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只记载说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多言而躁”,然后从《论语》中摘录了司马牛问仁、问君子两章(《论语·颜渊》第3、4章),把他排在了第25位。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把司马耕排在第30位。
有人说,这个司马牛就是宋国的司马桓魋的弟弟。
桓魋姓向名魋,因为是宋桓公的后代,因此又称桓魋。后来,桓魋“犯上作乱”,被迫逃离宋国。桓魋有个弟弟司马牛,后来逃到鲁国,死在鲁国都城城门之外。《左传·哀公十四年》是这么记载的,但《左传》没说他是孔子的弟子。
但也有人认为,比如杨伯峻,孔子弟子司马牛应该不是桓魋的弟弟,因为连《史记》都没有采纳《左传》的记载;二是《论语》中的司马牛就是桓魋的弟弟之说,始自孔安国,但这一说法也是漏洞百出,不足信。
《论语》记载司马耕(子牛)的言行有3章,即《颜渊》篇第3、4、5章。
一、仁者“讱”
司马耕(子牛)向孔子请教仁。
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论语·颜渊》12·3)
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司马耕(子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耕(子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孔子主张,君子说话要谨慎,不喜欢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仲由(子路)》13·27)要“远侫人”,“侫人殆” (《论语·卫灵公》15·11)。“友便侫”是损者三友之一(《论语·季氏》16·4)。有人说冉雍“仁而不佞”,孔子批驳说“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论语·公冶长》5·5)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说,司马耕(子牛)“多言而躁”。因此,针对司马牛的请教,孔子要他“言訒”,说话别那么急躁躁的。
仁离我们远吗,不远!就体现在我们日常的具体的言行中。
二、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耕(子牛)向孔子请教君子。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12·4)
司马耕(子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耕(子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三、四海之内皆兄弟
司马耕(子牛)大概是独生子,看着人家有很多兄弟,心里不是滋味。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无)。”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12·5)
司马耕(子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司马耕(子牛)忘了,孔鲤也是独生子呢。
跟着司马耕(子牛)同学,我们学到两个重要成语,一个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个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要记好了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