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做产品和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撕逼大战。对一个产品界面,设计师经常需要出几种设计方案,来供大家比较和选择。有时候是因为设计师想法比较丰富所以主动出了多种设计方案,有时候是设计师出来一版设计方案后,大家提出了各种修改意见,造成了多个版本方案。
比如说,有的人认为用红色做主色比较好,显得比较喜庆热情;有的人认为红色太俗气,用蓝色做主色比较好,比较容易高大上。对于一个按钮图标的摆放位置,有的人认为放在左边比较好,有的人认为放在右边比较好。对于一个网站的导航栏,有的人认为放在上面比较好,有的人倾向于放在左侧……诸如此类,在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对于产品布局、功能点、交互流程、色彩搭配、视觉形象设计等,大家都有着各种不同的意见。
无论我们迭代了多少个版本,无论设计师做了多少种方案,最后到用户手上的只有一种方案,所以我们就面临最终设计方案的选择。倘若项目组成员对几种设计方案各持己见,我们要何去何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无法说服谁。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最后谁说了算,谁来拍板做最后的决定呢?他又凭借什么来拍板呢?是凭借自己的资历、经验、说服力还是权威呢?最后大家会不会对他心服口服呢?下面我们着重来探讨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应该是由谁说了算?
Design is Destiny in my Hands,Fate in Your Eyes.
这段话摘自国外一位设计师对设计的理解。他想说的意思就是:作品的宿命在设计师的手上,作品的命运在用户眼睛里。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设计的过程中,充满了设计师的主观色彩,他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做同一个东西,100个设计师会做出100种不同的方案,几乎不会出现撞车的现象。设计作品会体现出设计师千人千面的独特风格,这和以定量研究和数据统计结果为基石的科研领域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作为设计师,很多时候能够决定一件作品的存在和命运。一件作品从无到有、从0到1的创造过程,在不同的设计师手上它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所以设计师的责任是很重大的。
比如在产品流程中,高层决策层、产品经理会决定产品的方向和进度,UX设计师可以决定产品的整体轮廓、架构、功能流程、交互体验;UI设计师从视觉效果上进行刻画,给用户造成更好的吸引力、视觉冲击力、让用户的视觉感知更加养眼舒适。所以,一件作品最终长成什么样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上面各种级别和分工的Designer来决定的。
但最终衡量一个设计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或许我们有诸多主观的感受和评价,但要重要的一点是要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进行判定。具体说来,会有一些KPI来作为衡量我们产品成败的指标,比如,最重要的几个指标:用户数量、用户粘性、用户活跃度、用户使用时长等类似指标。这些KPI的数值并不一定直接反应设计师的工作成绩,可能和整个行业态势、产品方向、产品开发、产品运营都有很大的关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这些KPI造成负面的影响。这些KPI是非常忠实地、坦诚地,毫无保留地反映出我们整套流程中,每个环节是否做的足够到位,配合是否足够默契。大家注意到,这些KPI几乎都是围绕用户来设定的,这些KPI的最终评审员就是用户。所以说呢,我们所设计产品的最终命运是在用户的眼睛里。
既然如此,当面临不同设计方案的时候,谁说了算呢?当然要由用户说了算!老板也不行。
可是一般情况下,用户很少有机会参与到产品设计过程中来,用户要如何说了才算呢?我们要如何才能得知用户的真实想法、体会和选择呢?我们看一个熟知的例子,小米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呢?
小米在做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发动了终端用户的力量,在产品推出之前就让用户深度参与到它的设计中来。这种用户的深度参与不仅仅是提升了用户粉丝的兴趣和忠实度,其实对于做产品本身来讲,它从一开始就牢牢把握住了源头,搭建起产品和用户之间的桥梁,这种通路一旦建立,它时刻都能够听取收集用户的反馈,所以最终做出的产品不会有太大偏差。
小米虽然只是借助于传统的论坛形式来搭建这个桥梁,大家仔细思考一下,其实这在行业领域是一种很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商业模式是B2C的,首先由生产者把产品生产出来,当然在生产之前它会做一系列的调研、分析和决策,但是呢,在整个过程中,消费者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决策的作用,真正的决定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生产企业高层手上,至于这两者之间存在多大的沟壑,是否搭建起通畅的桥梁,这就很难说了。然后呢,企业会把这个产品卖出去,卖给终端消费者,也就是C端,所以这种传统模式总体来说是B2C的。
小米的这种模式,虽然也是把生产出的手机卖给消费者,但是因为用户在设计阶段的深度参与,其实已经创造出了一种C2B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用户在更大程度上可以主导产品的最终形态,让用户深度参与到产品方案的决策中来。我相信,在未来的时代,C2B的模式将会越来越成熟,也就是说由用户来定制产品和服务,这也是未来工业4.0时代的大势所趋。
我们作为UX设计师,也是被挟裹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所以我们要尽量在更早期、更多的去接近用户这个源头,而不是像很多传统创业者、传统企业所做的那样,产品生产或者设计开发出来以后,再去做销售和运营,这个时候他们才前所未有地和用户深度接触和打交道,当然也可能会产生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恐慌。
在未来的设计流程中,产品设计和用户的触点将会尽早提前,这也是精益UX核心思想的一种表现。比如,借助MVP(最小可行性产品)这种最精简的产品形态,在产品最雏形的时候就和用户产生触点,就如前面所讲的,将MVP拿去种子用户中进行试用和收取反馈。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去迭代调整,做出完整的、可推广的版本。
除了MVP这种小步快跑的产品形态,我们还有什么什么方法可以进行产品方案的选择和调整?大家要知道,即使我们拿着MVP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有时用户也很难说清自己会选择什么?因为人很多情况下并不是那么了解自己。在真实的、使用产品的场景中,他一般不会去想产品设计的好不好,自己要不要用它,并没有这样一个自己能够觉察到的分析和认知过程,更多时候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行为。下个几个类似的APP,过了一段时间只有一个还在用,其他的都放弃使用了,为什么选择使用这个而不是其他,很多情况下他也说不出来为什么。这时候难道做访谈就能真的问出真实的原因了么?在用户并无觉知的情况下,如何去了解和分析用户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Data Talks!
设计的过程无法量化,但是用户选择的标准可以量化。
那就拿数据来说话吧。我们开篇提出的那个问题,既然大家的意见都是主观的,最终还是用户说了算。对用户行为的深度理解,很难仅仅依靠决策者的个人洞察力。如果用户也不知道自己会选择什么,为什么会选择?那么就让客观的、童叟无欺的数据来说话。事实证明,用户的真实反应和会议桌前七嘴八舌的揣测往往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Google的理念是【全数据驱动产品优化】,它是如何通过数据来驱动产品优化的呢?A/B测试。他们认为人的洞察力无论如何都是非常有局限性的,有些经验只有通过科学的A/B测试的试验数据才能获得。Google每天运行数千次A/B测试,产品的每一个新改动都是要经过严格的在线A/B测试来验证效果。
A/B 测试,简单来说,就是为同一个目标制定两个方案(比如两个页面),这两个页面可能在标题字体,背景颜色,措辞等方面有所不同,然后将这两个页面以随机的方式同时推送给所有浏览用户。让一部分用户使用 A 方案,另一部分用户使用 B 方案,记录下用户的使用情况,分别统计两个页面的用户转化率,即可清晰的了解到两种设计的优劣,看哪个方案更符合设计。
随着数字营销的发展,访客在线上的一切行为几乎都可以被监测,让A/B测试实施起来更科学、精准。无论是一个营销着陆页、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亦或是在第三方平台的发布内容、举办的线上活动,都可以通过A/B测试不断优化营销策略、文案、创意、设计等任何元素。这种科学的开发和运营方式可以大幅度加速创新,改善用户体验,对互联网企业事半功倍。这种用数据来辅助产品决策的方法,可以避免掉很大的风险。国内的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用A/B测试来优化产品和转化率。A/B测试在很多知名企业,比如Google、优步、百度、知乎、阿里、腾讯、百度、滴滴、携程、去哪儿等等,已经渗透到整个企业决策流程当中……
A/B测试需要结合数据分析,更多的偏向于用户和市场的反应,寻找细部设计更优解的方法,当然还有个前提就是要知道A和B分别是什么,A/B测试是指导A和B在细节差异之间的选择。A/B测试,虽然本质上是一种设计方案决策方法,实际上已经基于这种方法论开发出了很多A/B自动化测试工具,大家可以将不同的版本推送给不同的用户群,然后收集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决策。
顶级的 PM 也只能跑赢一半的 A/B 测试。
看来又是一场人机力量的PK,在数据运算领域,人的力量真的很有限,现在在很多领域都是人工智能也就是机器人的天下了,世界顶级棋王也下不过深蓝、沃森。前不久,Google的阿尔法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和数据分析,再次战胜人类围棋选手。人工智能在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上具有人类无法取代的优势,同时人也有机器难以取代和超越的优势,比如人类具有丰富的、千变万化的情感、情绪、创意、灵感。这些东西机器很难胜任。
所以呢,A/B测试也会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要求足够的IT资源、足够的用户数量,所以很多创业团队都不会选择用A/B测试的方法进行日常的设计方案决策。
而且A/B测试本身并不能产生优秀的产品概念,你不能用A/B测试的方法来从头开始做一个新的产品。很多优秀的产品都是来源于一时的灵感。产品改进方案的灵感可以来自很多方面,可能是用户不经意的一句牢骚,可能是市场、客服等的经验总结,可能是产品、技术的天马行空的突发奇想……优质产品概念的形成初期经常会由此而来。
总结起来,当面临产品方案的众说纷纭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MVP这种快速和用户产生触点的精益设计理念,同时也可以借鉴A/B测试的一些方法和工具,同时也不要忽视人的格局和灵感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在直觉和理性的完美结合下,我们就能做出更加科学合理、风险最低的方案决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