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这只小六方,纯属眼缘,器型好,容量230cc,比一个200cc盖碗大一点,也刚好适合,黄龙山原矿紫泥,最喜欢的是壶身上的字刻,青梅伴酒煮,竹马依山走,有点小意思,尽管字体刻得略略生涩了些,但还算周正。
午后的一壶老茶 午后的一壶老茶入手的时候,是打算冬天用来泡熟茶喝的。紫砂壶,最宜熟茶,或者老生茶。
周末的下午,窗外天气晴好,秋阳正爽,不冷也不热,北方难得的一个短暂而干净秋日。午饭后收拾停当,却没有喝熟茶的心思。喝茶经年,存茶无数,喝什么茶,早已过了挑挑捡捡的时候,完全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想喝什么就随手拿什么。没有了分别心,就是如此轻松。这完全是对选择困难症的一个反动。
早上收拾茶的时候,发现了一块老茶,于是决定,这个壶以后就泡中期老生茶算了。反正04金砖总是要喝的。
午后的一壶老茶更换了碧然德滤芯,添加了新竹碳片,只为更好地喝一泡茶,舒展一下自己。我很少用各种桶装水泡茶,都是用过滤自来水。 无论是在大江南北,都如是。个人感受,还是黄河水泡出来的茶,好喝。这也没有什么道理,大概就是一种习惯而已。
午后的一壶老茶这款茶,原来一直以为是03布朗山混采,因为03年时茶叶大部分还是分级而不是分树龄和山头的,所以这款茶,就是布朗山各个寨子里不同树龄的茶混在一起的,也没有分级,毕竟那时候私人小厂,比不得大益下关这样的国营大厂,可以做到茶菁分级加工。
前几日与朋友茶聚时,才从当年亲手做这款茶的朋友那儿得知,他们当年做这款茶的毛茶茶菁来源,比他们01年筹备建厂要早,这款茶是2001-2002年做成型的——这么说来,这款茶,最晚也是2000年的!
这就是我以前经常嘚瑟的03金瓜,今天要给它正个名,起码应该是叫:千禧金瓜。
午后的一壶老茶(真正的那个金瓜塔已经没有了,当时也没有留图,上图来自网络)
瓜很大,做成品时一套茶足足有一百多公斤,十年时间从勐海到广州又辗转到中原,等到2010年前后到我手里时,已经只有27公斤了!那是一摞40公斤到2公斤的塔型金瓜,当年入手时,我这种割不正不食的色娘,挑了一个最周正的,一称,27.3公斤!
午后的一壶老茶(上图来自网络,并非我喝的那款金瓜。)
每次聊起这个金瓜,做茶的那个朋友总说,他们那时候也不懂,做这个金瓜时,光知道要压紧,紧压。他们几个正当年的小伙子,勒瓜棱时,死命地勒绳子,有多大劲使多大劲,光怕做不好影响后期转化——也正是这样无意间历史和人为双重因素造成的结果,这款金瓜成就了独一无二绝无可能再复制的品质:树龄大,山头好,超级紧压,茶质转化非常良好。
午后的一壶老茶当年,也就大概是2009年抑或是2010年我记得,我们把这个茶搬回家,用各种工具,锤子,起子齐上阵,在60平米的大客厅里铺了个大床单,愚公移山似的兴师动众,纵向打开了一个瓜瓣,跟地球的剖面一样,瓜表皮,是老生茶样,瓜心里,层层不同,中间夹杂着一层带有明显金花的黄色菌孢。这是一种黑茶里必须有的有益菌,医学名为“冠突散囊菌”,呈金黄色颗粒状,花体清晰,犹如繁星点点。由于金花的存在,使得茶成为对人体极有益处的茶品。日本研究黑茶的医学专家,把黑茶中的“金花”提取物制成保健品,其售价甚至超过黄金的价值,有“黄金铂金不如黑金”之说。
普洱茶,非常不容易有金花,除非体量大而且压得非常紧。一般铁饼也是超级紧,但单饼体量不够,所以也不会有。
午后的一壶老茶好的,这个历史的失误造成的一款极其难得的好茶,我有我嘚瑟!
午后的一壶老茶就用这款茶开壶吧。
洗茶两道,因为泡的是瓜心,杯底的香气并不像一两年两三年的生茶那样,能感受到布朗山系茶香气从高扬到下沉挂杯的过程。这款茶,它已经没有太多香气了,汤色却完全达到了红浓透亮的效果,没有经年安静的转化,绝无可能有这种颜色。
午后的一壶老茶洗完茶开喝,入口就是布朗山的风韵,汤色苦而无涩,苦化得快而无痕迹,没等我想用心捕捉一下化苦为甘的过程,不知不觉间,舌边已经很甜。陈香十足,韵极深沉,完全是静水流深的感受,回甘生津如大水漫河滩,缓缓的,源源不断的。
午后的一壶老茶 午后的一壶老茶再往下喝,三五道后,苦没有了踪影,涩始终没有出现(很多茶,在我这里,都没有涩,大概一是水质,二是树龄,三是山头原因吧),只有糯,甜,厚,滑,无可名状的一种浑然的状态,无论冷喝热喝,都如是,水路宽而不散,绵而悠长,这是其他茶从未有过的感觉,回甘生津的力度完全不似新茶那样刚猛有力,就是一派老茶特有的范儿,不疾不徐,不慌不忙,不骄不躁,不争不抢,却谁都敌不过。
午后的一壶老茶 午后的一壶老茶真的,谁能敌得过时间呢?这个睿智的家伙,能把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真的面目,都一一展现。
十八年前山头春,
而今案头更真纯。
若得人生大自在,
还需放下痴贪嗔。
一壶好茶可润身,
一卷好书堪慰心。
一壶一卷一下午,
低头一笑看红尘。
午后的一壶老茶
网友评论
拜读姐的文章 是种享受啊
还需放下痴贪嗔。
一壶好茶可润身,
一卷好书堪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