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了。
五岁的时候,我还很好奇,为什么我不能站着尿尿。
于是我进行了一次伟大尝试,然后光荣地挨骂了。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男孩和女孩的不一样。
小学三年级,八九岁吧,别的女孩还是整天聚在一起玩过家家分享好看的贴画,我已经知道我们的大班长,那个回族的小男孩,长得帅。
上课,我偷偷看他。他的眼窝很深,衬托得眼睛很深邃。我们隔着大半个教室,我还能看到他长长的,卷曲的睫毛。
课间操,我在他后面,看他精巧的发旋。
后来我们做了同桌,做作业的时候他的胳膊蹭到我,热热滑滑的,我猜我当时一定脸红了,因为我感到了一阵战栗。
那时候八九岁,正是男孩子们跃跃欲试上房揭瓦的年龄,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大班长却格外安静。
我总是侧着头看他发呆,忧郁地像个小王子。
我只知道他特别,对于他特别的原因,一无所知。
刚上初中,我们当时的座位是面对面坐,像会议室里那样。
那个时候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坐在我对面和斜对面的几个男生上课用MP4看着电影。
他们把MP4放在桌洞里,目不转睛聚精会神。
里面的男人和女人衣不蔽体,像是在打架,又不像。
老师发现了他们莫名其妙盯着裤裆傻笑,叫了一个男生起来回答问题。
他微微弯着腰捂着裤裆,用肚子顶着课桌,虽然没有回答上来老师的问题挨骂了,但脸上还是带着一种奇异的满足感。
他的两个同伴看到他这样子,捂着嘴嗤笑。
男孩子真是奇怪啊。
后来看的电影读的书越来越多,终于明白男孩是雄性,是和我们对立的物种。
渡边淳一在《男人这东西》中说,男人其实有时候比女人有着更复杂更天真的一面。
他们站着撒尿,所以不用随身携带卫生纸。
他们身上有汗味,衣服好像从来洗不干净,皮肤黑头发短,和松香温软的女孩子不一样。
他们不像女孩子是群居动物,他们去上厕所去吃饭,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他们缺乏一切女孩子特有的精致的釉质,像未上色的毛坯。
我花了好几年时间,懂得了海马爸爸生宝宝,蚯蚓是雌雄同体,雌性鲨鱼能够无性繁殖,却搞不懂男孩子这种脏兮兮的物种,也对“大姨夫”这种男性特有的生理期不明所以。
到了初二,男生在我眼里变成了恶魔一样的存在。
他们总是一眼就能瞅见谁谁侧漏了,谁谁从围胸换成了草字头内衣。
他们用校服做伪装,身体里住着可怕的怪物。他们时而稳重如兄长,时而可怕如恶魔。
我在周记里写:男生都是恶魔。他们会借跟女老师问问题的名义,吞着口水看那片雪花白;他们的圆珠笔一节课会掉无数次,在他们同桌的女孩穿短裙的时候;他们看到穿短裙,漏大腿,迎风发育的姑娘,就走不动路。
语文老师被我的句子雷到,我又被教育了一顿。
于是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和男生做过同桌,上课无聊得看着男生宿舍外晾的花花绿绿尺寸各异的大裤衩发呆。
可是男生是恶魔这个观念,依然在我心里神圣不可动摇。
他们就像童话里屠龙的少年一样,天生爱拼爱抢。他们有着狩猎者所有的特质,喜欢一个姑娘,就要绞尽脑汁把她纳入怀中。
可是与此同时,他们又迷人得不可方物。
同样的一件校服,裹在顶风用力蹬着单车的他们身上,背后鼓鼓囊囊被风吹起一团,里面装着少年新鲜的荷尔蒙。
女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他们三下两下就得出了结果。
女生咬紧牙关卯足全力也打不开的瓶盖,他们轻而易举就能打开。
他们跟你说说话,你能脸红好久。
男孩出席每个姑娘的青春期,给她们青涩的悸动,浪漫的幻想,也给她们难以愈合的伤口。
男孩有种神奇的魔力,让在他身边的女孩,像妹妹,像妻子,又像母亲。
男孩是魔术师,是成长的催化剂。
不过更多时候,他们还是恶魔。
上了高中,我还是对此深信不疑。
我上高一那年14岁,胸前完全没有同龄女孩子的玲珑。
一起订的班服,别的姑娘穿正好,我穿就到了大腿。
前桌男生说我是飞机场。
我气呼呼地好几天没跟他说话。
后来大扫除,他帮我擦了我够不到的那块玻璃,我隐隐约约觉得,似乎他也不是那么讨厌。
这种隐秘的复杂情绪一直持续到有了第一个喜欢的男孩。
他长得不帅,微胖。穿衣服没有陈冠希好看,估计不穿衣服也没有加藤鹰好看。
可是,就是那么一瞬,阳光倾泻,我看到他嘴唇上的细小绒毛,就一下子被撩拨了心房。
我想,笑起来会发光的男孩子,大抵就是如此吧。
我抱着他,他有两颗歪歪扭扭的牙齿,很峥嵘,很动人。
然后在轰轰烈烈似懂非懂的早恋里,第一次弄懂了“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的心情,了解了吃醋和占有欲,了解了忽近忽远是多么让人黯然伤神,了解了距离多么让人无奈。
感受到因为一个人出现,心和胃都饱满的满足感;也感受到了那个人从你生活中全身而退,好像一下子没有了未来了。
我一直以为他是我的劫难,后来终于明白,他在我十六岁的时候出现,本来就是来镀我金身。
爱情里的劫难,始终是我们最好的修行。
也许你生命中也出现过这么一个男孩,也许你会恨他,但不可否认,你的余生都在怀念他。
男孩们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意义是什么呢?
他们来了,他们走了。他们来的时候我们只知道男生站着小便,他们走的时候,我们已经多少知道了爱情的玄机。
男孩给的那些历练,都变成我们成长的仪式。
他们教给我们义无反顾,教给我们内敛,又教给我们沉稳自爱然后爱人。
我们会相信爱,追逐爱,也会偶尔失去爱,怀疑爱。
最后便懂得了,爱自己,是一个女孩最美的样子。
正如陈秋实在《我是演说家》中所说,中国男人和中国女人就好像豆浆和油条一样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和谐的搭配。
男孩,永远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好的老师。
他们是摧毁者,也是建造者。
他们带给你伤害,天崩地裂般的。可当你们从感情的余烬中爬出来的时刻,便已经涅槃重生。
我看过很多文章,歌颂姑娘。
而我只想歌颂一下男孩的功绩,也算是在这俗世的,一点慈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