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草随拍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处于不同场域,扮演不同角色的人,难免不被流言蜚语击中。“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许多人会变得自闭,或者远离可能出现流言的场域,有的人甚至间断性出现“社恐”症状。可见“流言蜚语”是有害的,需要小心、提防、远离。
基于它对于自己的干扰,和对亲朋、同事的伤害,多年以前,初入职场时,就对“流言蜚语”做过审视,并写过一则诗《戏说流言蜚语》,戏说过那些风言风语。
如下:
嘴巴一张,
它们就从唇齿间溜出来,
拐几个弯,翻几道墙,
被送进一扇一扇的耳朵。
进入耳朵后,就不由自主了,
被包装、粉饰、肢解,甚至
被添了油加了醋,
有的被生生吞进肚子里,憋着,
有的终于憋不住被吐出来。
在风中,它们翩翩的演绎
是了的非、非了的是,
直了的曲,曲了的直。
—— 这就是我当时尝试描述的“风言风语”,也是“流言蜚语”。
“真相”往往在背后,一种“藏”的状态,“沉默”的姿态。好的言语透着“善”和“美”,蕴藏着“智”。而劣质的话语,其背后往往隐着劣质的人品。“话说出去之前,你是它的主人;话说出去之后,你就成了它的奴隶,因为那些话语被烙印上话语者的“思想”“状态”“人品”。”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言语被高速传播,影响常被扩大、难以预料,常常是“覆水难收”。
关于慎重对待“言语”,还有许多类似警示的句子,从远古传到当下,诸如 “言行,立身之基也。谨言为修行之要”。都是在强调一个“谨”字。
现代社会开放活跃,人们免不了社交,而“言谈”又是重要的社交手段之一。我们不能不言谈,然而,就象一首优美的曲子必有恰当的休止一样,言谈中怎缺得了一个“谨”字呢?蒙田也曾说过“缄默和谦虚是社交的美德”,“谨”必是“谦让的“、“停顿的”,甚至“缄默的”。以现代方式说出来的“一句话”,我以为,也不乏实实在在的“善言”“谨语”。 比如在简书交流,大家或者写小说,或者写故事,或者写现代诗。若没有亲历生活,很难写出细节以支撑小说的圆润;写现代诗的,若没有消减修辞的“真挚”,就更加难以共情、动人。
常会听到人们说“这个人,直来直去,快言快语”,言语间透出对其言语之“直和快”的夸赞,而对于木呐者却往往视之为愚,嗤之以鼻。殊不知,呐呐寡言者未必愚,喋喋不休者未必智。“快言快语”图一时之快,往往失之轻浅,失之偏狭,甚至失之谬误。 “快言快语”若不为有意者利用,无非扰乱视听,而可怕的是那些个言语,往往被“添油加醋”、“放大扭曲”,演变成了“流言蜚语”;也或者言者有意,听者也有意,一句轻悄悄说出的话便直捣心窝子了。难怪俗语说“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更有“口是伤人斧,舌是割心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诸如此类,实际上都是人们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啊。
“话说出去之前,你是它的主人;话说出去之后,你就成了它的奴隶。”,确如是,“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谨”言多好,让你我免于做“奴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