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戏言戏语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看那姹紫嫣红开遍——古典戏曲中的女性

看那姹紫嫣红开遍——古典戏曲中的女性

作者: 婉xi | 来源:发表于2016-06-14 12:44 被阅读452次

    中国的古典戏曲,大多是书生仕子的一场盛大意淫。自古被奉为传奇的,未必就是真爱情。

    文/婉兮

    戏曲中最爱写人生初见,浓墨重彩地描述那一刻的天地明艳。

    《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初遇裴少俊,是在洛阳的阳春三月,牡丹花开得惊天动地。

    “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

    苏东坡好像料得到后人的宿命开端,只是,在故事的开头,没人能看见结局。亦如张君瑞初见崔莺莺,神魂颠倒,忘记了今夕是何年。

    她们遇见风流潇洒的翩翩少年,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该遇见的人,仿佛天时地利正好——一种关于爱的迷信。可谁是谁的劫难,谁是谁的救赎,在故事的开头,又怎么说得清?

    戏里总有那么多一见钟情的童话,一眼凝望便缘定三生,听上去又传奇又唯美。但细想来,古时的女子一生都深居简出,能接触的男人寥寥无几。上天忽然派一个男人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这仿佛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可能的浪漫。这一见钟情,也许有赌一把的成分,她们下的赌注,便是自己的一生。

    后来便是私会,趁着月色去攀后花园。


    待月西厢下,临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想必是激动欣喜而忐忑不安的。几首诗,几支曲子轻而易举便虏获芳心,相比今时今日的房子车子票子,古代闺秀们的心理防线真是脆弱得不堪一击。或许也是闲适闺阁熏陶出的淑女看不见社会的真实面目,更不晓得人心险恶。所以我一直认为《会真记》要真实得多,历来被歌颂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故事,未必就是真爱情。

    文人们喜欢给故事发展设置一个障碍,而这个障碍,多由长辈来扮演。书生们多是寒门学子(家世显赫的裴少俊也自称穷书生),无权无势,只有一颗炽热的心。可怜天下父母心,总不愿招白衣秀才为婿,一来讲求门当户对,二来也不愿女儿受苦。所以男人们都是要去求取功名的,不管张君瑞还是柳梦梅。但用一个男人的仕途为基础去换两个人的幸福,多少是荒凉的。女人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命运是由她的父母和她爱上的男人共同来决定的。难怪在长亭送别那一幕,崔莺莺会哭得那么惨。

    她凄凄婉婉地唱: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眼泪渲染出的离别带着相思重重的苦涩,而这相思重重里,透着对前途茫茫的恐慌。一切的一切,都是遥远的未知数。

    西厢记

    相比之下李千金似乎幸运得多,裴少俊至少带着她回家了,虽然遮遮掩掩,但毕竟少了离别之苦。他们相守7年,她被心上人藏匿于后花园,却不似金屋藏娇,毕竟见不得人。他们育有一子一女,好似人间喜悲都一起经历过。不为人知的欢喜也是欢喜,但从未得到祝福的婚姻,却从一开始就笼罩着阴影。

    古人认为“聘则为妻奔为妾”,像红拂那样的女子虽有侠义之名,却摆脱不了人们定义给她的风尘味。其实我们应该原谅裴尚书的暴跳如雷,爱情固然是两个人的事儿,婚姻,却是背后所有社会关系的集合。

    后来裴少俊迫于压力休掉李千金时,我是非常瞧不起他的。无数人读过《孔雀东南飞》,却有无数悲剧在年年上演。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但后人,究竟从发黄的诗文中得到什么呢?

    《墙头马上》的标签是喜剧,最后裴少俊高中状元一家团聚,是中国人最爱的那种风风光光和和美美。裴尚书的态度改变如此之迅速,也许不仅仅因为李千金是李世杰的女儿。高中的裴公子已有功名实权,做父亲的已经没有能力干涉儿子的私事,倒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李千金的态度却极为强硬,而故事又在最后峰回路转——她为了孩子最终答应回到裴家。

    当她生命中的男人终于敢光明正大地给她未来,她的生命又匆匆地被孩子牵绊。那,几十年后会怎样?李千金也许会为孩子的婚事暗自盘算,就像裴尚书,就像崔老夫人。那岂不是一个更大的悲剧?

    如愿嫁了心上人,也未必就幸福。《西厢记》《牡丹亭》和《墙头马上》都只说到他们如愿结合,至于以后怎么样,我们不得而知。这一点,和西方的童话故事很相似。但戏曲中,却有剧目说过王子和公主结婚后的故事。比如《琵琶记》《荆钗记》《王宝钏》

    歌曲《身骑白马》改编自《王宝钏》

    王宝钏铁了心要嫁给薛平贵,甚至不惜与家人决裂。她脱下绫罗绸缎,着荆钗布裙,独自守着寒窖18年。她选择薛平贵,是因为他满身红光,她认定他是人中龙凤,值得托付终身,所以她义无反顾。事实证明王宝钏确实慧眼识英才,他最后做了皇帝,封了她做皇后。

    又是一个大团圆结局,仿佛苦尽一定会甘来。但皇后也许是虚的,在代战公主的国土上王宝钏怎么可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她丢失了18年的青春,也许,还丢了她的丈夫……

    为一个男人她由凤凰变为麻雀,后来他带着她飞上了枝头,但彼时,她只不过是只假凤凰。究竟是谁在成就谁?后来的后来,不知道王宝钏有没有后悔?有没有想起年少初见?她浅笑无痕,以为自己遇见了一生的眷恋,然而“一见知君即断肠”。她不知道啊,那仅仅是故事的开头……

    还有多少女子,躲在戏子厚厚的油彩下哭泣?赵五娘弹着琵琶一路乞讨,秦香莲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孩子……她们别无选择,只能在半夜时低泣时,对着明月唱:

    “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月照琴台:写的真不错,有深度,分析的也到位,痴心女子负心汉,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自古多情空余恨呀!
      • hanj:几个故事总结的很到位,追求爱情的古代女子都是拿一生的幸福甚至是自己的命在赌那个男人的真爱,象飞蛾扑火般孤注一掷,赌赢了是大团圆,赌输了便如同王宝钏或是杜十娘。
      • 33e0bb3b3376:在简书周刊上看自己的文章时也看见你写的,觉得你写得真的很不错😝
        婉xi: @李书童 谢谢😊

      本文标题:看那姹紫嫣红开遍——古典戏曲中的女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lu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