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蔡康永老师,这本书是告诉我们一些说话的方式方法,蔡康永每讲一个观点都会先引出一个故事,接着说出主人公哪里讲得不妥当,他认为在那样的情境下应该怎么样说话才会更合适。比如打电话的人应该先问问对方,可否打扰你几分钟,因为对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最宝贵的,时间一过是永远都无法弥补回来的,如果你打电话能先征求一下对方是否愿意给你时间,这样会显得你很尊重对方,也很尊敬时间。我对这点的感触特别深,我身边有很多人,自己不爱惜时间,他们也不知道应该拿这些时间能用来做什么,感觉他们每天都在打发时间,这种人特别不会尊重别人的时间,有时候,他们常常拿一件事跟你说个没完没了,还有中国式开会,坐上几个小时,关键的信息量就那么两三句,简直了!
康永老师还说到,说话要确保对方能听懂。很多人都遇到过被人误解的尴尬,都是因为我们都以为别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一样,我们都以为我们这样子说话,对方都能听得懂,其实每个人对语言的解码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假设你对着十个人同时说了十句话,肯定每个人对这十句话会有不同的翻译,翻译好的对上七、八句,那种翻译差的估计只能翻对一二句,甚至一句都没翻译正确,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个人会对你说的这十句话百分之百地翻译正确。所以,在工作上、在家庭里,正而八经地要谈一件事时,切记要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并再次确认对方是否准确get到。
我小时候,父母对我要求特别严格,他们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大人说话,不许插嘴",他们不光是对我说,而且对有些大人也会这样说,只不过对待大人时他们会在他们自己心里说。从小我就不甘心,为什么不能插话,我插话问问题表示我在认真听您们说话,而且我有自己的想法,这有什么错呢?那些不说话的人,哪道都是您们以为的在认真听吗,说不定他们只是摆了个正确姿势在您们面前罢了。
书上写道,小孩的专注力最多只能维持三分钟,而成年人最多也只能维持十五分钟而已,全球有名的TED演讲也是控制在十五分钟内,这些都是有理论依据的。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老师,不管是学校的,还是培训机构的,讲的好的都是那种愿意和学生去互动的老师,而不是巴拉巴拉一个劲地讲着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老师。作为"学生",本来学习一个新知识就不是什么省心的事,作为"老师",你还不让人家发问,简直太没有道理了。
老师还提到一个观点,我也非常非常认同,他说我们必须把说话归到我们自己的责任范围,没有别人能替我们把话说好。他举了个很有趣的例子。有一位新手,第一天开车上路,他一会抱怨他人开车转弯不打方向灯,一会儿埋怨,他人一边开车,一边擦口红。还吐槽他人开车离他太近。一路上抱怨不止,后来,他的朋友听不下去了,对他说,"在马路上,不可能只有你一辆车子,马路上就是会有很多车,每个开车的人就只能管好自己的方向盘和方向灯,控制好自己的油门和刹车,你管不了每个人。你也只能努力做好你分内的事,好好开车"。这句话很有道理,事实上,说话、做事都一样,我们都该对自己负责。这个世上有太多人会埋怨别人,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埋怨过别人,正如书上所说,我们只有做好我们自己,别人是由别人他自己负责,我们管不了,唯有每个人自己管理好自己,对自己负起责来,这个社会、国家、以及世界才能越来越有序地发展。
书中还讲到如何跟一个陌生人说话,如何跟一个比自己地位高出很多的人说话,以及如何拒绝、如何说谢谢等等很多很多说话方面的技巧。看了这本书,你不可能马上都掌握,但会让人打开一个新的视角,也许会在以后的人际交往这条路上开出全新的花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