间边修渠引水耕田,边等待秧苗长大。
到了清明节前后,秧苗大概长得有十五厘米高了,水田也已经犁遍耙平,插秧的日子紧跟着就到了。这个时候的田野里到处都是人,热热闹闹的。人们互相帮衬,先插完我家的再去插你家的,争分夺秒地跟时间赛跑,赶在最适宜秧苗生长的时节把田插完。
靠山吃山。那一座座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山也用自己的方式哺育着家乡的人们。半山腰以下,人们开垦出来种玉米、花生、木薯,山腰往上的土壤有些贫瘠,正适合种些茶树或果树。
为了全心全意地忙田里的活,人们一般会提前将山上的地打理好——耕地播种玉米或花生,扦插去年留存下来的木薯茎,给果树喷一喷防治虫害的农药,将茶园的春茶采摘完。
母亲在采茶“三月三,狗拜山。”这是家乡流行的顺口溜。说到三月三,对广西有所了解的人可能不难理解。因为壮族同胞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一天举办隆重的庆祝仪式。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往往会跨越民族或国家的界限,就好比湖南卫视举办的“汉语桥”活动,它连接了全世界对汉语感兴趣的人们,兴起了全世界学习中国话的潮流。同样的,虽然家乡人大多属于汉族,但是也和壮族同胞一样,形成了庆祝三月三的惯例。不同的是庆祝的方式。
在家乡,三月三就是清明节,清明节就是三月三。扫墓是清明的主题,“拜山”就是去扫墓。你可能会很纳闷,为什么是“狗拜山”而不是“人拜山”?说实话,我也不是特别清楚。也许是因为家乡人惯养狗,拜山的时候通常会有狗跟着去,有人便开玩笑说,狗也来拜山了。我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因为家乡人性格爽朗很爱开玩笑。
农事固然重要,祭拜祖先也同样重要。中国人对待天地和祖先从来都是敬重有加的。天地孕育万物,所以要祭天祭地,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祖先繁衍后代,所以要祭祖祭先,缅怀过往祈盼未来。到了三月三这天,整个蔡氏家族的人们停下手里的农活,聚集在蔡氏祠堂,炒菜备饭,然后分成几拨人赶赴各处的祖坟扫墓。
春和景明,最适合爬山。祖坟安葬在不同的风水宝地,而风水宝地往往位于穷山峻岭之间。我最喜欢的,就是随着家族的长辈们穿梭在崎岖的山道去拜山。由于三月三那天不一定是周末,为了去拜山,有时候还需要请假。老师们也都能理解,往往都会同意。
习习和风吹拂,清冽的山泉水叮叮咚咚在山涧中流淌,林间鸟语花香,拜山对于我来说像是一场远足,然后在青山绿水之间和祖先们一起吃一顿丰盛的野餐。
黑糯米饭黑糯米饭是清明节的特色食物。它是用枫树叶泡的水煮熟的糯米饭,呈蓝黑色,吃起来比平常的米饭多了一种枫香。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吃。在广东工作的姐姐前两天在微信上发信息说,“貌似好多年都没吃到黑糯米饭了。要是现在能吃上一口母亲做的黑糯米饭,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呀!”
我也想吃。跟母亲提起,她也有些想吃了。“要是知道哪里有枫树叶就好了。”糯米倒是能买到,只是住家附近找不到枫树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清明时节,山里的宝贝很多。只要你细心去寻找,就能有不少收获。首先是野味,有酸啖菜、苦沫菜、棘菜,还有生长在泉水中的田螺。小孩子关注的,则是可以吃的果子。杨梅这个时候有拇指大小,因为还未成熟所以很酸。嘴馋的孩子就会摘来丢进嘴里,快速地嚼两三下之后连核也吞进肚子里,然后“吧唧”着嘴直说酸。大人见状便取笑他们:“让你们贪吃,这回酸得牙都倒了吧?”
开在山上的花是金银花。金银花的味道是轻柔舒缓的,一如它清丽低调的花形。有风的时候,淡淡的香气吹散了,糅进山间泥土和树叶的气息,闻起来清新怡人。金银花摇曳在和风中,宛若翩翩起舞的仙子。
金银花山上还有一种野果,叫铳北子。小孩子会摘它来充当竹铳的子弹。竹铳是家乡小孩儿最常见的玩具。用直径比拇指略大的小竹筒做成,竹筒中间的孔比较小,大概和筷子夹菜的那一端大小相同。把铳北子塞进竹铳的一端,用筷子做成的杵杆一推,铳北子从竹铳另一端出来的时候会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像极了放鞭炮。小孩子很喜欢这“噼里啪啦”的响声。
竹铳都是自制的,去拜山之前,大人们忙着准备饭菜,小孩子们则忙着做竹铳。我小时候可是制作竹铳的高手,做出来的竹铳好看又响亮。
竹铳和铳北子如今我虽已远离故土,但是家乡三月三去拜山的习俗依然和以前一样。听母亲说,前几年为了让小孩子们都能去拜山,家族的长辈们特意将拜山的时间安排在与三月三相近的周末。2014年以后,广西自治区政府将“壮族三月三”作为区民族习惯节日并予以放假两天,孩子们再也不用请假去拜山了。真是个了不起的决定!
清明节的颜色对我而言,并不是肃穆的灰白,而是活泼愉悦的五彩。我喜欢糯米饭的黑,喜欢金银花的黄与白,喜欢天的蓝、山的青、树的绿。我喜欢清明节的家乡,就像喜欢春天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