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壹品创联·联盟精选作品人生旅途新世界圣贤书友会
偶然看到陈述“《庄子》:‘诚与天地矣,与万物矣’”有感

偶然看到陈述“《庄子》:‘诚与天地矣,与万物矣’”有感

作者: 劲风屠龙 | 来源:发表于2024-05-13 13:25 被阅读0次

“诚与天地矣,与万物矣”说是庄子对诚的认识,我读书几乎不记忆,所以咱先不管是不是庄子说的啦,咱就就着这一句话,谈谈诚应该怎么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诚是与天地万物相合的,天地万物都来自于道,也就是诚是与道相合的,还不能忘了“道”法于自然

咱们是人,暂且用“道”来表示宇宙的最高奥义吧,若是不符合天道的,不符合德的,那都是不诚的

不仅是庄子这么说过,孔子先生也说过类似的意思,其他的圣贤也说过,比如下面一句话:“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可以理解为最诚实的东西就是道,我们人类法天象地,所以说我们就是那个诚之之人,诚之那是人的行为

所以,那些不惜代价的去赴约的并不一定是诚的表现,诚是朴实无华的,所谓诚则信,信言不美……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多少都包藏一点祸心

比如无道无德的事情,你也要赴约吗?你明知道是错的承诺,你也要赴约吗?那是王八蛋,你诚个屁

孔夫子不也说过“言可覆”吗?如果不对的,那么我就可以违背诺言,因为我知道了我不对,我违背了道义,我错了!我不违背那个承诺,难道我还违背道不成?个人承诺和道哪个大哪个小?最后造成的结果哪个更好?

合同就需要一定遵守吗?不一定,因为合同不一定符合法律的要求,即便符合法律的要求,法律也不一定合乎道义!不过有一点,如果是不违背道德的东西,如果真是你犯了错误,你就应该承受相应的责任,给人家以赔偿,否则的话,别人因此而受到的损失,你于心忍吗?即便别人愿意与你同甘共苦,也只不过是多了一份痛苦而已,与你而言,你的痛苦不会少那么一点,除非你是个坏人

什么叫道德?什么叫良知?不是人规定出来的,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东西,是先天地而生的东西

诚信二字都是如此,仁义礼智也是如此,都必须符合道,否则的话,一切都免谈,一切都是不对的,你别管他是道家还是儒家还是法家,都是一样的,都是法于道,法于自然,道不是谁家独有的,几乎是我们中华民族所共有的理解

有些人会说呀,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当中还会要求一个人要守信呢?那是因为他把你们都看作是懂道理的人来讲的,我承诺你明天去杀个人,那我也需要守信吗?如果我承诺明天去卖国,我就得去吗?

没有哪一个学说是不想让人类和谐美满去发展的,没有哪一个学说是为了让人家不择手段去保证这所谓的狗屁承诺的,那些邪教不是学说,是惑众妖言!

一个诚字,看起来那是言成,言成的基础,是有道德,有仁义,否则的话不叫诚!什么叫信?人言所成罢了?就是说我们说的承诺被落实就叫信,信的是那个诚,最终信的是那个道德,不是那表象的狗屁语言,没有道德的话是屁,不是人言

古语有云: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后面才有智与信,无论是哪一步,都必须有道,如果没道,那么你就是仁义礼智信一个都不存在,仁义礼智信的顺序说明后面的需要前面的作为基础,而仁又是法自然而定下的人伦!

那些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对错的去坚守一个承诺的人,那是白痴,这样的人是不得善终的,即便你没打算去害人,那么伯仁也会因你而死

杀人犯不需要亲自去杀一个人的!况且其他的那么多小事

这世上只有一个东西值得别人时刻坚守,那就是自然,其他的无论是什么,无论有多好的名声,那都是有漏的,若是你要无条件的坚守,那么必定会有错误存在其中,所以说我们人类如果想要好,我们个人想要心安理得的达到心身和谐的状态,那必须要做到以自然为基准,就算是道都有那么点低级,因为道是人思虑出来用于表达的一个概念,自然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个整体,何况你一个不知对错的狗屁诺言,那诺言在小立场上都还不一定是对错呢

当然了,“道”只是对自然认识的一个称呼,不止一个名字

“轻诺者,必寡信!“巧言令色,鲜仁矣!”“诚信”从来不是靠嘴说的,是以道为基础做的!要是照一些人的理解,那么就没什么浪子回头了,也不会有什知错就改了!

教育人也没必要直接告诉他们要守信,因为他们层次不到,多数情况下那都是害了他们,你只要告诉他们你要顺道而言,顺道而为,之后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诚!把自家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就看你对道的理解啦,其实道是很容易能被孩子理解的,运用简单至极的事情都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思维框架

即便想告诉他们细节如何去做,也得先告诉他们还有个根,即便你自己解释不了根,也得让他人意识到有这么个根存在,他们自己会探索!

把根给他培育好了,其他的你就不用管了,要发现根不对,你想办法给他校正,实在不行就打几顿,再不行就把他打废了吧,让他不能作恶,免得害人害己

相关文章

  • 《群书治要360》务本

    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

  • 各种关系的核心:诚

    诚 处理各种关系的核心:诚 【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

  • 一与不一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

  • 我是傻,不是蠢

    与朋友交,诚则为本,信能长久。 与众人交,容则为本,诚能久矣。 与人只为利益索取,而不为思长久远,自终悔矣。 人生...

  • 无用之为用丨《外物》章七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

  • 衔铃集序

    中庸有言: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 见天地之化生,观万物之相成,发仁心以效其美,立身天地,与之同参。今欲...

  • 人之相处,是否贵在真诚

    长大后,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还可以与之真诚相处吗?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这...

  • 《庄子》笔记261 无用之用

    外物 第二十六 【原文26·7】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1...

  • 《庄子.外物7》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天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

  • 愿鲜花为您盛开!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葛洪 妙趣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偶然看到陈述“《庄子》:‘诚与天地矣,与万物矣’”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sp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