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往事与今缘第二章第四节

作者: 高丘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07:58 被阅读0次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八大宗派

    由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佛教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生存环境,同时“玄学”又为“佛学”提供了赖以生长的思想基础,因此到两晋及以后,佛教开始了井喷式的大发展。并在大发展中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八大宗派,它们是天台宗、唯识宗、三论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密宗。各宗均有自己的立宗经典,思想理论体系和修持方法。由于佛教的中国化,它对我国哲学思想后来的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1、天台宗依《法华经》立宗,亦称法华宗。

    它源于北齐的慧文及其弟子南陈的慧思,最终创宗者是慧思的弟子陈、隋之际的智天台宗的教义基本承袭了大乘般若空宗的理论,在宇宙本原方面,把构成宇宙的“三千种世间”看作是“一念”的产物,“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认为“一切诸法,皆有心生”,“心是诸法之本”,宇宙万物的本体。

    天台宗在理论方面,阐发《中论》所说空相、假名、中道三事相即之意,建立了空(观一念心天相)、假(观此心具一切法)、中(观此二者不二)三谛圆融的理论。此外还创立了“五时”“八教”之说。

    天台宗在实践方面,认为“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将止观并重作为最高修养原则。

    天台宗盛行于初唐,中唐以后趋于衰落,到宋代分为山家、山外两派,后只存山家一派。不过,天台宗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中,曾长期占有重要地位。

    2、唯识宗

    唯识宗源于唐玄奘,最终创宗者是他的弟子窥基。

    唯识宗因主张“万法唯识”而得名,又因阐扬万法性相的义理,又被称作法相宗。唯识宗认为“一切唯识”,将“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识”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它们相互依存,生灭流转,变现出“我”(主体的自我)和“法”(客观世界的万有)的虚幻外境。但“唯识无境”,“识”不包含任何外境(物),认识只是“识”自己认识自己(变现出的外境)的过程。因此,只有彻底清除思想中“我”和“法”的观念,才能得到“成佛”的境界。

    唯识宗主张用:万法皆依他种种因缘而起的“依他起相”,凡夫普遍妄计所迷执为有的“遍计所执相”,以及圆满成就的真实体相的“圆成实相”,此三相来解释宇宙万有的性相。

    然而,洞察这三相,只能用唯识观“观察万法唯是识所变现”的方法,才能达到传染(识)成净(智)而成佛。唯识宗因生搬印度后期佛教的经院哲学,其教义又过于繁琐,因此仅三代,即在初唐流行几十年就消沉了。

    3、三论宗

    三论宗基于印度大乘中观宗,源于鸠摩罗什及弟子东晋高僧僧肇,中经僧朗、僧诠、法朗,最后由法朗弟子隋高僧吉藏创立。

    三论宗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主张“诸法”(宇宙万有)依俗谛说是“有”,依真谛说是“空”,提出“一切皆空”,“诸法性皆空”的理论,认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仅把人看成由色(形质)、受(感觉)、想(观念)、行(行为)、识(意识)诸因缘和合而成,而且把色、受、想、行、识本身也看成是由因缘和合而成。

    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本质上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三论宗流行于隋唐,但不久便渐趋衰微。

    4、律宗

    律宗源于北魏高僧慧光以大乘教义传授小乘的《四分律》。

    而创宗者则是唐高僧道宣,他撰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合称“南山三大部”),进一步用大乘教义会通《四分律》,并在终南山创立戒坛,制订中国佛教的受戒仪制,而形成宗派。

    由于道宣居终南山,又名“终南宗”,或“南山律宗”。在当时传布《四分律》的还有法砺和怀素,法砺创立相部宗,怀素创立东塔宗,与道宣的南山宗并称律宗三家。后来相部、东塔两系均渐衰微,只有南山一系传承独盛,绵延不绝,同时远播海外,例如道宣门下弘景的弟子鉴真应邀东渡日本,创立日本律宗。

    5、净土宗

    净土宗源于东晋高僧慧远,因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建“莲社”(亦称“白莲社”),倡导“佛陀净土法门”,被奉为净土宗始祖。

    而实际创宗者为唐代的道绰和善导,二人被后人称为“莲宗二祖”。净土宗以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为主要经典,认为只要专念“啊弥陀佛”名号,就可以往生到“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方极乐世界(净土)。

    净土宗这一修行方法不仅简便易行,更重要的是一改其他宗派专注深奥哲理的探讨,开创了从基本人性出发,去关注并满足社会各界层、各群体的精神诉求,从而打开了佛教通往民间的大门,实现了佛教信徒由原来以知识分子和社会上流为主体,向一般大众的转变,从而奠定了民间佛教信仰的格局,使得中国佛教具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事实正是如此,当唐武宗灭佛后,不少宗派一蹶不振甚至消亡,唯有净土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净土宗出现后的一千多年里,它倡导的结社念佛之风,一浪高过一浪,一直盛行于当今。

    可以说,净土宗的出现,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净土宗还远播海外。公元九世纪,日本天台宗僧人圆仁来华学习净土宗,回国后始传念佛法门。到公元十二世纪,日本天台宗僧人法然,依善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确立专修念佛的教义,开创了日本的净土宗。

    6、禅宗

    禅宗因修禅定而得名。

    它源于南北朝初期来中国的印度僧人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宣扬“二入四行禅法”,以《楞伽经》授徒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此五世为禅宗的预备阶段。

    到弘忍门下分成南北两派,一派为南方神秀的渐悟宗,一派为北方慧能的顿悟宗。但北宗数传后便逐渐衰竭,独南宗盛行,并遍及全国,远播海外,成为禅宗的正系。因此,禅宗的正式建立,应从七世纪后半叶慧能创顿悟说算起。

    禅宗以《六祖坛经》《五灯会元》为经典,以《百丈清规》为律。认为“性含有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心是产生万物的根源。还认为“众生佛性本具”,“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只要向心内找寻原因,转变思想,顿悟便可“见性成佛”。

    因此,修行不必寺,“常行于敬,自修身即功,自修心即德”。

    如此一来,禅宗就把彼岸世界转回到了现实世界,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心性的回归。

    禅宗这种强调内心自证的思想,实际上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从道家、儒家及“玄学”中汲取了营养。例如禅宗的禅定在境界方面,就吸纳了老子“和光”、“同尘”,“致虚极,守静笃”,以及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游心于道”的精神,又如禅宗的“自性具足”,“见性成佛”的思想,则是吸纳了道家的“自足其性 ”以及“玄学”的“越名任心”、“足性逍遥”的观念。再如禅宗把佛性看作心性的基础,认为佛就在人心,显然是对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提炼。

    由此看来,禅宗是佛学与中国哲学相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完全实现了中国化。

    当然,佛教的中国化,决不是简单地与中国文化相嫁接,而是在融合中进行了提升。由于这种融合与提升,佛教又反过来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

    例如,号称儒家道统的宋明理学,实际上是在儒学基础上,融入了道家的宇宙观和禅宗的心性学说。其中,禅宗的心性学说还直接催生了王阳明的“心学”。又如,禅宗的顿悟思想也一直影响到了现代,像“灵魂深处闹革命”,就是对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思想的发挥。

    7、华严宗

    华严宗因依《华严经》立宗而得名。它源于陈、隋之交的高僧杜顺和智正,以及隋唐之交的高僧智俨,最终由唐高僧法奘确立名称而立宗。因武则天赐法藏“贤首大师”法号,故又名“贤首宗”。

    华严宗以“法界缘起”为基本教义,把“一真法界”作为世界的根源。认为“尘无自性”,而是“心自现”,因此“尘是心缘,心为尘因”,万物只不过是佛性、真如的映象(体现),它们的存在取决于心。

    在“理”与“事”之间的关系上,认为“理为性”、“事为相”,“事”不能独立存在,它只不过是“理”的体现。这里的“理”指佛性、真如,“事”指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由此看来,万事万物是虚幻的,它们之所以显现于现实世界靠的是佛性、真如。

    如此一来,“理本”和“事相”互相为缘,“理”与“事”、“事”与“事”互相通融,“理事无碍”,佛性与万物没有矛盾和冲突。华严宗为了阐明这些观点,进而提出了“六相”、“十玄”、“四法界”等理论。

    华严宗自法藏后,将一切佛教流派按理论的深浅、全面和片面分为小(小乘教)、始(大乘始基)、终(大乘终极)、顿(大乘顿悟)、圆(圆满一乘)五等。

    华严宗同禅宗一样,在哲理的探讨上,吸收了中国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它的“理本”、“事相”理论,对宋明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8、密宗

    密宗源于印度佛教中的密教,以秘密向人们传授“真言”为特点。密宗是在唐开元年间,由印度密教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位,在我国译经和传布密教过程中形成的宗派。

    密宗以印度密教的主要经典《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经典,将大乘佛教理论简化为诵咒祈祷。认为口诵真言(密语)、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念)三密同时相应,可以即身成佛。

    密宗在我国开立宗派后,善无畏传一行,不空传惠果即告衰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的往事与今缘第二章第四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xc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