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规则更重要
一个朋友讲了两个故事。
疫情期间,学校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不测量体温,不准进入校门。学校按照上级的要求,错峰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去到校。高年级的学生到校比较早,低年级的学生比较迟。开始的时候,大家能够按时到校,老师也能够按时测温。后来,有学生来的比较早,恰好负责测温的老师也来到了,也就测量了学生的体温。早到的学生早测温,并且早进入校园。逐渐的形成了一个现象。学生来的越来越早,老师也越来越早。低高年级测温的时间比规定的时间早了半个多小时。可是,学校也没有明确制止这种行为,老师也随着学生早到校,也来的比规定的时间都早。老师有一种心态,就是害怕学生早早的站在校门外边,如果出现什么样的安全事故,老师就会有脱不了的干系。同时,老师害怕家长的批评。学生早早到校,如果没有老师,家长会议论纷纷,会影响老师的形象。责任意识和舆论压力逼迫着老师也破坏规则,也打乱休息的时间。
疫情期间,班主任需要每一天早晨测量学生的体温。学校规定,每一天测量的时间是六点半。夏季时间,天亮的比较早。有的班主任开始六点二十左右就开始测量温度。慢慢地班主任测量的时间提前到了六点钟。在这过程中,学校的领导只是默认,没有任何的否定。默认也是一种肯定。老师来的早了,学生到校也早了。
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背后却有着为孩子,弊大于利。首先,破坏规则的行为,让师生都不能休息好。大家都会抱怨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但是每一个人都在尽力的参与其中,唯恐我们成为另类。越来越早的到校,必然会减少彼此之间的睡眠时间。没有足够的睡眠保证,到校越早危险越大,效果越差。我们之所以休息,是因为身体已经疲劳,需要补充能量和睡眠。不顾规则,只为从大众,这种行为会拖垮身体。其次,会无限放大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通知家长的时间,由于个体的变化,导致大家都把到校的时间改了。这个过程会让家长误以为学生到校时间是随意的,任何时间都可以到校。学生到校,就是学校的责任。这样会让老师牺牲更多的时间,也给学校和老师带来的更多责任。最后,随意的改变到校时间,这种对于规则的随意改变,也从一个层面反映出学校的教学底线。作为学校,任何政策的制定是严肃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随意的改变。学校要从维护规则的角度,对于早到校的行为严格的禁止。
学校对于学生的早到校,老师早到位的默认态度,是对学生和老师的健康的漠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默认背后是追求成绩的想法在作祟。教育需要为师生的长远发展考虑,而不是眼前利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