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这则故事出于《吕氏春秋》,孔子与老聃对荆人的行为均有自己的看法。于我而言,我更赞同老子的观点。
荆人的弓箭被荆人捡到,诚然,肥水不流外人田,荆人抱着这样的想法而不肯索的确可称得上是人之常情。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所体现。山西大院文化中的代表——王家大院在建筑上处处体现“肥水不流外人田”,王家房屋的屋檐统一朝院内,下雨时落在屋顶的雨水便只会落入自家院中,这一设计便体现了这一思想。
荆人的想法未免有些局限。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弓箭作为工具,只要物尽其用,何须拘泥于荆人或外邦人呢?天下人类是一家,从荆人手中遗失,终将会有另一人得之,使其发挥价值。可,这样的判断真的准确吗?
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得或失,均逃不出万物之本,这世间万物均从天地中来,最终还于天地中去。弓箭得失皆于天地,又何索焉?究其万物本源,甚至人类也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
老子这一观点,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物自体”的理念。如今,有一些人对于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甚至与他人发生冲突亦或自己对自己造成伤害。孰不知,两千多年前的老子便已为后人解开困惑。
得与失,不过是将取之天地之物还于天地而已,又何索焉?吾遗之,遗予天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当不计较得失,看淡得失,得之于天,不骄,失之于地,不躁。“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的佛者形象告诉我们,应当不计得失,因为“物于我皆无尽也。”正因如此,才出现了内心调和的道者苏轼。
在如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太多人深陷得失之中,迷失自我,失去本心。人们应当学习荆人、孔子、老聃的思想,尤其是老聃那样的思想,真正做到“去其‘人’而可矣”。
看淡得失,不仅仅可以帮助你找回本心,不为外物困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你超然物外的心境,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乃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同社会。
老庄的优秀思想流传千年,我们应当从中汲取符合当今社会的精华理论,让它们重新绽放光彩。
得失皆于天地,看淡得失,坚守本心,唯有内心之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得到。
网友评论