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长夜孤灯话论语读书哲思
54、孔子堕三都失败,是因为他的指导思想有问题吗?

54、孔子堕三都失败,是因为他的指导思想有问题吗?

作者: 36cdc03e7fe5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20:30 被阅读108次

    文|翻腾四海 公众号:四海书斋

    【堕三都很重要】

    堕三都,无论对鲁国还是天下,都是一件大事。称其为大,不在于它引起了多大规模的战争,牵扯了多少国家,死了多少人。春秋之时大战多矣,与诸侯间的战争相比,堕三都实在不足一提。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当时为数不多的使天下重归有道、拨乱世而反之正的行动之一。孔子因势利导,借助鲁国三桓与家臣之间的矛盾,欲一石二鸟,平陪臣之乱,削三桓之势,使鲁君重掌军政大权。首先在鲁国实现邦有道,接下来恢复周天子之权威,进而实现天下有道。当然了,第一步没有成功,第二步更是无从谈起,但是,孔子对此有一番设想是确定无疑的。

    【堕都失败的直接原因】

    不幸的是,孔子失败了。堕三都为什么没有成功?其直接原因,兄弟马后炮分析,就是倡导之人孔子及其支持者鲁定公没有可以指挥的军队。手握兵权的三桓又有私心,铲除作乱之家臣,重新控制三邑之后,便不思进取。这样,只是缓和了陪臣与大夫之间的矛盾,却没有解决大夫与国君之间的矛盾,鲁国之乱源仍未根除。定公之后的哀公,又想要借他国帮助除掉三桓,后来又被三桓驱逐而逃奔卫国便是证明。

    毛主席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枪杆子,革命是不会成功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之所以不能成功,关键就在于此。所以有南昌起义,共产党要建立自己的武装。在今天,中国只要:一,没有外侮;二,军权掌握在党中央手里,即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中国就永远不会陷入无道之乱世。

    【这是绝对真理!】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也是这个意思,当然了,他所说的诸侯是指有武装力量的诸侯。其实,从最终结果来说,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和孔子的堕三都是相同的。他们都是要使地方政府听命于中央,使枪杆子握在中央政府手里,以求得天下太平。只不过他们所谓的“中央政府”不同,孔子不愿打破重来,仍要尊周为天子,而秦始皇则是要自己做天下之主。

    至于堕三都失败的根本原因,到底为什么会天下无道,人们为什么不愿使邦有道、天下有道?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奴隶制必然灭亡,封建社会的出现是历史发展规律?还是什么其他原因?这个命题太大,兄弟不断妄议。

    不过有人说,孔子欲使天下有道的实践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没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孔子认为天下有道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差别,他提倡君臣有别,贵贱有等,这与现代人人平等的观点背道而驰。孔子还轻视民这一阶层,在他的理论中民这一阶层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几乎不发挥作用,这与今天的“民主”思想也完全相悖。

    这一点兄弟可不敢苟同。我认为,孔子的欲使天下有道的理论指导,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况且,实际行动的一两次失败,并不能说明背后指导行动的理论一定不妥。

    想当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为躲开敌人的围追堵截,东躲西逃。到达陕北之时,只剩下万八千人。当时不要说敌人,就是共产党人自己也有不少人持有悲观无望之心态,闹革命竟闹到这步田地,肯定会有人开始怀疑革命的指导思想,会怀疑马列主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谁又会料到,短短的十年之后,共产党人竟会在全国取得革命的胜利,此时谁不是对马列主义崇拜有加,对未来的中国充满希望?看待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今天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屈指可数,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理论一无是处。而所谓的资本主义国家占了多数,也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理论是多么完美无缺。这一切,还是那句话:时也,命也,运也。

    【孔子之指导思想——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党以此作为其行动的理论指导,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那么,孔子欲使天下有道邦有道的诸般努力,其理论指导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一个字,那便是礼。有人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兄弟不敢苟同,“仁”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但不能称其为核心,“礼”才是他思想的核心。

    什么是礼,孔子的这个“礼”从哪里开始说起呢?这让兄弟颇费思量。当一个字或一个词,成为一个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概念时,它便有了丰富的内涵,如果仅仅“望文生义”,从字面上进行理解,便很难全面透彻地明了这个概念的含义。如马克思口中的共产主义、阶级等词,共产,共产,难道只是意味着共同生产吗?阶级,阶级,难道只是一级一级高低不同的台阶吗?当然不是。兄弟记得上大学时学习马哲、毛思和邓论等课程时,对一些重要的概念,教授可能会讲上好几节课,这便是马克思所谓的“丰富的内涵”。

    但是,我们都是普罗大众,不是专门的理论学者,必须而且只能以通俗的方式对其进行解读。共产主义是什么呢?大家一起生产,一起劳动,一口锅里吃饭,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不分你我。阶级是什么呢?阶级就是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站着的人,就有跪着的人。

    话糙理不糙,虽然这种解读只是从概念的字面意思入手,虽然之前将这些原理和概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时,出现过偏差和失误,但这种通俗的解读是完全没有错的。面对孔子思想中的“礼”这一核心概念,亦是如此。虽然古人对其进行解释时全是文言文,今天的我们读起来或许会感到高深莫测,晦涩难懂,但是从它的字面意思开始,以通俗的方式进行解读,然后参照孔子所言,逐步深入,也会触及“礼”这一概念的本质。

    不过,要学“礼”,光靠《论语》远远不够。《论语》中言及礼的章节确实不少,但是言词简略,不够详细。且东一句,西一句,这方面说一些,那方面说一些,不成体系。因为在当时,礼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王公至于庶民,一个人由生到死,礼贯穿始终,孔子的弟子对礼早已熟知。所以,孔子对弟子讲礼时不必再从那些最基本的说起。

    【十三经中的“三礼”】

    五四之后,国人开始对封建礼教进行彻底的批判,到今天,我们早已对礼不甚了了。“礼”曾主导我们祖先的一切,而今天我们对它的熟悉程度,甚至比不上洋人的什么民主、宪政和三权分立,数典而忘其祖,说的就是我们吧?所以,除《论语》之外,我们还得参考十三经中的“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

    《周礼》主要讲的是周代的官制,这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国家机构的设置”。

    《仪礼》记载的则是朝瑾聘问婚丧嫁娶等社会中各项重要礼仪活动的具体操作章程,如举行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行礼时的言辞,所用的器物,先后程序等等,都有详尽的记述。如《士冠礼》便是今天所谓的成人礼,《士昏礼》涉及的是谈婚论嫁,《士相见礼》则是相互登门拜访时的礼节,《乡饮酒礼》则是邻里乡党之间一起喝酒聊天时的礼节,《燕礼》和《公食大夫礼》讲的是王公贵族举办宴会时的礼节,《乡射礼》和《大射仪》讲的是进行射箭比赛时的礼节,《聘礼》和《觐礼》则涉及诸侯朝见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外交活动。《士丧礼》和《既夕》讲的是与丧事相关的礼节,《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和《少牢馈食礼》讲的是与祭祀先祖有关的礼节。

    《礼记》一书可以看作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在讲授“礼”时的笔记及相关参考资料的汇编。《礼记》一书也有涉及官制和各种礼仪活动的具体程序,此外还有一些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事迹和他们对“礼”的论述。这些言语事迹,其可靠性又比《论语》差了一层,所以兄弟在写本书时,多半未曾引用。而他们对“礼”的论述却值得我们注意,即便这些论述并非都是孔子及其弟子们亲口所言,但并不违背孔子的一贯思想,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对孔子“礼”这一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参照这些论述,我们可以对孔子的“礼”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

    礼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没有之一。只有透彻地了解了“礼”,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孔子的思想,才能明白他是如何面对社会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及他为什么提出那样的解决方案。

    孔子口中的礼有三层含义:

    一为仪文之礼,即约束各方面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

    二为治理天下之法,即国家的各项根本制度;

    三为礼之本,即阶级差别。

    这三层含义由浅入深,接下来的章节,将分别阐述礼的这三层内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4、孔子堕三都失败,是因为他的指导思想有问题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dg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