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c7c706028ad1be18.jpg)
教育,是慢的艺术。
九月一号开学到现在,我一直在提醒自己慢走,再慢一些,我觉得自己的教学行走可以用“得寸再进一寸”做定义。
有一种课堂是最可怜的,那就是我们在讲空课,而且还得拿出最认真的态度。
很多时候我内心很急躁,孩子们上课总是处于游离状态,明明看着黑板在听课,一提问却什么也不会。最有意思的是昨天提问“四川乐山大佛在哪个省?”他们竟然脱口而出告诉我“河南”。
我倒是没意见,关键大佛不愿意。我开学的前几节课一直在给孩子们讲“思”——思想,思考,反思,我期望可以给他们带来改变。
改变change这个单词里面有个chang长,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点石成金但是最熬人的是这个漫长过程,我们能不能做到坚持这一点很重要。
九年级的孩子们自然有了更多的思想,我们总发愁孩子们毕业们毕业之后何去何从,其实这完全是过度焦虑,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归属,总能各就各位。
而我们则需要有静的姿态,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蜗牛班十几分的孩子,我们要降低期望值,再降低一些,我们要的不是得寸进尺,而是得寸再进一寸。
上课前,先检查“三本”——课本,笔记本,练习本。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我强化了两年,这是第三年但是还是没有形成习惯,可见行走的步履维艰。
两个班还是有个别孩子开学到现在连一支笔一个本都没有,他们说自己啥也不会,买这些浪费。我笑笑,你坐在教室啥也不想干,坐在这里是不是也是浪费?比如时间,比如你的才华?
教蜗牛班对我来说就是思想的救赎,从抓狂到平静,我们救赎的不只是孩子们,更是自己对教育的思考。
努力对于考学有意义吗?没有!一二百分的成绩是没有普通高中可以选择的。但是为什么还要强调努力?很多时候我们是为了完成学校的考核,即便再差总要有个排序。
但对我来说,努力的意义是为了让孩子们看见,看到,看清。我们总要试一试,然后才能正确定位自己,才会看到原来我也可以。
比如班上的明圳,他以前上课总是忙着说话,睡觉根本没有时间听课,现在他开始规划自己,竟然靠着死记硬背非常流畅地背下四个句子。
这四个句子对考学有帮助吗?基本没有,但是对他却有了很大的影响,他上课不睡觉了,而且还拿起笔做笔记了,这在以前是压根不存在的事情。好有令航,他最擅长说的就是“我不会”,可是在我每节课的监督下,一句话读上十遍,他一篇短文竟然啃读下来了,他看见了他会。
这个看见非常重要,一旦觉醒就是觉悟,就能创造奇迹。
这周虽累,但是也看到了很多的美好。
每个班上都有七八个孩子在积极行走中,他们每天在微信中给我打卡背诵或朗读,这个坚持的过程就是突破。
孔涵同学一直是语音打卡,昨天他给我发来视频打卡,这对他来说就是直面挑战。再鑫同学一个视频路上24遍,凡豪觉得自己背的不完美,于是再试一遍………这周下来我整理出了20个打卡视频。
我看到了美好,这份美好就像是厚重墙壁上透出的一缕光。撬开一角,我们就能突破局限,我有这样的信心,更愿意去相信孩子们。
班上的孩子就像是石头。一类是可以用语言移动的,一类是需要借力高压来撬动的,还有一种是无论如何就是一动不动的。
我不是圣人也不是神仙,不夸大自己的能力也不过分为难自己。把能学会的孩子教会,把能学会的孩子教好,把一动不动的孩子种上善的种子就够了。
分班后两个班的孩子表现还很不错,最起码纪律是有保证的。但也有个别孩子没有趣味,需要我们“怼”,不怼不觉醒。就如令硕,他竟然赤裸裸向我表白:“老师,我就喜欢睡觉,你别管我!”
“睡觉是谁?芳龄几何?家在何方?模样是否俊俏?你们如何相识?……”一通追问,这孩子彻底懵了。
学不会也得拿出点态度来,态度端正了,思想才能安定,人才能坐下来,才愿意去拿起书。
我的原则很简单,学不会英语,你得学汉语。比如昨天上写作课,用英文描写乐山大佛,英语不会,那就给我说汉语翻译,总有一项适合你。
班上三分之二的孩子选择用汉语讲乐山大佛的故事,四五个孩子会用英语描述,七八个孩子会熟读英语。我这个分层教学也算有了收获,连令硕也乖乖地写作业了。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篮子不至于是个空的,他们总要学点有用的东西,比如将来有机会去四川,他们知道一定要看看乐山大佛,并且还能和别人侃上几句高能的话。
虽然我是打着英语的旗号在上汉语课。
很多时候,我们期待整体,这不现实,他们连am,is,are都不认识,怎么办?从ABC开始?事实就是这样。
当然如果我有更多的智慧力,我可能会更好地改变更多的人,所以我从未停止学习,我也在救赎自己。
虽举步维艰,但依然满怀期待。
![](https://img.haomeiwen.com/i7588525/2f185e806265735b.jpg)
这周我完成了第一模块的教学,这个完成并不完美,因为我讲了第二单元的阅读,第一单元的对话我给整合掉了。
上课不能多讲,一是太多学不会,二是注意力集中也就是十多分钟,所以我只能碎片学习,然后到周五再用作文整合。
我的教案是跟着我的课写的,因为我写的计划在实施的时候根本行不通,总是处于“明明是这样,结果却是另一样”。
这周讲大峡谷,倒是让我的户外运动照片帮上了忙,从山峡大坝到林州大峡谷,洛阳龙潭峡谷……我去过的地方都给孩子们展现出来,然后配上英文句子,也算是变通中的学习。
以前孩子们知道我爱好挺多,现在又暴露了我喜欢户外,我彻底没有了秘密。不过这样的方式学习效果挺好,孩子们涨了见识,同时也学习了一点英语知识。
一寸寸,一步步移动吧,我想总有得寸进尺的那一天。
为自己的坚持点赞!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