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39. 历史人物、典故三笑集
资治通鉴演泽之大汉雄风|第六十三回(下)刘兴居谋造反兵败 张释之

资治通鉴演泽之大汉雄风|第六十三回(下)刘兴居谋造反兵败 张释之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21-03-27 21:07 被阅读0次
    从上林苑整个事件看,张释之显然偷换了概念。上林慰疏于职守,业务不熟,应当予以撤职;而虎圈啬夫认真负责,了解掌握苑中所有禽兽的情况,应当予以提拔。这跟巧言令色有什么关系?

    当初,南阳人张释之在长安当骑郎,干了十年也没有得到提拔,就不想干了,准备辞职回老家。袁盎知道张释之有德才,就向文帝推荐了他,被提拔为谒者仆射。骑郎就是担任骑兵的郎中,秦时始置,汉继续沿用,秩比三百石,属骑将,平时居宫中更直宿卫,皇帝出行则充车骑侍从,《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以赀为骑郎。”谒者仆射就是谒者的长官,秦朝始置,汉朝沿置,属郎中令,汉后来改郞中令为光禄勋,秩比千石。前回对谒者已作解释,就是国君、皇帝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大概相当于皇帝办公厅秘书,谒者仆射就是办公厅主任。

    办公厅主任就得天天跟着皇帝。一天,张释之跟随文帝来到皇家禁苑上林苑中的虎圈,文帝向主管上林苑的上林尉询问各种禽兽的数目,先后问了十多次,上林尉眼神左右闪躲,全都答不上来,倒是站在一旁的虎圈啬夫代上林尉回答了文帝的提问。文帝很详细地询问禽兽登记情况,想考察虎圈啬夫的才能,虎圈啬夫回答了所有提问。文帝说:“当干部不就应该当个这样的干部吗?上林尉不不称职啊。”文帝于是诏令张释之任命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迟疑了一会儿,走近文帝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什么样的人?”文帝说:“是个长者。”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文帝说:“长者。”张释之说:“周勃、张相如被称作长者,但他们两人说话稳重,不像这个啬夫伶牙利齿。秦重用刀笔之吏,这些人都争着比会说话,它的弊端是空有其表而无其实,皇帝听不到对朝政过失的批评,以至于使国家慢慢土崩瓦解。现在陛下因为啬夫善于辞令而破格提拔,我只怕天下人争相效仿,争着练习口辩而无真才实学。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上位者对百姓的影响,那是比影随景还要快啊。提拔任用干部不可不认真考察!”文帝说:“您说得对!”于是就没有提拔这个啬夫。

    文帝上车返回皇宫,令张释之为陪乘。车子一路缓缓而行,文帝询问秦政弊端,张释之都如实回答。回宫后,文帝任命张释之为公车令。汉朝时的公车令,是一种官职,归卫尉管辖,秩六百石,掌汉皇宫的南阙门也就是司马门,并负责夜间徼巡宫中,吏民上奏,四方贡献,及被征召者,都由其转达。公车令下属丞、尉各一人,丞由通晓避讳者任职,尉主阙门兵禁,以防非常之事。后世有“公车上书”一事。

    从上林苑整个事件看,张释之显然偷换了概念。上林慰疏于职守,业务不熟,应当予以撤职;而虎圈啬夫认真负责,了解掌握苑中所有禽兽的情况,应当予以提拔。这跟巧言令色有什么关系?

    时隔不久,太子与梁王共乘一车入朝,过司马门时没有下车,张释之就追上他们,不让他们进入殿门,并弹劾太子和梁王经公门不下车,是为不敬。薄太后也知晓了此事,文帝为此免冠自责教子不严。薄太后于是派侍从传诏赦免太子和梁王,二人才得以进入殿门。文帝由此认为张释之有见识,提拔他为中大夫,不久,又提拔他为中郎将。中大夫是皇帝侍从官员,属郎中令,秩比二千石,掌论议。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属光禄勋。

    张释之随文帝视察霸陵的修建情况,文帝对群臣说:“好啊!用北山石为椁,把麻絮切碎填充椁棺之间,再用漆粘合,坚固如此,怎么可能打得开啊!”左右都说:“对!”张释之则说:“假若棺椁里有能让人起贪欲的东西,就是把整个南山锢封起来,也会有隙可乘;假若里面没有这些东西,即便没有石墩,也有什么可担心的!”文帝称赞他说得好。霸陵是为文帝修的陵寝。

    这一年,张释之被提拔为廷尉。廷尉是掌管刑狱的最高专任职官,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所有司法机关总长。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了出来,惊动了舆马。文帝令侍卫抓住了这个人,送交廷尉。张释之向文帝奏报处理意见:“此人犯跸,违犯了皇帝出行清道戒严的规定,应当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了我的舆马,幸亏这马温和,如果是别的马,还不得伤了我?可廷尉却判他罚金!”张释之说:“法是天下公器。现在的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如果加重判罚,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况且,如果那个时候陛下派人把他杀了,既成事实了,也就如此了。现在把他交给廷尉,廷尉是掌管法律公平的,稍有倾斜,天下用法就会畸轻畸重,百姓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请陛下明察。”文帝想了半天,说:“廷尉的判决是对的。”

    其后,有人因为偷盗高祖庙中神位前的玉环被抓,文帝大怒,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按“盗宗庙服御器物”的罪名判处斩首弃市,上报文帝。文帝大怒:“此人大逆不道,竟敢盗先帝庙前的器物!我将他交给廷尉治罪,是想将他诛灭全族,而你却依法判他死罪,不是我我恭奉宗庙的本意。”张释之免冠顿首谢罪说:“法律如此规定,判他弃市是可以的。同样的罪,应该区分主观、客观和情节轻重分别对待。今天此人偷盗宗庙的器物被灭族,万一有愚昧无知之人从高祖的长陵上盗取了一捧土,陛下该怎样给他加重惩罚呢?”文帝向太后说了张释之的意见,同意了张释之的判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演泽之大汉雄风|第六十三回(下)刘兴居谋造反兵败 张释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pf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