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在我已度过的小半生中,最不堪的经历,当数那一年的高考。
2000年7月,我参加高考;一个月前,我弟弟的第一次中考刚刚结束。
那一年,广东第一次推行“3+X+综合”高考方式,我备考时对新增的“综合科”未引起足够重视,遭受一次重大的滑铁卢——“3+X”过了第一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但“综合科”发挥失常,与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相差十多分。
与此同时,弟弟的中考成绩公布,他也没考好,恐怕连高中都念不上。接踵而至的坏消息,让我的家人备感压抑,尤其是父亲。
2.
查到高考分数后,我的头脑一片空白,旋即深陷自责之中。
记得那个晚上,我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乱如麻。寒窗苦读十二载,就因为这小小的备考失误,酿成了如此沉痛的后果,想着与心仪的高校失之交臂,我心有不甘。
知道我的高考成绩,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感到惋惜。但有一个人却依然保持着乐观,那人便是我的父亲。他不时安慰和鼓励我——
“在没有最终结果出来之前,都不要轻言放弃!”
“有些本科大学如果没有招满学生,你很可能被破格提档呢。”
“你不是填了服从分配吗?可能会被调剂到本科学校偏冷门的专业哦。”
听着他不倦的絮叨,透过他坚定的眼神,在某一刻,我的内心升腾起希望,一股炽烈的信念在熊熊燃烧。
那个夏天,父亲一直没有离开我,他陪着我经历电话查分的紧张,伴着我度过分数公布后的不安,还与我一同感受无法查询录取结果的煎熬。父亲初中毕业,没有经历高考,更未念过大学。他见我这一路走来,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内心百感交集。
3.
深夜,窗外的月亮很圆。我躺在床上,望着洒在床前的月光,想起刚刚结束的高中生活。
三年的高中求学生涯,面对着学校良莠不齐的教学师资,我保持着高昂的学习劲头,晚自习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回宿舍后还挑灯夜读。三年间,我各科的成绩虽不拔尖,但“语、数、外”三门课程还算均衡发展。倘若高考发挥正常,考上本科并不难。
当时我身边一些没考好的同学,已经到处联系学校,准备来年再战。我也想跟他们一样,返校复读一年。对此,我的身边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的人说我基础好,补一补“综合科”,正常发挥保准能上第一批本科;反对的人则说,高考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有些人复读几年却越考越差。
想到这些,我愈发心烦意乱。从床上爬起来,我没敢开灯,仔细一看客厅,漆黑中闪着忽明忽暗的火光,原来父亲也睡不着,坐在沙发上抽着烟。
他听见我的动静,吓了一跳,赶忙掐灭烟蒂,唤我坐到他身边。仿若自己的高考一般,父亲懂得我的无眠和迷茫。
一阵沉默,伴着一声叹息,父亲用轻得能听见银针落地的声音,简单说了一句话:“你长大了,自己可以做决定,我会一直支持你。”
父亲的话举足轻重,使我浑身充满力量。
4.
回到房间,我坐在床沿,想起更多的往事。
我是以全镇第二名的成绩考进镇属中学,但三年前的中考,却以十分之差与全市重点高中擦肩而过。连同这次高考冲击本科失利,冥冥之中,我似乎走进“逢大考必败”的怪圈。
倘若再复读一年,风险的确很大。何况一个家庭,两个复读的小孩,意味着可能面临外人的冷嘲热讽,还有不知有无回报的经济压力。
我想起小时候,出身于商人家庭的母亲,她为了帮补家用,毅然放下身段当起了生产工人;我还想起几年前,学习成绩优秀的妹妹,她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放弃继续高中学业的梦想,选择报读中等师范院校。她们为了家人,默默地付出。而我,是不是也应该像她们那样呢?
即使复读一年考上理想的大学,四年后毕业,或许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不如趁此机会,早几年出来工作,于己于家,都不是一件坏事。想到这,我豁然开朗,一夜长大。
5.
记得当年高考是先报志愿、再公布考试分数。我听从父亲的建议,在填报第三批专科志愿时,选了一所较好的专科学校。
八月初,弟弟被告知升学无望,决定复读一年。同月中下旬,我收到最后那所专科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父亲知道我被录取,喜出望外,捧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到处奔走相告。可我却彻底打消复读的念头,心如止水。
高考那年,妹妹已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校期间,她报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科自学考试,并在师范毕业那年获得毕业证书。参加工作后,她还坚持学习,前不久还说要参加成人本科考试。妹妹从不抱怨,追求上进,对知识孜孜不倦,这种精神鼓舞了我。
我心想,虽然被专科院校录取,但以后我可以报读自考本科,也可以参加“专插本”考试,再不济,毕业后还能考业余本科。
6.
那年九月,我在父亲的陪同下,坐上驶向广州的汽车,开始了三年的专科学习。我知道,我的高考战役才进行到一半;广州,将成为我实现“本科梦”的第二战场。
一个月的新生军训结束后,不知谁先知道我的高考分数,消息随即在班里传开。有些人为我没能录上本科学校愤愤不平,而另一些人又对我没选择复读唏嘘不已。对此,我淡然一笑,那些成绩,只能留在过去,既然选择了开始,就要把过去忘掉。
从大一起,我报读了中山大学的自考本科,遗憾的是,专科毕业那年仅仅通过了半数科目。
大二第二学期,我参加了广州一所重点本科院校插班生考试,无奈发挥不佳。
大三毕业那年,我捧着专科毕业证书黯然离校,但心存不甘。
参加工作后,我曾几次报名参加自考本科剩余的考试,终因工作繁忙等原因难以为继。可是,那个玫瑰色的梦,依然萦绕于心。
2008年9月,我放弃了高薪的工作,裸辞参加了中山大学的业余本科考试,并于2012年拿到该校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就此一圆我的“本科梦”。
历经十几年的抗战,终于结束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凯旋而归。拍完毕业照下来,我热泪盈眶,久久无法平静。
7.
十多年前的月圆之夜,当我做出那个决定时,从未想过往后的求学道路是如此艰辛。这两张迟来的证书,弥补了我这一路走来的遗憾和委屈。
尽管当年高考留下的创伤已然愈合,梦想也如愿实现,但这抹疤痕却像图腾一样时刻提醒自己:不恋过往、不畏将来、不负当下!
偶尔,我回想起那年高考,幻想着如果当年选择复读,如今又该是怎样的境况?我会在哪里?又将去往何处?可转念一想,青春没有那么多“如果”;人生,也没有那么多的追悔。
至于那段高考的奋斗历程,唯一能够留给我的,只有感激。感谢高考的失利,为我开启了一段逐梦之旅。因为有所追求,高考后的日子才过得充实。
一直以来,“高考”是我最不愿触及的话题。如今回首,高考之于我,只不过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小段旅程。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喜悦抑或悲伤,你所经历的一切,终将会成为过去,停留在时光的隧道里……

网友评论
青春梦未央
感谢点评!
http://t.cn/RoLzSoa
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