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Stuart Little和A wrinkle in Time
《精灵鼠小弟》是一本很简洁优美的童书,读起来不累。每天睡前扒拉一节不知不觉也就读完了,开放式的结尾仿佛回到小时候看故事的感觉。
《时间的皱折》略有一点点纠结,当然放在书出版的那个年代是有其出彩的地方,不管是里面大量引用的经典词句,提出的一维是直线,二维是平面,三位是立体,四维是时空,五维就是将时空折叠一下,以及提出的同化的世界在当时都很新奇,类似1984,包括最近被推荐的纽伯瑞The Giver都有相似的情节,其实这一类书也不能读太多,否则觉得没什么深度,反而有点厌烦。书总体还是有趣味的,只可惜虎头蛇尾,结尾太粗糙,人物刻画略不讨人喜欢,部分情感的莫名其妙,略松散的故事情节都是一而再再而三想让人放下。开头的1/3还是相当吸引人,后期则一溜天马行空任其驰骋的散乱收不回来了。最主要是不喜欢书中浓重的宗教和说教的色彩。所以豹豹特地在这篇文里更正一下上一篇的推荐,书可以读,但没有想象中的好,略失望。
今天来说玛丽阿姨,是豹豹相当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冷静,讲究,有气质,不可随意挑战其权威。任何乱成一团麻的事情到了她的手里那就是一丝一缕都顺得出奇。性格傲娇又高冷,读起来相当有趣可爱。国内的一些儿童故事也或多或少有借鉴过,有本书貌似是《骑轮箱来的蜜儿》就有过相似情节。也许是巧合,对国内儿童文学了解不多,豹豹印象中永远是故事大王,郑渊洁,严文井。
Mary Poppins一共是七本,以前记错了,一直以为是五本。但从第三本开始就已经有点江郎才尽,吃老本玩老梗的感觉了。如果喜欢读前两本书就可以了,英文名字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中文是《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玛丽阿姨回来了》《玛丽阿姨在樱桃胡同》《从a到z》《玛丽阿姨在厨房》还有其他几本想不起来,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在这个系列里知道了跳过月亮的母牛,从床的另一边下来会有起床气,太妃苹果(就是苹果糖葫芦)这些文化小趣味,以及一大堆吃的,舒芙蕾,马卡龙,海绵蛋糕,清蛋糕,岩溶蛋糕,还有各种香料等等等等。发现只记得吃了…

Mary Poppins的书目形象太多了,仅选取一种作为代表。
电影是迪士尼典型音乐剧,第一部开始翻译成中文就叫做《欢乐满人间》。记得首次看到就被名字和海报的微笑脸吓到了,艾玛,好俗气好喜庆的名字,好违和的面孔。家庭喜剧的商业包装硬生生扭曲了系列故事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在电影《大梦想家》(阿汤叔的演绎可看)中详细介绍了电影录制的前后原委。其实罗尔德大爷说得不错,很多电影在迪士尼之所以不了了之是因为商业价值不够大而不是文化价值太少。第二部去年的片子,由艾米丽布朗特领衔,阵容豪华。

电影Mary Poppins1,开启了真人与动画形象结合的先河。1964年

电影Mary Poppins 2 我好喜欢艾米丽布朗特,尤其是她在《明日边缘》中塑造的形象,不知道2什么时候拍。

电影《大梦想家》。
最后是有声书,有声书豹豹没听过,只听过bbc的广播剧,一如既往的热闹,不然怎么叫做儿童广播剧。剧其实是结合了第一部第二部以及其他书中的一点点小线索,时间太长也模糊了,这次就准备重新听一下广播剧顺便复习一下笔记。广播剧是最贴合形象的演绎了,因为朗读者冷清的声音很抓人,Juliet Stevenson主配,很推荐大家听一听。她的简爱也很好听,但是和广播剧相比略平淡。
有声书和广播剧才发现喜马拉雅都有,可以自行搜索,已试听对照如图


基本就是这些。最近碎事很多,也没顾上读书笔记或者听书,只是大概推进了下阅读。最新阅读罗尔德大爷的《女巫》,依旧是恶趣味,是的。豹豹真的不把系列读完心里难受~另一本是很火的Who Moved My Cheese,作为入门读物和曾经很火的鸡汤故事怎么不尝试一下,真得超级入门,估计一个小时就翻完了,有声书也很清晰。
玛丽波平斯的书依旧可以在网上或者library genesis或者豆瓣等平台都可以找到。今天算是一个资源介绍贴,之后的相关笔记依旧是以前在掌阅导出的单词或部分段落,不喜可跳过,毕竟算是个人的学习记录,只是做个个人总结。就是这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