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看见桌子上有一包长沙臭豆腐,忍不住拿起来品尝。虽然辣得“哧哈哧哈”,但架不住超级对味。一包过后有些意犹未尽,口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但也只能从脑子中细细描述那些臭得让人爱不释口的美味,安抚一下蠢蠢欲动的味蕾。

01 榴莲
榴莲,一直被我称作是“幸福之果”,因为吃得时候总有一种超级满足感和幸福感,总感觉周围有Bling Bling的粉红色泡泡。
这都要感谢大学时期的室友媛媛。最开始是她超级喜欢吃,后来分享给我们每人一口,结果就是其余三人被迅速圈粉。
于是开始了遥遥无期的榴莲大作战,走哪都不忘买块榴莲满足一下口腹之欲。
青岛台东步行街,和闺蜜的三人行,让榴莲酥成了记忆中最好吃的点心。
北京南锣鼓巷,一个人享用了一盘炸榴莲,浓郁的香气让舌头烫起了一个大泡。
新疆喀什的工地上,在距家一万多公里的地方,吃到榴莲的瞬间,幸福的味道冲得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路边的三轮车旁,老爸忍着对榴莲味道的抵触,花了138元大洋为我买了一整个榴莲,寒冷的冬天都有了温度……
榴莲,幸福的味道。

02 臭豆腐
已经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臭豆腐的味道了,反正臭豆腐是我出门旅行必吃的小吃之一。只要看到臭豆腐的招牌,那是必须要来上一份的。
朋友对我这一行为嗤之以鼻,认为旅行就是要吃当地的特色,而我却是见到臭豆腐就挪不动腿。
我却自有一番大道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臭豆腐虽然还是臭豆腐,但色香味却天南海北差异颇大。
颜色上,白、黄、黑、绿皆有。而我也是一直不求甚解,到现在也搞不清楚哪种才是地道的臭豆腐。
汤头上,酸、甜、辣、咸间杂。独缺一味“苦”,就把人生五味尝了个遍。
配料上,辣椒、香菜、葱花、酱料各不相同。红红绿绿的,无论是配上黑色还是黄色的臭豆腐都煞是好看。
口感上,外酥内软是为最佳。但经常是里外皆焦,颇有嚼劲。有时候还带点涩感,味同嚼蜡。
最好吃的一次是在拉萨的夜市上。臭豆腐炸得金黄金黄的,外面微微鼓起,一口下去先是脆脆的,紧接着鲜辣的汤头流出,再嚼两下,内里软软滑滑的,香中带点臭臭的味道,唇齿留香。
可惜这些年来,随着旅游的商业化,已经很难在大街小巷吃到记忆中的味道了,都颇有些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味道。不过,却不妨碍我每次旅行中自得其乐。
臭豆腐,旅行的味道。

03 臭鸡蛋
说实话,都已经好几年没吃到过臭鸡蛋了。于是每年家里腌蛋时都要感叹一下,恨不得对着坛子念几句咒语,让那些蛋们妥妥地变成臭鸡蛋。
我听老人们说,腌蛋也是一门手艺,就像是同样的食材,同样的配料、火候和步骤,在不同的人手里出来的味道就是大相径庭。
腌蛋也是一样,即便要来独家秘方,该是咸鸡蛋的还是正常的咸鸡蛋,该是臭鸡蛋的还是能臭满屋子的臭鸡蛋。
一个人一辈子能腌出来的通常只有一种蛋,鲜少能随意变换味道,自由掌控香臭。
大概是大众对臭鸡蛋的味道接受度不高,市场上从未见过有卖腌臭的咸鸡蛋。只能偶尔从不喜臭鸡蛋但老是腌臭的街坊邻里那儿尝个鲜。
浅灰绿色,黏黏的蛋白;墨绿色,流油的蛋黄。
臭鸡蛋,遇见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