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教育

作者: 克东061张云霞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22:12 被阅读63次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由于两个会议基本上在每年初春的大致相同时段召开,故简称两会。两会分为全国两会和地方各级两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把“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全国人大

    全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全权的和最高的地位,

            政协

    全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人民政协在中央设有全国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以及9个专门委员会,在地方设有政协地方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

      两会代表可以请假吗?

              自2006年起,全国政协规定,凡不请假私自缺席的委员姓名都将在会议结束时予以公布。按照规定,直接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机构递交书面请假报告,由人事代表工作机构报常委会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审批。对于政协委员而言,全国政协会议章程中并没有就请假事宜作出明确规定。按照各地方政协的相关规定,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除身体特殊原因外,必须按时参会;其他委员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会,可以提前向政协主席申请批准。

            为什么两会都在三月开?

            由于人民代表大会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3月的时间刚好足够处理相关事宜;并且农历春节一般会在一月到二月举行,所以选在3月可以避免与春节相重叠。

      政协为什么比人大提前两天?

            人大在做决策前,要把决策先提交给人民及各界代表,在政协里面进行协商、讨论、审议,政治协商纳入决策层面中,决策前要进行充分的协商,所以政协会议在人大会议之前开。

          如何成为政协委员?

            政协委员由推荐协商产生,本届党委、组织部决定下届政协委员的大致界别及其他要达到的标准,然后分配指标,确定名单并公布。推荐时使用《政协委员推荐表》,表中主要填写政绩、社会地位、参政议政资格和能力和所属部门单位意见。

    人大代表一当就是五年吗?

              从第一届人大到再次选举人大代表中间隔了4年零7个月,第二届则隔了5年零8个月,第三届隔了10年,第四届隔了3年零1个月。后来,在198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才正式规定每届代表的任期为5年。

              教育部长陈宝生:不尊师重道,绝不会有好的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尊重出来的,不尊师重道,绝不会有好的教育质量。”

              3月7日下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履行一年一度的约定,参加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陈宝生部长再次谈到了尊师重道!

            在联组会上,部长说——“在这里我还要呼吁,社会不要因个别事件就妖魔化教师群体。教育质量是尊重出来的,不尊师重道,绝不会有好的教育质量。”

              其实呀,这已经不是陈宝生部长第一次谈及这一话题,仅仅在去年两会期间,陈宝生部长就曾两次谈及!他都说了些什么?关于尊师重教,他还曾说过哪些掷地有声的话?

            去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长曾两次谈及尊师重教。去年两会,陈宝生部长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给教师们的“大礼”《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相关问题,陈宝生部长说:“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我们就办六件事,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

              当时,在谈到“尊”时,部长这样说——“尊”,在全社会提倡尊师重教。我的说法叫做“重振师道尊严”。我认为“师道神圣,不可违反。”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违反了师道,迟早是要受到惩罚的。所以全社会要创造教师从业的宽松环境,教师也要自律自警自省自爱,做一个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去年《部长之声》的访谈中,陈宝生部长提到,教师队伍建设、未来教师培养,要改善优化教育环境——“改善优化教育环境,一定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一定要认识到,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不是谁抓出来的,你想成才就从尊敬老师开始。”

            2018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做客《部长之声》,关于尊师重教,陈宝生部长还说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今年要开展专项督查,确保教师待遇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让广大教师静心从教、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教师应当成为最受尊敬、最受羡慕的职业。希望广大教师对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为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座谈会

          写好提高地位待遇“奋进之笔”,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完善学校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视频会议

            “要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重提师道尊严,厚植尊师文化,弘扬尊师传统,营造尊师氛围。”

    ——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没有对老师的尊敬、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教育质量。只有最优秀的人会聚在教育战线,才能为中华民族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17年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

            “我们不仅要把最优秀的人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还要尽最大努力保护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感情,调动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情,激发他们对教书育人的激情。我们要给学生减负,也要给老师‘减压’。对老师们要多一些倾听、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尊重……”

    ——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向两会提出修改教师法的议案,教师法要明确写清楚教师具有教育惩戒权。教师管教学生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世易时移,谁能料到教师不愿管、不想管居然成了困扰各方的一个教育难题。罚站不敢罚太久,批评不敢说太重,不乏有教师直言:只会口头批评和告知家长两招。

            正因如此,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要恢复教师的教育惩戒权,让教师敢于管孩子。缺乏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适当的批评。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适当惩戒是教育者的义务。儿童心理学开创者皮亚杰则认为,适当的惩戒可以让学生树立规范意识。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也明确规定,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教育部有关防止欺凌的意见也提出教育惩戒的必要性。

              教师具有教育惩戒权,固然已成共识,但如何推进和实施,相关各方依然存在分歧:家长希望教师能多管管孩子,但又害怕惩戒不当会伤害孩子;教师拿捏不准教育惩戒和变相体罚的边界;学校担心引发事端……

              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推进和落实教育惩戒,当然不能只依赖现有规章政策,应当解决上位法的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均无教育惩戒权的相关表述。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提出修改教师法,明确教师具有教育惩戒权的建议很有必要,彰显了依法治教的理念。

              在法律中落实教育惩戒权只是第一步,还必须解决如何规范操作的问题。教育惩戒是出于对学生的爱,而不是发泄性的惩罚,这不难达成共识。但理论层面的共识,并不足以完全化解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做出什么样的行为该接受教育惩戒?教育惩戒有哪些方式?由谁实施?出现争端又该怎么解决?

              这些具体细节问题不落实,教育惩戒权就只停留于理念和概念层面。而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既没必要也不可能在上位法中完全明晰。换言之,解决了法律授权的问题之后,还有赖于自下而上的积极探索与配合。

            将惩戒权上升到可操作性、机制化的条款,让每所学校都建立适合自己的惩戒条例,并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确实是恢复教育惩戒权最为稳妥的方式。当然,教育惩戒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学校出面,都需要一个长期而且反复的过程。况且,现实永远比设想的要复杂,即便制定了具体的惩戒细则,也不见得就能囊括所有的事情。事缓则圆,既要各方共同发力,也要稳步推进,恢复教育惩戒权绝不能操之过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会•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xy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