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道极光
顾月华(整理与总结)
2021年6月10日星期四晚上,由顾月华策划、由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纽约华文女作家协会、皇后区图书馆新移民服务部联合举办,由陈曦、纽约桃花、南希和顾月华为主的工作团队,在云会隆重推出:极光系列的第十八道极光。
今天的主持人是北奥,主讲人申美英,嘉宾侯之光。
今天的主持人是北奥,他曾是插队知青,中国
北奥热爱文学,坚持理工男的文学道路,曾经担任美国洛杉矶华人作家协会会長,
他介绍了申美英,申美英山西晋城人。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现居美国洛杉矶。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员;《洛城诗刊》古诗词栏目编委;《诗殿堂》中英文双语季刊古诗词栏目主编。参与过《洛城作家》《海外作家作品集》《海外作家故乡的记忆》等刊物和书籍的编撰,是正在编撰中的《2020年华语诗歌精品集》副主编。
她自幼喜欢文学,长于诗歌。早期作品不赘,来美后辍笔十年。2010年前后开始重新发表作品。作品多发表在《美洲文汇周刊》《世界日报》《中国日报》《台湾时报》《侨报》《诗殿堂》《香港文学》和《文综》杂志等。2018年起在《洛城诗刊》上开辟《诗词课堂》专栏。2020年起,分别为“何振岱研究美国基金会”旗下媒体和著名的公众号《留美学子》写《何振岱诗词评论与欣赏》和《王妃传奇》专栏。曾荣获2018年华语诗歌评论类优秀奖。2020年华语诗歌主席团提名奖。
申美英的题目是《王妃传奇的背后》,她的发言从容不迫,我们把她发言介绍的王妃的前世今生,归结为以下几个要点。
王妃系列的起因:
申美英开宗明义,她说: “今天跟大家探讨一下我在写作王妃这个系列中我写了谁?我写王妃传奇系列的缘由是什么!王妃的价值和写作的意义。我写作的方法和心得?领悟和感慨。”
申美英从去年4月开始到现在,基本上是每两周一期,一共写了23期,34个王妃,分布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四大洲17个国家。她笔下的王妃大概有54个。这么多王妃写下来,越写越觉得有太多的故事要让大家知道,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好看,她们每个人的故事当中包含着的那些命运的不同走向会带来许多思考。有很多启发性的东西。
在开始之前,申美英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在强大的奥匈帝国,有一个很厉害的苏菲夫人,她是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西斯二世的二儿媳妇。皇帝的大儿子没结过婚。他有智力障碍,但是他继承了皇位。这个弗朗西斯二世一共有12个孩子,活下来了6个,老二就是苏菲夫人的丈夫卡尔。可惜这个老二也有许多身体和个性上的弱点。所以苏菲夫人从一开始就知道未来皇位的继承权没有别人,就是他的儿子。
苏菲夫人培养儿子各有侧重。她有四个儿子,老大是被当成帝国皇帝继承人来培养,7岁就开始学习治国之策,13岁就送到军队里当少校了。老三潜心宗教,老四热爱艺术。为什么要这样教儿子,这是夫人的高明之处,怕儿子们互相争权。后来老大就真当上了皇帝,他就是奥匈帝国大名鼎鼎的约瑟夫·弗朗茨,他娶了谁呢?说起来都知道,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茜茜公主。
申美英此时牵出一个人物,就是苏菲夫人的二儿媳夏洛特。就是她笔下的墨西哥最后一位皇后。老妇人很高明,他设计了儿子们的兴趣爱好,但是对老二,他无法设计。因为天性不可违。这个老二据传说是拿破仑二世的私生子。传说哈,传说苏菲夫人跟拿破仑二世关系比较好。传说不可信,但老二马克西米利安骨子里的“王性”是不可否认的。他从小自律,向上。不甘心在军队里当个军职毫无创意。他跟他哥哥比。不幸,他娶的妻子跟他一样。夏洛特是比利时国王的独生女,她也是个不甘于人下的人。她跟谁比呢?她跟茜茜公主比。正在这时候,拿破仑三世要在墨西哥开疆扩土,就选中了马克西米利安去当这个傀儡皇帝。这二王子两口兴高采烈地就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药。最后导致两个人的命运结局是。丈夫被杀了,她疯了!
她讲这个故事的用意有两点:第一,每一个故事都不是简单的线条和人物,它牵涉到的背景要从源头找起。第二,这些故事在挖掘真相和意义,比如夏洛特,她为什么要去当这个皇后?什么影响着她?心理历程是什么?什么事件导致了她最后的结局?要通过故事来加以分析。一个人物,看似简单的故事,要想说清楚,并不容易。举一反三,我们读王妃故事时,有些思路便清淅了。
这个系列开始于2020年4月,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3期,34个王妃,分布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四大洲17个国家。这个分布图就是主线条的王妃,文章中还涉及到许多非主线的王妃。比如苏菲夫人和茜茜公主。她们与主人公命运息息相关,是她命运背后的推手。都是不可忽略的存在,着墨不多,但必不可少。
申美英写的王妃,为自己定下原则:写-出-美-感,同时挖掘深度。
用这二者结合达到“好看”。这是她从诗词里得到的启发,任何一个平淡无奇的景物都可能发乎于心,发掘出你的感念。写王妃也是这样,她要挖掘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王妃存在和写作的意义。王妃的幸与不幸。
这个系列她写到现在收到了很多好评,但也有不同的声音,最典型的几个就是:“你为什么写王妃?为什么不写写劳苦大众?为什么不写你自己”。这个问题刚开始她真不知道怎么回答。到现在她知道了,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太多了。最大的感受就是:写王妃,写对了。
为什么?因为她最终发现,王妃,绝不仅仅只是一个长得漂亮的女人而已。她的身份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的命运。她站在王的身边,身上折射着王的光芒,这本身就是一奇。嫁给特别的人就是一个传奇。不论她名噪一时,还是沉默不显,她都是一个标杆。平民百姓影响到的是一家人,而王妃影响到的是整个国家的人,无论客观上她本身是否伟大。
典型的比如摩洛哥王妃萨尔玛,就是那个让国王放弃了一夫多妻制的摩洛哥王后。国王发誓一生只娶她一个人,你说她的作用有多大。这个国家世世代代都是一夫多妻的,国王更是这样。就因为她,丈夫宣布不再娶,而且把法律都改了,“你一个男人要想多娶必须要经过妻子同意”,这是新改的法律。因为薩尔玛的智慧,能力,和长相,她用她自身的开放态度影响着国王,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发展和走向。也就是因为她开始让世人关注这个非洲小国的,就是她推开了这个国家面向世界的那扇窗。
然萨尔玛她目前的结局很悲惨,她突然就从大众眼前消失了。官方公布是离婚了,但是她人去了哪儿?没人知道。这是她们身份的另一面。成也王妃,败也王妃。可能是因为太高调了。引发嫉妒,让国王的姐妹们各种看不惯啊,争执纷争。据说是最后动了枪误伤了国王的脚后跟。
还有摩纳哥王后格蕾丝·凯莉,好莱坞明星后来出车祸去世的那个。她也是这样,在她之前没几个知道摩纳哥在哪,她的出现让世人聚焦了这个弹丸小国。客观说,不是每个王妃都能构成传统意义的“传奇”
她籍此想告诉大家一个真相就是:王妃者,注定成为“传奇”。成为传奇的因素和条件。位置显赫是其一。政治平台上的女人,是其二。王者的平衡点,是其三。她注定对王国的未来具有影响,是其四。在平衡点上,她必定对其“王”具有平衡作用,是必定的,不论王表现如何。很简单,单身的王是不可被信任的。就是因为他缺少一种平衡。对外展示的平衡感就是一种稳定的力量。对内,则是亲民的示范力量。王妃这个身份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此----“平衡”。如何维持这个平衡,王妃者,首先要学会“装”。说得好听是自我包装,说得不好听就是压制个性。个性服从于维持平衡所需要的“仪式感”。在这种仪式感上,有人适应,游刃有余。有人就不适应,那就做不下去。所以她们的角色并不好当,
最典型的就是伊朗国王巴拉维的第一个妻子法齐娅。她对这个角色极端的不适应,结果就是排斥,她排斥别人,别人也排斥她,她拒绝出席王室活动,拒绝学波斯语,王后的角色对她来说是个痛苦,那注定做不下来,那就只好离婚。这就是当王妃要牺牲自己的个性,你不愿意牺牲你就做不成。服从是她们的必备。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服从,而是个人和国家利益之间的服从,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看到的是王妃们的光彩照人,是这个角色带来的巨大的闪光点,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和关注到她们在服从的要求之下个性的泯灭和内心的感受。这一点也许连她自己都意识不到。光彩夺目的背后实际上承受着重重压力,或者说是压迫。这种压迫来自四面八方,国家的,前途的,命运的,民众的,哪一条都是大山一样的重量。
约旦王后拉尼娅她被媒体评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为什么?她不光是美,还非常聪明,情商极高。她是个性主导仪式感的最成功的例子。她和摩洛哥王后萨尔玛的不同在于她的情商,她能够很好地平衡她和王室里各种人物各种势力之间的关系。她跟她身边的人关系都搞得很好,这一点萨尔玛就不如她。她丈夫能当上国王也是她这种平衡的结果,是她的助力推上去的。拉尼娅前面还是有很多挑战,这种挑战就是他丈夫的国王能否能一直当下去。你得其利,必要承其重。这是很多人看不到的。
申美英评述王与王妃,自有高论,她认为王和妃的共同存在,才构成“王”的完整性。这就是平衡。不过平衡,是西方文化的说法。用中国文化的视角,叫谐和。所以,不论中西,她们身份的这个特点都是被共同认可的,那么她作用就具有全人类文明的共同特点。
在中国,讲究“母仪天下”。在西方,则注重生而平等。那在人们眼里为什么王妃的作用,看起来没有王那么明显呢?因为,白天不懂夜的黑。因为我们不了解她存在的真正意义。太阳是王,展现眼中的世界。月亮是妃,让你回归自我的心灵。静夜思嘛,王妃就是让你平静下来的这个月亮。这是我们中国人口中阴阳的平衡。所以,不论王者多么显耀,或者平庸。王妃她注定成为传奇。
她笔下的她们,也就是在寻找她们存在的真谛和意义。所以她必须脱离寻趣与谈资的范畴,脱离纯娱乐化倾向。所以申美英这个系列的写作由暗转明,由阴到阳。从后台站到前台,扭转她们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局势。把她们的作用告诉大家知道。更别说她们有些人自身就有巨大的能量了。
所谓王者,不论是主王还是辅王。不论是正王还是储君。都具有左右国家的力量。妃之配角,也具有主角的转化能力或潜力因素。广义的王,或者王位,是“王+妃”。所以,妃,也等于王的一部分。这就是说为什么不论中外,王之婚礼,都是举国大事。王之家庭构造,有一个现象:即使不完美,不是两情相悦,也要强行建立。无论人们怎样评价,批评也好,不认可也好。而其实,它具有合理的成分。它是国民“典范”,婚姻存在是必须的。否则注定不完美。不完美的王,缺少安全感。它的国民示范性,认同性,同属性,才是王者必须的。他们之间的面和心不和,是“伪装”,也是一种责任。事实上,也是一种牺牲。普通百姓,还吵架闹离婚呢。王也是人。王和妃,必然有这情况。必然存在不和的情况。而责任。就是必须掩藏其“不合”,目的是展示王室稳定性,给百姓看。“做样子”,是一种责任。代价是,牺牲个性。这是王妃和我们百姓的不同之处。
美国那个风流总统,够风流吧?但他老婆必须支持他竞选,或者政治主张。都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这些都是王妃们必须面对的,甚至可能付出极大个人代价。王妃不是一般人,不能用普通人的心态和行为来看待王妃。就好比灰姑娘,你必须变成白天鹅你才能完成蜕变。完不成蜕变,你就只能继续做灰姑娘。我们说“英雄可以不论出身”,但条件是你必须成为英雄。如果不是英雄,你没有资格“不论出身”。
写作的过程和方法
一篇简单的故事,写来并不容易。要挖掘很多史料,找出脉络,心理历程,根源,发展,还有文章的设计,故事的进入,叙述方法,脉络安排,意义的挖掘,如何引出思考,如何产生见解。还有找出人物关系,相互的称谓,年代计算等等等等琐碎。所有这些是我完成每一篇“王妃传奇”的组合,如果做不到,那这一篇肯定是不成功的。所以每一篇都不是简单的资料汇集。
奥匈帝国皇后齐塔这篇写得很辛苦,后来用了小说的写法,我最后的开头是这样的:“一列火车奔驰在欧洲大地,穿梭在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帕尔马公爵的私家火车,火车上载着他庞大的家庭和众多侍者,他们的珍宝家用装满了无数个车厢。。。。。年复一年,她在这样的穿梭中长大。如那列火车从一个繁华的起点驶到另一个繁华的终点。在宗教,财富,教育和家人的呵护中,她也自然而然地从一个富贵的人生走到另一个更加富贵的人生。可是人生真的如火车有道轨定制吗?”。
申美英有深厚的古典诗词根底,她说在古诗词里,诗的开头是为定调,你的这首诗写的是悲伤还是高兴,在开头第一句就定下来了。文章也是一样。我用火车开始了她命运的走向,火车是贯穿着她命运的那条线。
在写作过程中,她会不断地改变写作手法,以避免因单一带来的阅读厌倦感,单一的写作自己也会厌倦。就好比写诗,今天写了古诗词,明天可能就想写写新诗,后天写个小曲儿。写王妃也是这样,我尽量改变写法。
西班牙皇后索菲亚时要看她的资料,还要看她的丈夫的资料,及看她的娘家背景,她的妈妈,她的姐姐。她的儿子,包括没写出来的她的女儿女婿等等等等。更不可思议的是申美英看她丈夫涉及到的人的和事。及他的情人,而他有一千多个情人啊,还有他的政治对手,他的流放地。从胡安·卡洛斯怎么当上的国王,扶植他当上国王的弗朗哥是谁,背景是什么?为什么把他推上王位?关于弗朗哥这么多的事情,她的文章里只写了两句话“由于独裁者弗朗哥膝下无子,他在1969年指定胡安·卡洛斯为西班牙王朝未来的的统治者。1975年11月20日独裁者佛朗哥去世,两天后胡安·卡洛斯顺利登基成为了胡安一世国王”。这是我读遍了弗朗哥的前世今生总结出来的,否则她找不出来清晰的线索。
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类似这样的多了去了,比这复杂的也多了去了。最复杂的奥匈帝国,那人物太复杂,关系太复杂,她就列个表,一层一层地列下来,这些所有的人物背景她都会涉猎到,反复查对,时间,人物关系,故事,线索等。所以故事没有死角。线条是清晰的,读者读起来心里没有疑惑。
要写出一个丰满的立体的人物。写这类文章,功夫是第一,其次是分析。
网上大部分只能看到一个片段,一个简单的描述。如何把它梳理开并挖掘出意义,考验的是作者的综合能力。申美英的故事没有死角,但是她也不普及常识。
“我在以解读古诗的方式在解读着王妃”当她见到法拉赫封后的图片,她对王妃眼睛的描述变成了这样:“如果说她的眼睛曾经是秋时的一汪深潭深不见底,此刻我从她的眼睛中分明读出了四个字:舍-我-其-谁”!
还有很多故事很好看,但是因为离主题较远,所以就只好舍弃了。比如埃及王后纳兹利那篇,里面的国王福阿德为啥娶了堂妹希瓦基亚尔公主?
感悟和感慨:
在写这个系列的过程中,申美英用的最多的两个字是:“命运”。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命运的奇特性和命运的不可把握性。
比如茜茜公主,她怎么能当上皇后?就是命运使然。原本皇帝的妈妈看上的是她的姐姐。她是和妈妈一起陪姐姐海伦来相亲跟皇帝相亲的。结果皇帝没看上姐姐,却看上了她。为什么看上她?都是命。
还有就是对一个国家的认知。帝国表面的强大,国王表面的威风凛凛,可是有可能一句话就能导致整个帝国顷刻之间坍塌。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没有什么是永远强大的,你不可以游戏这个世界,你必须认真,冷静地对待,无论你是谁。对我们普通人是这样,对王位更是这样,王妃们身处其中她不可能掉以轻心。不可能不心惊胆战,你不在乎,结句可能会很惨。
这个世界对她们来说仿佛是一个网,铺天盖地地罩着,她的悲剧不在于她逃没逃,而在于她无处可逃。在汲汲营营为生计计的人眼里,王后的生活没有更幸福,只有最幸福,她们穿梭在杯觥交错之间,傲立于万人之上。可是世间事就是这么奇怪,你的皇冠越重,你的幸福感就会越轻,王妃,她们肯定不如普通人更幸福,因为她们身上承载着太多的东西。
接着北奥介绍嘉宾之光女士 :三十岁上大学,四十岁只身来美国,五十岁做集团董事长,六十岁业余时间上中国人民大学两年制硕士班学习国学,七十岁写长篇小说《红黑时代的青春》短篇小说《大徐之哭》及为《格调》杂志写专栏,今年诗歌获得第三届法拉盛诗歌节佳作奖。
她的发言围著主讲人的主题,题目是读《王妃传奇》所想 ,她说前几天开始下笔时,发现其实这个话题很难写。现在的主流价值观是女性独立、自我奋斗,可我在这里研究的却是迟早要被历史送走的一群特殊人群王妃,王妃是一旦⻜上枝头即刻变成凤凰那种的,感觉研究王妃象是对著主流在逆行。
之光对王妃的困惑与抵触还在于她本人的一生过得那就是王妃的反面。从小崇拜的是英雄,⻓大后脑海里从没有什么灰姑娘倒是有很多铁姑娘的样板,所以42岁时 撇下丈夫和孩子只身一人来到自己梦想的地方美国。之后,生活所迫又只身跳入商海创业,现在却来研究王妃,确实有点匪夷所思。
她在阅读以后,她发现作者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起承转合很有设计。王妃是公众人物,她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媒体的关注,所以关于她们的生活逸事也就是所谓的八卦会很多很多。如果把这些八卦比作砖头的话,有的作者把砖头堆起来即是了,而美英不是,她是先设计好大厦的图纸再来选砖头,然后按图纸要求把砖头砌上去, 之光说如果把每一篇王妃传奇都看作是由砖砌成的大楼的话,那么美英所写的22个王妃的传奇故事便是含有多种资源的矿产,从这座矿里会挖掘出很多的东西来。关于权力,关于道德、关于自由、关于女性的命运。
她说在美英的这个王妃系列里,时间的跨度是 150多年,最早的故事发生在1857年,讲的是茜茜公主的妯娌,墨西哥最后的皇后夏洛特的故事,这是个典型的由命不由人的故事, 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听到了历史车轮向前奔跑的声音。尤其在平权、平等方面。美英写了很多平民变王妃的故事,其实展现的平权的历史。 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王妃是娜威的宋雅王后,她和她的丈夫用了10年的时间,在1968年终于等来了王室的改变,允许平民女孩成为王妃。瑞典也一样,1915年出生的丽莲因平民身份、受宪政的约束,而无法与王子结婚,她作了33年的隐身人,因为她不得公开她与王子的婚姻。不得陪同她的王子出席任何公开场合的活动。一直到1976年国王终于废除了王室成员不得与平⺠结婚的规 定,61岁的丽莲才在花甲之年补办了婚礼。之光讲到现代,历史前进到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国家的王子 都选择了与平民结婚。例如娜威、摩洛哥、摩纳哥、瑞典、约旦、西班牙、卢森堡、埃及等。当然肯定不止这些国家,上述的这些国家仅限于美英提供的材料。但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所以她指出一个事实就是,在我们看到平权在20世纪后半叶得到大幅度的进步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道德在后退,这其实也是社会在进步。道德其实说到底就是两个字“约束”,它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或者可以说是为 了一种不同价值的等级秩序而对个人的约束。没有道德不行,人们在赞美一个社会“文明”,在赞 美一个人“有养”,其实就是赞美人要有所节制,众人要遵照规则生活。想想路口的红绿灯就会明白。
关于道德,之光如是说:但是有些道德,特别是有关尊尊卑卑的道德确实在后退,有些反人性的,确实已经得到淘汰。想想中国儒家的体系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一套尊卑的等级体系,就该深有体会。各国的王室文化也一样,他们自以为王室的血统是最高贵的血统,不知道这血统高贵到哪?
首先王室近亲结婚,由于太多相同的遗传基因,后代无法产生变异,反而很容易生出素质低劣的 孩子。第二,一代代都是继承下来的,王子哪有什么竟争力,依我看大多都是用各种文凭装点出的绣花枕头。
她提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王子们的品味。她不留情地让我们看这些王子都选什么样的平民女子做王妃的:挪威的玛丽特王妃在2007年认识王子时是酒吧女,之前是夜总会舞女;瑞典的索菲亚王妃2009年在夜店聚会上遇到了王子时是内衣及裸体模特,在天堂酒店真人秀节目中为争夺黄金单身汉与异性参赛者同居一室来争夺决赛;摩纳哥的夏琳王妃是参加奥运会的游泳运动员,她的婆婆也是平民王妃,是电影明星凯莉,瑞典的丽莲 王妃是模特、演员,泰国的王子哇集拉隆功除第一位王妃是奉母之命娶了他的表妹即他妈妈的侄 女外,第二任王妃是二流电影演员,第三任王妃是舞女,第四任王妃是空姐,第五任王妃是专业护士。这种现象美英给出的结论是两极相吸。有道理,夜总会舞女的原生家庭一定非常贫寒。不过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权、有势或者有钱的男人喜欢的就是演员、舞女、模特这类人。
最后之光表示让她对一个王妃好感,并非因为貌美,比如王妃萨尔玛,来自教师家庭。绝世美貌,佃让她喜爱她的原因,是因为她在王子求婚时提出的三个条件:1.放弃一夫多妻,不与她人共事一夫,2.不做圈里的羊,3.赋于妇女更多的权利。敢于在囯王求婚时提出这等条件可⻅其独立的品格、她的勇气、智慧、品位、格局全都表现出来,成为王妃后,她一改王室的女人不抛头露脸的常规,参与 政务,积极推动妇女的独立与解放。但尽管国王爱她如痴,任她为所欲为。但终究是生活在权力 不受制约的国家里,在2017年12月,她突然消失了,连同耀眼的光芒和喧闹。对于她的去向,王室缄口不语,媒体集体沉默。在权力社会里哪里会有真正的自由。可怜的萨尔玛既然喜爱独立、 自由,就该远离权力,要知道权力是自由的死敌。
还有一个国家是泰国,泰国是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国王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他的第三任王妃西拉米,身上挂著丁字裤裸身跪伏在王的面前喂狗吃蛋糕,在西拉米失去王室身份后,面对九岁亲生的儿子,她也得行跪拜大礼,之光说出她对这种反人性的尊卑的道德体系深恶痛绝鄙视到家。
在泰国王妃跪遍王宫的时候,同是世袭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摩纳哥却发生逃婚一事,2011年就在婚礼举行的前两天夏琳选择了逃婚,据说亲王答应在为他生出一个继承人后,想离婚可以放她自由,补偿是十亿美金。但是夏琳没有得到这十亿美金,婚后至今十年不但生活幸福而且有了一儿一女双胞胎。亲王仍好好地守在妻子的身边。摩纳哥也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它毕竟身处西欧,其领土北、西、东三 面都被法国包围,而且它是具有尊重人权、尊重自由文化的法制国家。
在美英所写的22个王妃的命运里,绝大多数是悲剧,很少是喜剧,所以之光说读完王妃系列,她的心中更加崇尚: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平等之婚姻。
作为【留美学子】公众号的主持人陈屹,她的发言也有巨大信息量。
她说收到了无数读者的反馈和赞誉,其中与写作相关的有三点,她拿来与大家分享:
1,关于【王妃传奇】万花筒的世界,美英已经是这个领域系统创作的第一人。
2,【王妃传奇】的作品干净,逻辑清晰,有料,有情,有灵魂。不仅能走进读者的心。而且鲜活的故事令人过目不忘,当然她有写诗和写人物的功底,成就了这个精彩的系列。至于作品的好与坏,时间和岁月自有检验与证实。
3、作为作家的美英,现在她的名字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文学圈,她已经开始滴水穿石的进入到大众的读者世界。
就上述的评述,也延伸了陈屹关于作者写作更具体的三点感悟:
其一: 换位思考,也就是作者与编辑的关系:站在编辑的角度品读文章,与作者本身是不一样的。作为每天和读者和世界通过文章链接着品的编辑陈屹,开始以读者的角度换位思考很多问题。学会了如何客观,无情,严格的来审视自己的写作。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作品不再自恋,而是坦诚的直面读者赞美与批评,包容、自我反省更多了。
在她与【王妃传奇】的作者美英的磨合非常愉快,美英认真、谦和的听取读者和编辑的建议,也是水到渠成,使得此系列如此精彩。
其二:超越局限,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很多作者无心插柳的成名大作,大多来自自己熟悉的领域。
但是作为长年从事写作的作家,如果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的认知局限,就要冲出自己习惯的舒适区,打开新格局,进入新领域。
【王妃传奇】本身,就是一次很有创意的新领域探寻与开拓。
其三,百花争艳
100个人心里有100个哈姆雷特。100个作家写同一个王妃也会有100个视角和观点。20-30岁作家,和40-50-60历经沧海阅人无数的作家所关注的点和挖掘的点一定都是不一样的,对真善美的认知也不完全是一样。没有高与低、对与错,创作园地本身就是百花争艳。
传统作家如何走出一个熟悉的文学圈子,把作品展现给大众,不仅需要内容与时俱进,更需要时间打磨和积累。
在如何迎接媒体新形式的挑战,陈屹认为【极光文学大讲堂】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寻和思考的新话题。
最后由北奥四句诗结束:诸侯伴我探极光,闻讯王妃倚幔窗。千古皇家多秋事,美英泪笔叙国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