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家哲学是浪漫派,以纯粹天然境界为自身,为最好。道家认为自然的世界就是至善,不要有任何的人为,一旦人为介入就失去了事物的本真和纯净。
所谓道法自然,其实就是指道就是自然。道是天地万物之全体,故万物的自生自长,自毁自灭,都是道所为,是道的一种自为。
在道家看来,顺其自然,遵从道的规律,就是幸福。因为凡物都有自然之性,我们无需外求,过好自己的内在自然生活,就是幸福当下。
人为的事情很多都是违背自然本性的,人类的堕落在于总是拿自以为是的聪明才力,去改造天然境界,进而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和不必要的麻烦。人为之目的不外乎两种:一模仿天然;改造天然。从前者看,天然已经存在了,我们为何还要模仿呢?总体看来,人类的这两个目的都不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因为人为的目的,多为截长补短,不是改造过度,就是不得其法改造不好。所以人为的境界无法令我们获得幸福,只有在天然境界中,我们才能获取幸福。
除了以上这些,道家还人为道德是人性之自然,仁义、礼治、政治、律法、功名等这些带有威权、人类定义、现实标准和利益考量的事物,都是不可取的,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大恶。所以,《道德经》十九章中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所以,《道德经》三章中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家中尤其是庄子,他的哲学主张将社会恢复到原始自然状态,个人修养也是如此,认为应该去除成人心中的私欲和现实得失,复归到婴儿的那种无知无欲之天真状态。认为婴儿的活动都是出自天然,没有什么有意识的计划或算计之心,正是“一片天机,非有人为”的最佳人生境界。
在《庄子解故》中,有这样一句“不以心著道,不以人助天”,意思就是在做事时,不要加入有意识的计划,不要把本身很好的事物掺入本能的活动之中,所以道家讲究“愚”,讲究“混沌”,讲究“无知无欲”。而返德就是返回到婴儿状态,达到那种与天地合一的纯真境界。
值得指出的是,婴儿虽有活动,但却没有知识,很多事情不知道,因为没有经验,只能靠直觉。到了有意识后,才是学习和模仿。这种纯粹的直觉,在道家看来,是最宝贵的,也是人心最需要的。因为他还没有进入到一个带有是非、善恶的经验世界,而是处于一个混沌的直觉世界。在经验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是经验或经历到的,是具体的,是生活化和情境化的。只有到了名或类时,才变成了抽象,即把事物归类,进行逻辑分析和抽象定义。就像数一样,是很抽象的理。
另外,道家哲学还有一个很大的特征,即把万物看做一个整体,这其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互联互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曾这么说:“天地者,万物之总名也。天地以万物为体,而万物必以自然为正。自然者,不为而自然者也。”意思就是说,万物是一个运行极好极完美的整体,你不必干预或改造它,它自会按照其自身规律发展推进。
结语——
相对于佛家,道家并不反对现实之世界,道家说的道,其实就是世界之全体的自然本真。如能去除人为的聒噪和干预,则世界就是和美,幸福的。道家并不完全主张像老僧入定一样,什么都不干,彻底的清净无为,而是认为应该在做事时,都应该在其本能、自然、非有意、不做作的范围内,去除人为,返归天然,生活于繁杂的世间,尽可能的把对自身的损害降到最小。
就像西方信仰上帝,认为神秘的感觉才是最高的幸福一样,道家哲学使得我们相信,人只有不违背自然本性,才能获得生命的真谛和幸福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