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误

作者: 天地孤鸿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22:04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金茂渚银行有一个副行长,姓王,叫王之时。也许是因为年龄大了的缘故,他抱残守缺,不敢作为,对于上级领导的指示,无论是对还是错,都是唯唯诺诺,遵照执行,因此行里让他主要负责消防、安全方面的工作。于是,大伙儿给了他一个外号,叫王安全。

说来也巧,行里新来了一个副行长,名字和他差不多,也姓王,叫王思思,是位女同志。她年龄貌美,进取心极强,遇事敢做敢当,大刀阔斧、勇于向前,甚得行长和上级领导赏识,负责财务和纪检等重要工作。

行里的同事们对新来的王思思副行长既羡慕又尊敬。而对王之时副行长,不但不尊敬,还时不时和他开玩笑,彼此都是老同事,大家太了解王之时脾气,知道他性格随和也不生气。

八月的一个清早,太阳早已高挂在天空,路上的行人立马感受了盛夏的炎热,汗流浃背。王之时顶着灼热的阳光匆匆走进了银行大厅,他那快要秃头的脑袋上挂满了汗珠。

热死我了,还是大厅里凉快,他寻思道。从腋下的公文包里掏出纸巾擦了擦汗水,瞅见员工们来了不少,正坐在办公桌前议论纷纷。于是,就问营业部的经理小田:“你们在聊什么?”

“洪老板呗。”

洪老板是洪金地产集团的老总,据说五一长假前出事了,他手下的几名高管被纪检部门约去谈话,有的到现在还没出来。

平时喜欢跟王之时开玩笑的老黄说:“听说还没放出来的那小子,在整个纪检的调查过程中,一个字也没交待,真是他娘的有种。要是换着你王安全,只需一句话,立马老实交待了。”他眨巴着眼睛笑着说道。

这玩笑开得够大,大伙儿都齐刷刷地把目光转向王之时。

王之时顿时满脸通红,他慌忙地小声说道:“不,不,不,换着是我,打死我也不会说!”那尴尬的场面,惹得大伙儿哄堂大笑。

正嬉笑间,突然听到一个女孩清脆的声音:“王行长,刚接到纪委电话。让你到市纪委去一趟。”大家扭过头去,原来是行里最年轻的实习生小沈,站在办公室门前冲这边尖声叫喊。

什么?大厅里冷气虽然开得挺大,王之时的秃头还是渗出了无数的汗珠,他战战兢兢地问:“啊!市纪委,是找…找…找我的?”他心想,这下坏了,这调查都越过了总行纪检,指名道姓地让我去,看来此事非同小可啊。由于心里的极度紧张,他说话时,声音哆哆嗦嗦地颤抖。

“是啊,人家说得明明白白,请王之时副行长现在就赶过去呢。”

闻言,大厅立刻鸦雀无声,王之时怔怔地呆立在那儿。其他人见状,也不敢说笑了,面面相觑,屏住呼吸悄悄地散开。

过了好半天,王之时这才晕晕乎乎地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他在办公桌前坐了许久,不停地擦拭头上冒出的汗水。终于,他下了决心,从办公桌的抽斗里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放进公文包,走出了银行的大门。

市纪检委在五楼,王之时也没敢坐电梯,他怕遇见电梯里的人们。他顺着楼梯走了上去,此时此刻,他的双脚像灌满了铅,沉重地迈着步子,好不容易爬上了五楼。纪检办公室的人们好奇地盯着这个浑身是汗的秃头男子:“你找谁?有事吗?”

王之时看见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他,他的双腿经过刚才的一阵爬行,实在是软弱无力,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我,我是来交待问题的。”

立刻,有人围了上来,颇感兴趣地问道:“交待问题?什么问题,快说。”

他的心越发慌乱:“我说,我说,我全说。是关于洪金地产集团的事。”

纪检组长老魏觉得奇怪,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洪金的事。于是,他走出办公室,向正在办理洪金地产集团的专案组询问情况。专案组告诉他,洪金的案子只是处在初步阶段,线索也不多,还不知从去何处着手调查。

老魏派人把王之时送到专案组,一进办公室,王之时看见摆着的摄像机和做笔录的办案人员,连忙从公文包把鼓鼓囊囊的信封摆在专案组面前,紧接着交待了洪金地产集团在银行办理贷款时,行里领导班子成员集体收受洪老板信封的经过。

专案组长老李拿起那信封:“很沉啊,多少钱啊?”

王之时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我没打开,放在办公桌的抽斗里了。”

“办公桌,为啥放办公桌的抽斗里,通常不是都带回家么?”老李惊诧地问道。

“我不想收,但我不好拒绝,我怕他们说我不合群,是个胆小鬼。”

老李说道:“你啊,真是糊涂。”

王之时没接老李的茬,而是长吁一口气:“这下心里舒坦了,李组长,你不知道,这包信封一直像块石头压在我心窝,日夜不安啊,心里一直堵得慌。”

老李点点头。吩咐其他人给他端来茶水,又问了他一些细节和其他情况。最后,老李把王之时送出了专案组。

“李组长,你这是让我现在回去?”

一席话,说得专案组的人员一愣:别人都巴不得立刻开溜,这人有点意思,还不想马上走。

老李说:“是啊,没你什么事了,你当然可以回去了。”

哦。

王之时走在路上,心想:我不能马上回去啊,此刻回去,大家只怕认为我全交待了,又会笑我是胆小鬼。

于是,他找了一个廉价的旅馆住了一夜。

第二天,王实回到行里才知道,原来纪检通知的不是他,而是找那年轻的王思思去纪委汇报纪检计划工作的,只是那打电话的小伙子是个湖北人,大舌头,把王思思说成了王之时。加上年轻的实习生小沈和大家也不是太熟悉,因此,把他俩混淆了。

于是,一场张冠李戴的离奇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不过,王之时也因祸得福,被调到总行纪检去了。

至于那位年轻貌美的王思思、还有其它副行长、行长都被纪检请去谈话,到现在还未回来呢。

相关文章

  • 【回忆录——八三】口误?口误!口误。

    哎,咱不谈人生理想,不说风花雪月,冒着被请爆炒栗子的危险,来回忆一下以前可爱的同学们犯下的口误。 (一) 某一次加...

  • 07.17《口误——祸从口误出,意由心中生》卓丽,坚持第2049

    《口误——祸从口误出,意由心中生》卓丽,坚持第2049天原创分享(2020.07.17星期五): 口误也是挖掘...

  • 心理学演义(5)“祸”从口误出,意由心中生

    书接上回... 迷(糊)人大法第二招:“祸”从口出--口误 什么是“口误”,就是“口误”。也就是生活中我们无意...

  • 口误

    静谧的夜晚,我看书,靖哥写作业,各自忙着。 时间过半,靖哥说想去大大,妈妈腹诽着套路又来了,只要做点正事不是大大就...

  • 口误

    我们单位上班是要穿工装,戴胸牌的。 某天,小丽到我们部门来串门,一扭头看见小伟躲在一旁抽烟,没有佩戴胸牌。 小丽想...

  • 口误

    口误一: 一同学玩吃鸡玩的正嗨呢,老师进来了,看着他问了一句 “玩什么呢,这么起劲”,那同学随口回了一句,“...

  • 口误

    刚读到一段话是确定一段关系很简单,关键是怎么维系与责任感……我硬生生读成了确定一段关系很简单,关键是怎么推卸责任感...

  • 口误

    做生意和顾客谈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口干舌燥说了半天。顾客还是不理解。唉!生意难做。做生意也需要技巧的呀!比如:有...

  • 口误

    那时候我还小。是刚跑完步还是怎么着,手背上的静脉有点明显,我好奇的观察了很久,脑子里想得净是青筋暴起这样的成语。 ...

  • 口误

    中午去吃饭,我经过一个食品柜台,一个服务员阿姨冲我热情而又大声的喊道:“欢迎光临,请慢走”一气呵成,朗朗上口。我c...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口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qi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